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現代〈師說〉Teacher says: 一個前線教師的迷惘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還需要老師嗎?
在三個月的線上課程後,師生終於在校園相逢,結束我們的「網友」關係。
第一篇週記,我讓孩子們寫這三個月自學的狀況,有沒有什麼收穫?
意料之中的,對線上課程的學習成效,大多數的孩子說「很糟,還是喜歡實體。」
但讓我驚喜的是,趁著這史上最長的暑假,有很多孩子也開始上網自學:
學日語五十音、學剪輯影片、學舞學吉他,學電腦繪圖、看電影寫影評……
利用國中升高中的特長暑假,他們有了更多學習課本外技能的時間。
「頭兩個星期我很混,但混到後來日子真的很無聊,所以我開始安排學習。」孩子們的週記寫道:
「現在我很享受時間是自己的時候,老師,我其實已經不想回學校了,每天在學校關這麼久時間,我覺得很沒意義。」
看到孩子已能規劃自學,我非常高興;但我也有著惶恐──
在這一波線上課程的洗禮下,若我們回歸教室後,依舊是一成不變的傳統式教學,會不會被敏銳的孩子們看破手腳呢?
看破一天超過10小時的學校時間其實有很多是空轉虛耗? 
看破網路上其實有各種資源可以取代講台上老師的呆板授課?
看破一堆大人自認很重要的形式(譬如朝會升旗或是會議演講),省略了人生反而更充實?
學校還是無可取代的學習殿堂嗎?
學習場所只能坐在課桌椅間面對粉筆黑板嗎?
再者,若線上已有無數的老師等你拜師,
學生還需要我這位老師嗎?
#解惑?解什麼惑? 
過去我是很排斥跟學生建立群組的,重要事項在校宣布完畢,我不認為應該還要在網路上苦口婆心的再三提醒。而且LINE傳訊太方便,而方便,往往會成為孩子的隨便──上課漏聽了什麼訊息,沒關係,傳LINE問老師就好。
停課來的太急,不得不建立群組,我百般不願。但出乎意料的是,停課期間學生最常傳來的訊息,居然是他們學習的心得:
「老師,我剛剛聽完課很有感觸,我推薦老師去看某個影片,跟您說的很相似….。」
「老師我看完進擊的巨人啦!我覺得艾連…..(以下省略百字)」
「老師我一直很困惑現實和理想要怎麼平衡…..」
停課期間,師生少去了教室裡各種瑣事互動,我不用再管各種瑣事和收不完的表單,沒想到,LINE群的師生交流居然讓我覺得──我恢復成一個老師了。
九月終於回到學校,要站回熟悉的講台前,打開課本,看到韓愈劈頭而來的:「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我沉默了。
一場三個月的線上教學,衝擊的是我們慣常的教學現場。線上有更龐大的學習資源,甚至也不缺乏社群互動、網友交流,疫情前的學校制度真的還是無可取代的存在嗎?
而老師呢?
我們到底要傳什麼道?授什麼業?解什麼惑?
面對坐在台下的孩子們,我問了這堂課的第一個問題:
「請想想,你上一個跟老師請教的問題,是什麼?」
每天無數次的老師視角
#問什麼問題?這才是問題
孩子們嘻嘻一笑,一個調皮的男孩說:「問上課能不能去廁所。」
有調皮鬼一開頭,氣氛立刻活躍了:
「問這週能不能不寫週記?」
「問考試範圍。」
問東問西,但都是很瑣碎的小事。可孩子們,私校學費這麼貴,你們每天來學校跟老師大眼瞪小眼,跟老師的交集,只有「能不能上廁所」這個問題嗎?
明明你的生活還有很多困惑,
你人際上受挫、課業上不知道要選文選理、
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是什麼,甚至有時你會開始思考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大哉問你已經開始碰到,但你只問老師「能不能上廁所」、「這個字怎麼念」,不是很奇怪嗎? 
韓愈說,這叫「小學而大遺」
我不敢說老師一定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但有些問題你如果只跟同輩討論,有可能只得到相同視角的答案。老師平白多比你活了幾年,也許我能用過去的經驗給你一些不同的解讀視角。
作家何則文在大學開學典禮的致詞提到:
大學的學習成本少說也要兩百萬,
但如何能讀出千萬效益?讓讀大學變成一件高cp值的事?這取決於個人。
請你一定要在這四年盡量爭取學校能提供給你的各種資源,給他「賺回本。」
同樣的,私校貴森森的學費,請你想辦法賺回本──不是只計較冷氣費可以開多少小時的冷氣,然後在課堂上睡成一棵神木。
而是盡量掏空老師的經驗、盡量套出老師學習的方法與見解──拜託你們盡量多挖、來問,來聊,教師坐在那像一口鐘,你要敲他才會響。
想辦法把學費賺回本,對學習,你可以更斤斤計較、更貪心一點。
#小學而大遺
學生說,老師,我想要報名一個營隊,可是他明明只是線上課程,比實體營隊只便宜了幾百塊,我覺得很不划算。
我說,孩子,你的數學非常好,但我們換個方向重新計算一下。
線上課程講師要付出的前置作業遠超過實體課程,這是其一;
其二,參加營隊你是為了探索科系,
如果在營隊後能幫助你認清自己適不適合該科系,這場營隊就已回本;
講得更功利一點,如果你是為了充實學習歷程檔案才報名的,省下舟車勞頓的時間換得歷程認證,不好嗎?
再說,今年不參加,在這個疫情反覆的大瘟疫時代,你確定明年就一定能舉辦實體營隊嗎? 而明年,你一定會有空閒時間參加嗎?
請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有些機會,錯過就是錯過了。
計算了蠅頭小利,卻無視更長遠的利益。
韓愈說,這叫小學而大遺
也聽同事提起,有家長問,老師,線上課程學費會便宜點嗎?
更甚者,也曾聽同事苦笑分享,家長說,「你們學費這麼貴,怎麼連xx服務都沒有?」
我也聽說,別校有家長殺到學校對導師拍桌,怒吼「置物櫃的分配為何是依照座號?我的小孩被分配到最底層的櫃子,很難取物,這樣侵害到我小孩的權利。」
被拍桌咆哮的導師花了整整三天,才終於搞定原本只要花十分鐘就能處理完的班務。
當年的我只是個菜鳥,耳聞家長的控訴只感到慌張恐懼。
可現在,我真的很想問問看,親愛的家長,如果對置物櫃分配方法有所質疑,是否可以用更理性的方式和導師溝通呢?
咆哮、拍桌,以身作則的向孩子示範了「爭取權益」的方法,看似取得了勝利。
但同學之後會怎麼看您的孩子? 
導師之後又該怎麼對待您的孩子?
他花了三天去處理您的情緒和後續波瀾,這三天他無心力備課、甚至從此對您的孩子戒慎恐懼。
陳志金醫生曾說過,在醫院故意要求VIP特權是很傻的事,因為你越不斷威脅錄影存證,請出民代動用關說,在「最好但可能有風險」和「不是最好但比較沒風險」的選項中,醫生很有可能只能選擇後者。
將孩子送到學校,家長到底期待老師帶給學生什麼呢?
少子化時代,招生成了各校的嚴峻課題,家長挑選學校貨比三家,學校招攬顧客服務到家。
在招生的壓力下,學校的方針變成:
「老師就是服務業,要預先想好家長想要些什麼。」
以客為尊,好個服務業的最高信念,
可家長到底想要什麼樣的老師呢?
學生到底期待遇到什麼樣的老師呢?
如果我已是一項待價而沽的商品,那我主打的商品價值又該是什麼呢?
# 術業有專攻?
學生說,老師,我很喜歡你的課,我知道你一定花了很多時間,這樣備課會很累,但請你要堅持下去。
孩子的鼓勵和體貼我感念在心,但我知道,這個「堅持」會吞掉我無數下班後的私人時間。
少子化下的人力緊縮,每位教師要一職多用。導師每日處理各種行政公文命令就已疲於奔命(看看那兩節課就暴增的line群組!)
專任一人開多課,特色輔導多元選修帶比賽,堂堂開,課課沒時間專精。
備課時間是在各種瑣事中擠牙膏式擠出的,更多時候,老師已不知自己現在在瞎忙什麼?
師者,也可解為具有某種專業技能的人。但當前的台灣,是個質疑專業的時代。醫師、老師的專業,隨時備查核質詢。大眾寧可相信網路資料,而不相信專業。
當專業服膺於群眾,以群眾為服務指標時,
專業是否也成了一種可以被多數決的服務問卷?
韓愈說,術業有專攻。
但當專業變成顧客至上的問卷回饋時,
老師還有餘力傳承知識,教授學習方法與態度?
還有時間訓練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還能守候讓學生去闖蕩他的青春,困惑挫敗時有人可商討?
我們,還有力氣回歸我們的專業嗎?符合市場對教師的期待嗎?
#不是師說,其實是學生說
這堂課結束後,有孩子在週記上問了個問題:
「老師,你在上師說時提到了怎樣才是好老師,那你覺得怎樣才是一個好學生呢?」
我想了很久,寫下了我的答案:
「應該是,一直努力想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
想努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老師、更好的父母,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擁有更長遠的視野與胸襟,能看到這世界不同的景深,看透問題的核心意義。
不停止思考、不停止自我檢討;努力的不讓自己被這社會完全改變;
我們不一定都能成為老師,但我們可以一直是學生。
然後,用學生的眼看出去,天地萬物皆可為師。
我想,這就是師說的意義,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如此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古文讀起來霧煞煞,但說到底依舊是人類的那些事,用看戲的方式打開古文,發現他們的悲歡離合其實就是一場場精采大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伊莉莎白女王執政七十年,可當初最美麗聰穎、最出風頭的,其實是她的妹妹。 整個大唐最出風頭的莫過於李白,就連歌手李榮浩也唱「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但我說,如果真能重來──我不希望我活到最後,依然還只是李白。
高中第一課,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老師,怎麼又是這個渣男?」學生很不耐煩: 「國小、國中,到高中都還會碰到他。」
花甲少年轉大人,不正是一篇喜劇收尾的「項脊軒志」?
《莊子》大概也是莊子在返回母星後留下的USB。 要直接閱讀不是很容易, 羊咩會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適合當入門教材的莊子相關書籍。
我們的心,可以放大到什麼地步呢? 盧貝松電影《露西》,正好可以成為這課的註解。
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裡, 你能為自己創造多少符合市場需求的價值,就能為自己標上一個漂亮的身價。 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求而不得的憤恨、沮喪、甚至自我否定, 也都源自這些符合社會期待的正面信念?
伊莉莎白女王執政七十年,可當初最美麗聰穎、最出風頭的,其實是她的妹妹。 整個大唐最出風頭的莫過於李白,就連歌手李榮浩也唱「如果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但我說,如果真能重來──我不希望我活到最後,依然還只是李白。
高中第一課,就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老師,怎麼又是這個渣男?」學生很不耐煩: 「國小、國中,到高中都還會碰到他。」
花甲少年轉大人,不正是一篇喜劇收尾的「項脊軒志」?
《莊子》大概也是莊子在返回母星後留下的USB。 要直接閱讀不是很容易, 羊咩會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適合當入門教材的莊子相關書籍。
我們的心,可以放大到什麼地步呢? 盧貝松電影《露西》,正好可以成為這課的註解。
在資本主義掛帥的社會裡, 你能為自己創造多少符合市場需求的價值,就能為自己標上一個漂亮的身價。 但仔細想想,我們有多少求而不得的憤恨、沮喪、甚至自我否定, 也都源自這些符合社會期待的正面信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韓愈寫下〈師說〉一文,想要闡述的思想,究竟是什麼呢?如果高中老師只和你說「尊重你的老師」,那可能只說對了一半。
Thumbnail
  〈師說〉大概是中華民國從長而幼,由老至小,必讀的高中經典選文,時至今日仍為教育部訂十五篇核心古文之一,然而其「落落長」的文言,又放在第一冊,時常讓甫升高一的同學不禁發出一聲「嚇死寶寶」。不過呢?我個人以為這篇文章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同時,我也會稍微指出本文駢文的影子,對!你沒看錯,以古文復興為己任
Thumbnail
現代韓國史正好在我們班上課,選修課時間我完全不用移動我的屁股。同班同學裡竟然沒半個人和我同一門課,我總是孤伶伶地在教室等候其他同學和老師進來。大家普遍認為現代韓國史不實用,所以不是熱門的選修課。
Thumbnail
大概很多人都有這種欲說還休的經驗。後來才發現,是傷到心坎有裂痕,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念頭不起,原來是萬念俱灰。
Thumbnail
教科書及教師用書一面倒支持韓愈,引用柳宗元的〈答韋中立書〉相關文句說明並且佐證此事,可是實情真如韓愈所言?當時的士大夫沒有從師問學的精神,所以嘲弄韓愈、李蟠兩人以師生相稱?還是士大夫純粹看不慣韓愈那種「好為人師」的態度……
Thumbnail
有人說:「你該模仿一座森林。」 恰好,我是岩石與霧的兒女, 樹的種子 遂開始在體內萌芽;   有人說:「你該模仿那銀色的狼。」 但我不願遷徙。 我喜歡我粗糙的樹皮 和心裡的天牛;   有人說:「你該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韓愈寫下〈師說〉一文,想要闡述的思想,究竟是什麼呢?如果高中老師只和你說「尊重你的老師」,那可能只說對了一半。
Thumbnail
  〈師說〉大概是中華民國從長而幼,由老至小,必讀的高中經典選文,時至今日仍為教育部訂十五篇核心古文之一,然而其「落落長」的文言,又放在第一冊,時常讓甫升高一的同學不禁發出一聲「嚇死寶寶」。不過呢?我個人以為這篇文章的邏輯是有問題的!同時,我也會稍微指出本文駢文的影子,對!你沒看錯,以古文復興為己任
Thumbnail
現代韓國史正好在我們班上課,選修課時間我完全不用移動我的屁股。同班同學裡竟然沒半個人和我同一門課,我總是孤伶伶地在教室等候其他同學和老師進來。大家普遍認為現代韓國史不實用,所以不是熱門的選修課。
Thumbnail
大概很多人都有這種欲說還休的經驗。後來才發現,是傷到心坎有裂痕,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念頭不起,原來是萬念俱灰。
Thumbnail
教科書及教師用書一面倒支持韓愈,引用柳宗元的〈答韋中立書〉相關文句說明並且佐證此事,可是實情真如韓愈所言?當時的士大夫沒有從師問學的精神,所以嘲弄韓愈、李蟠兩人以師生相稱?還是士大夫純粹看不慣韓愈那種「好為人師」的態度……
Thumbnail
有人說:「你該模仿一座森林。」 恰好,我是岩石與霧的兒女, 樹的種子 遂開始在體內萌芽;   有人說:「你該模仿那銀色的狼。」 但我不願遷徙。 我喜歡我粗糙的樹皮 和心裡的天牛;   有人說:「你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