關於這部紀錄片,我有很多心情想寫。對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個成長的故事,對我來說,是面對。
其它角度的描寫,就交給其它寫作者了。
關於318學運延伸出來的紀錄片,我看過的就有二部。
《太陽‧不遠》一部貼近參與群眾情緒,在表演呈現上較貼近於情感表露。
《街頭》真實,又帶一點殘酷。人物的臉龐,會讓人陷入低沉的思緒許久。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
那是一段過往,交集了各種情緒、各種面向的過往。不論是出於何種理念,我們都曾在那條柏油路上,那場將人們意念集中的運動現場上,抱有期待,抱有一種很天真很天真的想法。
然後我才知道那只不過是曇花一現。
還記得318運動者們衝進立法院那一晚,我當時是個愚蠢無知的大學生。儘管我在那天以前,我就已經認識江子翠護樹,並且慢慢地去延伸、去認識環境議題。最後,我開始關心社會運動。我對政治的認識、對如星火般燃起、不斷發生的社會事件的關注從來沒有減少過。
即便如此,我仍是個愚蠢無知的大學生。
之所以說愚蠢,是那一晚,我本來想乘上公車,出發去現場,只是對於參與現場行動能量沒這麼強的我,看到公車從我眼前開走後,我就默默回到宿舍。
之所以說無知,是那一晚,我根本不知道,那場行動,會給台灣這麼大的改變。
當隔天早上,我知道那群運動者衝進立法院,並且成功引起台灣人們關注黑箱服貿的議題時,我整個人都醒了,當時的感覺真的是只能說「睡一覺醒來世界就變了」。我跟一些朋友就開始期待,期待這場運動能夠讓更多更多台灣人醒悟,「讓所有人能夠開始關心政治,關心在社會上發生的各種大小事。」
只是,過去的我們或許對那場太陽花運動投注了太大太多的期待了。
當太陽花運動因為王金平宣布「立法以前,暫停協商」而決定撤場後,這場運動就變得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它並沒有啟發台灣人,並沒有讓更多人願意開始去關心環境、關心迫遷、關心中國對我們的侵蝕,關心更多更多,明明與我們生活緊密相處的社會問題。 人們重新回到生活上,回到他們所想要的平靜,就如以往一樣,對世事不再過問,彷彿曾經參與太陽花的他們,用我當時的心境來批評,是心血來潮。運動的熱度不是從一道陡斜的滑坡上落下,而是在半空中黯然蒸發。
陳為廷與蔡博藝在那之後相繼投入政治,並且相繼遭逢到政治的黑暗險坑。他們的腳被絆住了,人們拿起刺往他們身上扎。他們都在「政治」的影響下,悄悄地被拍落至深淵。片中傅榆導演在最後的那場對話,她說了,她曾經以為他們兩人能做出些什麼,能改變點什麼,以為靠著灑落汗水與血淚在街頭上的社會運動,真的能為我們的社會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這一段落,讓我想起了我們對太陽花運動後續的失落。
我們並不把陳為廷當神。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我們不需要一個神。但是,我們卻跟傅榆導演有著一樣的情緒,一樣的失落。她投射了「期待」在這兩個人身上,我們投射了「期待」,在這場運動所醞釀的能量上。我們都以為這塊土地真的有了希望,以為人們真的願意做點改變──
結果是,我們什麼都沒改變。
傅榆哭了,我也哭了。
那個情緒突然湧上了,像是在解答我過去幾年為何會突然對政治、對社會議題冷漠、不再關心的原因。我從來沒去想過這個問題,更不用說去追求它的答案,但是在看了《我們的青春,在台灣》,問題與答案,在這一瞬間浮現在我腦海裡。
同時,我也漸漸想起了,其實很多改變都正在慢慢發生。它可能不顯眼,但它確實是在一種渺小而緩慢的進程中緩緩成長著,只是過去我們都未曾注意過。就像陳為廷與蔡博藝,他們或許曾經因為受傷而停滯過,但無論如何,他們老早就站起來,繼續走著自己的路。
在走出影廳後,我聽了很多人說話,也有些緊張激動的跟傅榆導演說了些話,說的是,過去這幾年來被我埋沒的低落,說的是,其實這些改變仍舊在發生著。
從走出電影院到上捷運到回家都還是很想哭。
謝謝傅榆導演帶來這部作品。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的出現,拾起了我自關心社會運動、參與318太陽花學運後的熱忱、期望、失落、冷漠,最後重新看待它們,好好地做了告別,然後放下了。
「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行動持續中
如果你想加入這場行動,運用你的文字來溫暖你的家人、溫暖你身邊的朋友,想協助他們了解你的隱憂、你對政治的看法,都歡迎你在文章關鍵字加入「談場溫柔的政治」、「親子對話」。
行動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