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翻譯』之:奇怪的狐狸🦊的語言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字縛》雜誌的首期有獎徵文投稿要求是小說或者非虛構中不能出現有「口」字或者「口」字部首的漢字(無論簡/繁)【10月31日截止,接受詩歌投稿,請大家快快動手創作】,以求進行「限制性」寫作實驗。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即,這樣的寫作踏入了「無法翻譯」的領域——游離在兩個、三個甚至更多語言之間的人或許常常有這樣的感覺,除了語言的相同之處以外,一種說法、一個詞在一種語言中行得通,另一種語言卻無法翻譯。比如,被閹割的文字依舊可以組成一篇小說、文章,但若是翻譯成英文,著實犯難。要如何在翻譯的時候表達字、詞被閹割掉的感覺呢?
即便英語、法語並不屬於同一語系,但是翻譯在翻譯Perec的《A Void》的時候,依舊能將法語原文中所有閹割掉用元音字母「e」的詞——我稱作「寫作行為藝術」的表達方式原封不動地表現出來,然而,試想,如果是翻譯成中文呢?表意語言該怎樣表現這種「寫作行為藝術」?我暫時還不知道。但是,作為母語為中文這個表意語言的我,直接用母語書寫,我們也有自己獨有的閹割方式,而這種方式就是《字縛》雜誌在首期有獎徵文中提出的「限制性寫作」要求——在小說、非虛構、長詩的創作中將所有文字中含有「口」或者「口」字部首的漢字閹割掉。這是一種開創性的寫作方式,並會隨著雜誌一直持續下去,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進來。
當然,這看似比較難的語言寫作試驗其實在很多作家、很多書籍中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出現著。今天,介紹的比如出自於George Saunders之手的《Fox 8》【《8號狐狸》】。作家George Saunders做過很多工作,從小職員到屠宰場的工作都有,後來在雪城大學教文學寫作課程,寫的很多書都受到好評。我現在在看他的短篇故事。有意思的是,這位作家最喜歡的一個慈善項目是給予在尼泊爾的西藏難民孩童提供教育
說到孩童的教育,《8號狐狸》這本書正是一個有趣的例子。這本書是以一隻狐狸給人類的一封信的形式寫成的,這隻狐狸就是「8號🦊」。但這並不是這本書的特別之處。這本書的特別之處是語言。打開書,除了清新的插圖以外,印入眼簾的是這樣的語言——
Deer Reeder
書封
What kind of beast would turn its life into words? 
--Adrienne Rich
沒錯,因為「8號🦊」是一隻狐狸,他雖然通過聽故事學習了人類的語言,但作為狐狸,他還是說不好人類的語言,所以,整本書都是以這樣的「英文」寫成的,「reader」在8號狐狸的口中是「reeder」,human在8號狐狸的口中是「yuman」,等等。作者通過8號狐狸的口吻將文字遊戲融入到一隻狐狸看待人類發展的情節中。
情節並不複雜,依舊是人類逐漸侵蝕森林,狐狸們逐漸失去了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7號狐狸在8號狐狸的好奇心驅使下去森林邊建成的停車場看看,不想去被人類殘忍地虐待致死。8號狐狸從此陷入抑鬱,直到他離開曾經的群體,在遠方找到了新的狐狸群,漸漸快樂起來。但是,人類的殘忍還是在8號狐狸的腦中揮之不去,所以,在8號狐狸的小狐狸寶寶降生之前,8號狐狸決定用自己蹩腳的狐狸/yuman語言來給人類寫一封信,這封信就是這本書,它只有一個主題——Human, be kind.
然而,整本書中文字出現的「脫軌」現象令閱讀體驗變得非常困難,讀起來的速度很慢,因為要常常停下來想,這個詞在英語中應該是什麼。這樣一種方式真的好像拽著讀書的我們——人類——慢下來,用一種我們不熟悉的、狐狸的「語言」和視角來審視我們對這個世界做的事情。這樣的方式將語言改變後呈現在我們眼前比任何一種修辭的方式都要有震撼效果,因為是直接對幾乎每一個詞彙的改變,然而,這種文字遊戲般的改變卻神奇地不影響我們對文本的理解。我想,大家每個人都記得那個將英語詞中間幾個字母置換後展現出來的meme吧,是我們的大腦將這些置換的字母重組,然後理解。人腦就是這樣的神奇、聰慧,但是,卻也真的做出了很多例如摧毀大自然、虐待動物甚至人與人之間互相虐待的事情。所以,作者通過文字的改變,硬是強制著我們慢下來、從另一個角度審視自己,審視我們人類,然後思考,我們真的應該be kind。
Be kind to each other, be kind to ourselves, be kind to animals, just be kind.
try being nicer
If you want your stories to end happy, try being nicer. ❤️
8號🦊有了小家庭
最終,8號狐狸快樂地期盼著自己的小狐狸出生,是非常溫馨的一個結尾。在這個故事裡,語言、文字的遊戲佔了大多的印象,而它們所傳達的訊息卻也異常明確——Be Kind。所以,我非常喜歡這本書,喜歡它的清新;喜歡它閱讀起來帶來的不適感(或者說不習慣的感覺);也喜歡它所折射的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的一生的生生死死,一生的思索⋯⋯這本書適合給小朋友來看,當然,也適合在休閒的時候,一個安靜的下午,喝一杯熱茶,成人坐在窗邊靜靜地欣賞,回味。
這就是簡單的故事情節下文字的力量。
【題外話】剛好今天發這篇文章,家門口一棵樹就要被鋸掉,跟工人瞭解原來是因為粉刷房子的工人沒法搭架子,所以就要砍樹嗎?我告訴他們,這棵小樹上常年有個鳥窩啊,他們也不以為然⋯⋯我從窗子拍了最後一張鳥窩和小樹的照片,關上了窗戶,不敢看⋯⋯人類的罪過啊,有時候我們對大自然做的,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實則從未考慮過其他生物的棲息地😮‍💨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您和您的朋友同樣熱愛文字和創作,請將這篇創刊號徵稿啟事分享給感興趣的人,並關注 @字縛雜誌 ,我們期待收到你的投稿。本期徵稿以「文字行為藝術」為主題、「限制性寫作」為形式,展現「失去聲音」的故事——

《字縛》杂志启动:概念起源与首期征文说明

汉字Unchained|《字縛》杂志创刊号Manifesto

敬請關注《字縛》FACEBOOK專頁:www.facebook.com/ZifuMag/
敬請追蹤《字縛》Twitter帳號:https://twitter.com/ZiFuMag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4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ary Ventu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1年7月1日的德國《時代週報》刊出了「改變人生的十本書」專題,這對於愛書人簡直是折磨,一方面想知道《時代週報》專題中的這十本書是什麼,一方面又覺得怎麼可能只列出十本書呢,然後,腦海中閃過一本本讀罷無法擱下的書籍和作者⋯⋯ 時代週報 這倒是讓我覺得寫「我最愛的十本書」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試試看,
在Eavan Boland著名的詩集《Woman Without A Country》裡有這樣一首詩,題為《For That Called Body Is a Portion of Soul》,這首詩的最後一節是這樣的—— When I was expecting my second child m
「家」是一種感覺,一種溫暖、港灣的感覺;「家」是身邊的那些愛你的人,在你受傷時給你溫暖與支持的朋友、親人,甚至陌生人;「家」可以有時成為水墨中的藍色,憂鬱卻容納一切波瀾。「家」從來沒有一個簡單的定義。
《追風箏的人》的作者Khaled Hosseini寥寥幾句詩,散落在淚眼模糊的水墨之中,像是波德萊爾筆下黑暗中的希望,是蝙蝠在無光的空間裡的撞擊聲。大海展現在背井離鄉的人面前時,還依舊是一片承載著陽光的湛藍。人們的背影中沒有多少行囊,倒是只能披星戴月地看著。而大海,奉上的卻永遠是波光粼粼的未知。
這本書登上了奧巴馬的夏季書單,是書單中唯一一本有關中國的書,哪怕是虛構短篇小說,也著實讓Land of Big Numbers博了一把大眾的眼球。第一次買有關中國的虛構類小說,想看看一個用英語寫作的中國人如何構建她眼中的那些剪影故事,尤其是作為一個平時也會通過中文獲取新聞的讀者而言,這種作品的重要性
最後,用Matt Haig在《The Comfort Book》中的話來祝願每一個讀到這裡的讀者——「在我們的不完整中變得完整。從記憶與野心的鐐銬中解放自己,不去與他人比較,也不與那些假設的自我比較,活在當下,像時間一樣自由地存在。」
2021年7月1日的德國《時代週報》刊出了「改變人生的十本書」專題,這對於愛書人簡直是折磨,一方面想知道《時代週報》專題中的這十本書是什麼,一方面又覺得怎麼可能只列出十本書呢,然後,腦海中閃過一本本讀罷無法擱下的書籍和作者⋯⋯ 時代週報 這倒是讓我覺得寫「我最愛的十本書」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試試看,
在Eavan Boland著名的詩集《Woman Without A Country》裡有這樣一首詩,題為《For That Called Body Is a Portion of Soul》,這首詩的最後一節是這樣的—— When I was expecting my second child m
「家」是一種感覺,一種溫暖、港灣的感覺;「家」是身邊的那些愛你的人,在你受傷時給你溫暖與支持的朋友、親人,甚至陌生人;「家」可以有時成為水墨中的藍色,憂鬱卻容納一切波瀾。「家」從來沒有一個簡單的定義。
《追風箏的人》的作者Khaled Hosseini寥寥幾句詩,散落在淚眼模糊的水墨之中,像是波德萊爾筆下黑暗中的希望,是蝙蝠在無光的空間裡的撞擊聲。大海展現在背井離鄉的人面前時,還依舊是一片承載著陽光的湛藍。人們的背影中沒有多少行囊,倒是只能披星戴月地看著。而大海,奉上的卻永遠是波光粼粼的未知。
這本書登上了奧巴馬的夏季書單,是書單中唯一一本有關中國的書,哪怕是虛構短篇小說,也著實讓Land of Big Numbers博了一把大眾的眼球。第一次買有關中國的虛構類小說,想看看一個用英語寫作的中國人如何構建她眼中的那些剪影故事,尤其是作為一個平時也會通過中文獲取新聞的讀者而言,這種作品的重要性
最後,用Matt Haig在《The Comfort Book》中的話來祝願每一個讀到這裡的讀者——「在我們的不完整中變得完整。從記憶與野心的鐐銬中解放自己,不去與他人比較,也不與那些假設的自我比較,活在當下,像時間一樣自由地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歌莉德驚訝地說:欣賞我?為什麼? 克麗希蒂娜說:因為你總是很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而且富有學問,我認為即使平常沒甚麼人注意你,總有一天也會有像我一樣覺得你是很棒的人的同學出現的。所以不用為了其他事情而強迫自己改變,能夠成為自己現在的樣子,就是一種自我肯定。 歌莉德說:即使你這樣鼓勵我,我還是
Thumbnail
《愛情,不用翻譯》是一部無法被分析的電影。正如它的英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愈是分析,愈是容易迷失在翻譯的困難之中。這部電影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受到影評人廣泛討論,但在敘事上卻非常模糊。而我認為,這種模糊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Thumbnail
朝會結束,各班回到教室。 雷哈爾和萊特斯走在回教室的路上。 雷哈爾說:明天下午就是社團博覽會,你有想好要去哪個社團參觀嗎? 萊特斯說:我想去新聞社看看,你呢? 雷哈爾說:我沒有特別的想法,那我跟你一起去新聞社吧! 三年級的教室裡,歌莉德獨自坐在位子上嘆氣。心想著昨天和克麗希蒂娜的談話:
Thumbnail
週末分享會上,我們邀請了陳亭亘老師主持「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三堂課—我所理解的情緒。本次課程的核心是探索情緒及其對個人的影響。老師使用了《同你聆聽卡》,這套牌卡的設計理念源於非暴力溝通,涵蓋許多生活中的重要情感,如自信、頹廢、麻木、滿意、鄙視和開放等。這活動與《情緒,無法翻譯》中的理論相呼應。
Thumbnail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翻訳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言葉』展覽。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語言如何形塑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對語言的反思以及如何在多元語言中理解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7歲前我住在大阪堺市,經常去大泉綠地公園。那裡有許多美好回憶,包括小學遠足、BBQ等。大學入學後,我騎車去公園旁的RisaRisa蛋糕店,他們的草莓乳酪蛋糕讓我感受到春天的到來。15年後再訪,RisaRisa即將結束營業,這讓我感到無限的惋惜。雖然現在能輕鬆買到蛋糕,但那段青春的味道永遠難忘。
明明事情已經過去了,為何還是會不斷糾結、牽扯、羈絆
Thumbnail
女同學起身說:我叫凱莉.古辛,興趣是畫畫,希望能跟全班成為朋友,很高興可以認識大家喔~ 緹亞說:謝謝凱莉同學的介紹。 後來相繼有名叫賽琳娜.亞蒙,露娜.羅諾比,博妮.瓦拉克做了自我介紹。 即將輪到我時,老師來了,一位穿著深藍色袍子,戴著老花眼鏡的女老師走了進來。 女老師說:謝謝你,緹亞,換我
Thumbnail
之前在《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上讀到一篇跟台灣有關的文章覺得好興奮~~ 興奮的點是看到好多在《商業周刊》上會出現的商業概念在英文裡要怎麼表達 然後經濟學人文筆太好,讀一讀好羨慕嗚嗚嗚 這篇文章在講近期台灣公司在中國的優勢跟面臨的挑戰 值得記下來的單字跟句子很多
Thumbnail
「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文化的產物」 這是因為在許多文化裡, 情緒有可能不存在於人的「內心」,而是在「人與人之間」。 傳統心理學把情緒視為人的內心活動,因此情緒研究也以個人為中心。然而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在大多數的文化中,情緒經常從社交情境中展開,每一個「情緒事件」也都乘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與歷程。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歌莉德驚訝地說:欣賞我?為什麼? 克麗希蒂娜說:因為你總是很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上,而且富有學問,我認為即使平常沒甚麼人注意你,總有一天也會有像我一樣覺得你是很棒的人的同學出現的。所以不用為了其他事情而強迫自己改變,能夠成為自己現在的樣子,就是一種自我肯定。 歌莉德說:即使你這樣鼓勵我,我還是
Thumbnail
《愛情,不用翻譯》是一部無法被分析的電影。正如它的英文片名Lost in Translation,愈是分析,愈是容易迷失在翻譯的困難之中。這部電影獲得2003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也受到影評人廣泛討論,但在敘事上卻非常模糊。而我認為,這種模糊或許正是這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Thumbnail
朝會結束,各班回到教室。 雷哈爾和萊特斯走在回教室的路上。 雷哈爾說:明天下午就是社團博覽會,你有想好要去哪個社團參觀嗎? 萊特斯說:我想去新聞社看看,你呢? 雷哈爾說:我沒有特別的想法,那我跟你一起去新聞社吧! 三年級的教室裡,歌莉德獨自坐在位子上嘆氣。心想著昨天和克麗希蒂娜的談話:
Thumbnail
週末分享會上,我們邀請了陳亭亘老師主持「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三堂課—我所理解的情緒。本次課程的核心是探索情緒及其對個人的影響。老師使用了《同你聆聽卡》,這套牌卡的設計理念源於非暴力溝通,涵蓋許多生活中的重要情感,如自信、頹廢、麻木、滿意、鄙視和開放等。這活動與《情緒,無法翻譯》中的理論相呼應。
Thumbnail
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翻訳できない わたしの言葉』展覽。這場展覽匯集了來自不同背景的藝術家,探討語言如何形塑個人身份和文化認同。透過這篇文章分享我對語言的反思以及如何在多元語言中理解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27歲前我住在大阪堺市,經常去大泉綠地公園。那裡有許多美好回憶,包括小學遠足、BBQ等。大學入學後,我騎車去公園旁的RisaRisa蛋糕店,他們的草莓乳酪蛋糕讓我感受到春天的到來。15年後再訪,RisaRisa即將結束營業,這讓我感到無限的惋惜。雖然現在能輕鬆買到蛋糕,但那段青春的味道永遠難忘。
明明事情已經過去了,為何還是會不斷糾結、牽扯、羈絆
Thumbnail
女同學起身說:我叫凱莉.古辛,興趣是畫畫,希望能跟全班成為朋友,很高興可以認識大家喔~ 緹亞說:謝謝凱莉同學的介紹。 後來相繼有名叫賽琳娜.亞蒙,露娜.羅諾比,博妮.瓦拉克做了自我介紹。 即將輪到我時,老師來了,一位穿著深藍色袍子,戴著老花眼鏡的女老師走了進來。 女老師說:謝謝你,緹亞,換我
Thumbnail
之前在《經濟學人》 (The Economist)上讀到一篇跟台灣有關的文章覺得好興奮~~ 興奮的點是看到好多在《商業周刊》上會出現的商業概念在英文裡要怎麼表達 然後經濟學人文筆太好,讀一讀好羨慕嗚嗚嗚 這篇文章在講近期台灣公司在中國的優勢跟面臨的挑戰 值得記下來的單字跟句子很多
Thumbnail
「所有人的情緒都是文化的產物」 這是因為在許多文化裡, 情緒有可能不存在於人的「內心」,而是在「人與人之間」。 傳統心理學把情緒視為人的內心活動,因此情緒研究也以個人為中心。然而越來越多證據顯示,在大多數的文化中,情緒經常從社交情境中展開,每一個「情緒事件」也都乘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與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