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或許是內心的失落,為了療癒自身,漸漸引領我們走上這條路,當越來越專注在靈性世界,所看見的層次會更加浩瀚,相對的,因為每個人的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許多實相並非像買東西一樣,他擁有什麼也想比照買一份,經歷沒法像電腦檔案輕易複製,無法強求也沒有高低比較,種種情境與能力都是依照靈魂個別所需而誕生。
有時候像個瘋狂唸書的學生,往大腦不斷輸入知識,儘管念了很多書或是參加很多課程,知識卻只停留在了解理論的部分,雖然大腦感覺理解,表面意識(小我)也都自以為明白全部,可是真正碰到狀況的時候,又會不小心回到舊模式來反應或思考,直到這一刻才發現,如果沒有實際應用在生活上,沒有練習內化成自己的,一切都只是處於理解層面而已,比如說書中最常見的要依照你內心的渴望來選擇,可是現實生活的框架束縛著我們,明明想做的是其他的工作,但為了薪水或是他人的期待,常常違背心中所想去選擇,此時又會忍不住批判自己,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書,感覺修行了很久,卻好像沒有前進一樣,為什麼自己還是被困住了,可是不論是被困住,或者經過一番抉擇最後做出改變,兩者並沒有對錯,批判或不批判也都可以,這些正是生命在引領你的過程,看似逆流,實則我們正穩穩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只是這個過程或長或短無法得知,往往容易感到焦躁不安,但每個不安背後正是讓我們練習探索與接納自己的機會。
又或者是透過閱讀或影片讓我們得以共享別人的情境,有人天生就有第三隻眼可以看到不同維度的世界,有的是擔任天使/神明的傳訊者、或是一些開悟者跳出三維空間感受到失去時間空間感等等,曾經在網路看到有些人會想追求第三隻眼,但越是追求這種特殊能力,越需要靜下心來捫心自問,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追求,是不是只是想凸顯獨特性來滿足自身的優越感?還是其實內心深層藉著這樣的特殊在逃避現實生活的不順?一不小心可能就會落入自我逃避的陷阱裡,像是電影『白日夢冒險王』的男主一樣,工作與生活不順,總是忍不住陷入幻想情節中,想像自己是超人能夠解救世界,但是他終究要練習面對這個世界,推薦給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觀賞這部電影。不過羨慕別人的情境也是人之常情,儘管知道體驗都是獨特的,卻無法阻止內心也想親臨其境的渴望,過去我看完『覺醒之後』與『開悟日記』書籍、瑜珈大師薩古魯的TED演講、艾克哈特·托勒的影片等,曾經十分好奇那些開悟的情境,身為泡沫的我們感受到大海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是否有一天自己也有機會遇到那些情境呈現在眼前,然而就像人生許多事情不能強求,開悟者所接觸的情境與時間點更是為個人專屬打造,所有事情都有它的最佳時機,焦慮、急躁、擔憂也不會幫助自己想要的提早到來,與其心急不可求之事,不如學著放寬心,好好在當下感受我們身為泡沫的體驗。
我們在大海裡,既是海也是泡沫,每當受到水流衝擊就是轉折的時候,內心情緒與思緒也如大海一樣千變萬化,心情低落或處於負面情境的時刻就是考驗的機會,當我們害怕卻還是向前走、我們恐懼卻選擇揭開帷幕的時候,隨著每一次困境慢慢瓦解,也就越來越有自信,不僅僅是相信自己本身,更培養了對生命的信任感,即使看不見萬物的規律,也漸漸了解運行的背後都有最佳時機,或快或慢、或遲或早都無法操控,只能讓生命的流引導,當我們學著放鬆享受旅程,也就領悟了這流經的路線未必是最好的,但卻是最適合我們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