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創作時,必須要像是從旁觀者的角度,來試想自己的作品要傳達出什麼。但這不太容易,所以我有請其他的人來協助,就是很喜歡一起討論藝術的學弟妹和學長姐們,來增加比較客觀的想法。但這也是有風險,假如自己的論述與要表達的部分站不住腳,很容易造成自打嘴巴,導致自己寫不下去,因為我的學長姐與學弟妹多少都有遇過這樣的情況,還好我就只重來一次。
在這樣不斷輪迴地討論與自省的氛圍下,終於將自己預計要創作的作品,與論文的走向確定下來。不過這算是剛開始,雖然已經花了快一年的時間,但長期抗戰才正要開打。
說真的,我其實在當下,沒有想到這樣的情況好像又再次發生,如同在大學最後的畢展、畢業紀念冊、以及考研究所的多種壓力之下。或許大家會認為是不是時間上沒有管理好,當然這也是要學習的部分,但我覺得主要因為我都在經歷不同的事,以及挑戰不同的事,甚至可以說在當時系上還沒有人這樣做。或許也是這樣的動機,使我更想要追求這樣的目標。
至於是什麼目標呢?像是以往外校生來讀研究所都沒有在三年內畢業,或是畢業展的作品有接近五米大等等之類的,雖然不知道當時其他學校研究所,有沒有這樣的情況,但確實在當下的系上是沒有的。
不過的確在當時有人會覺得說有必要搞這麼大嗎?簡簡單單畢業不就好了?何苦要為難自己呢?
但我跟自己說:「這是我的人生,這是我的目標,這是我想要追求的。」 至於最後來不來得及完成,或有沒有完整地呈現,在這些都還沒發生之前,如果自己先退縮了,那就什麼都完成不了。
自己的創作自己處理(除了幾張椅子之外,都是自己想辦法找資源)
也因為有了這樣的目標,所以要畢業的學分早在研二結束前都修完了,只剩下論文跟畢業展。爾後我便進入了衝刺模式,每天早上七八點到學校創作,到下午六七點才回宿舍,但有時會做到九點。而早上在進校創作前,或是中間空檔時間,就會去圖書館借書,晚上回到宿舍便是撰寫論文到凌晨,然後早上一樣地周而復始,一直重覆維持到即將畢業展的前幾個月。
或許當時系上的指導教授每天看我如此疲累,也或許怕我來不及,便直接跟我說不必將畢業展與論文同時完成,先好好地將畢業展完整呈現。我便開始思考實際的情況與計算時間,確實滿緊繃的,除非我都不睡覺才可能達成,因此就轉換成專注在畢業展。幸好有教授的提醒與自己的調整,以及在大家的協助下,最後完成了畢業展,也是人生中第二個個展-〈虛空實間〉吳宗彥創作個展。
畢業展當天結束後,休息了幾個小時,緊接著將自己完完全全地進入撰寫論文的模式。由於這學期結束剩下不到一個月,因此同樣一早起來,便看著前一晚查詢的書目,去學校或是其他臺北縣市的圖書館,如同之前修課那般,找尋著自己所需的資料。
如果能借的就借,不能借就看有沒有二手書,在當時自己除了有許多借書證之外,也多了許多二手書店的會員卡,因此便常常會到師大附近,相信大家也知道那邊有滿多二手書店的。完成借書、尋書後便開始寫論文。通常地點我會先到學校的圖書館,因為有免費的網路可以查詢,到晚上回到宿舍寫。那時的方式是,如果非必要去借書或還書的情況下,我就會睡在電腦前,實際就是打累了或是腦袋不清楚了,便直接趴著電腦桌睡,通常都會休息一至兩小時就會起來繼續打。
或許大家可能會覺得好好休息後再起來打會比較好,但實際上有時候是突然有想法或靈感,反而比較不會因為睡覺就遺忘當下的想法,因此便持續這樣的狀態到最後口試,記得那個時間點要接近學期末,因此便趕快傳給兩位指導教授,在實際討論後兩天內修改完成,再給教授查看,終於在學期末前完成口試。然而口試完要修改,最後要印成冊後,再歸檔給學校以及國家圖書館等單位,這也花了好幾天的時間處理,完成後同時也代表結束了研究所階段。
在這段時間,更清楚自己的創作意識是非常強烈的,發現到創作這條路真的是我之後必定會走的,或許是被創作的樂趣與可能性吸引,也覺得自己在這段路上受到很多貴人的相助,期望能增加自身能力,再持續加強,不論在未來是不是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相信會如同以往,再面對問題後分析處理,一定會有方法可以解決。
不過一段旅途的結束,便會有下一段的開始。踏入藝術這如同海洋廣大的道路才正要開始,正式從學校離開後,即將要面臨社會中的種種考驗,以及充滿不確定的未來在等著我。
每條人生的旅程都有著蜿蜒的過程,不怕困難地前往吧!
待續…
《期許找到自己所愛的朋友,經過重複理解與執行後,將分享自己所愛。》
謝謝您願意給我您寶貴的時間來觀看!
如果有任何想要更加了解我的朋友,後續可能會有不同的視角,來說明不同的面貌,也都歡迎可以與我討論或分享給我您曾經也遇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