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mfort Book用書籍安慰焦慮、疲憊與不安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好朋友寫了近40,也道出了我很久以來的心聲,真的心意相通。今天有了平生以來第一次從夢中哭醒的經歷,醒來枕頭已經全濕,還在抽泣,一直哭到天明。從前在書裡、評論裡、推特上、聽人說這樣的經歷,總是費解,知道自己經歷了,原來是這樣的,夢是這樣真,夢裡夢外的界線在天幕暗黑的時候可以如此模糊不清,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想待在夢裡還是快快地爬到現實中。

夢訴說著我的焦慮。不是年齡焦慮,也不是什麼其他焦慮,而是就近眼前生活中低谷、動盪時期的焦慮、委屈和徒勞的期盼。自己從來不是一個焦慮的人,卻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迎來了焦慮的自我。或許曾經年輕,「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所以愁緒伴著酒,不知不覺就逃避了,很多年後,真正的焦慮來了,竟然不知道自己有怎樣的方法舒緩焦慮。

特別喜歡「船到橋頭自然直」這句話,因為再低谷的時期也總有更好的一天、甚至是一點好消息在不遠處等著。可能我還是樂觀的吧。於是,焦慮中我發現了一直摯愛的書籍就是我遠離焦慮的桃花源。一打開書,彷彿焦慮、疲憊和不安就被趕走了,換來的是穿梭在書中、情結中的故事、人物各式各樣的人生,虛構的、非虛構的,有趣,也組成了這個世界。

現代人更容易焦慮嗎?或許吧。我只知道在短暫的時間裡經歷過多惡劣事件的人或多或少會被焦慮和抑鬱困擾,而書成了尋找走出來的方法的解藥之一。

抑鬱、Panic attack、自殺傾向等等都可能發生在每一個人身上。今天我想要說到的一位作者就是在這樣多的痛苦中仍舊掙扎著走向治癒,並用寫作來幫助他人的Matt Haig。Matt Haig的《午夜圖書館》已經連續很久高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不下了,而今年7月他的新書《The Comfort Book》也在熱度未減的時候幫他躋身Self- Help的書籍分類。

沒錯,我馬上買了這本書。書的一開始Matt Haig就告訴讀者,你想怎麼讀這本書就怎麼讀這本書,可以從中間開始,也可以從結尾開始,更可以從窗戶裡扔出去。這本書是一些他在嚴重抑鬱期間做的一些筆記,現在拿來分享給他人。

raw-image

當然,書不難讀,甚至可以很快地讀完,而且不乏心靈雞湯的部分,只不過感覺像是更真摯的一個人在給妳灌心靈雞湯罷了。

Matt Haig自己就有焦慮障礙,在2天前的推特中,他寫道自己22年前的今天抑鬱到沒辦法說話、沒辦法吃飯、一門心思想自殺,但是,經過治療漸漸好起來,所以他希望告訴正處於同樣低谷的讀者,一定要記住,在不遠的將來總有一個不太完美卻比現在更好的自己在等著,大步朝他走過去即可。人永遠不會停留在最低谷的時期。

不知為什麼,Matt Haig的書裡簡短的篇章和有時清單式的列舉就這樣治癒,甚至不用鑽入什麼情境、情結,也在睡前能把焦慮推到一邊。比如——

  • Don't absorb criticism from people you wouldn't go to for advice. (是啊,如果你不會去考慮他的建議,他提出的「批評」又需要被吸收、消化嗎?)
  • Don't argue with people who will never understand you. (每個人都想要被理解,嘗試被理解,一遍一遍地解釋,但是,最難接受的是一個我們最期望理解自己的人卻是一個永遠都不會去嘗試理解你的人,人總是為了最後的一點希望而努力,哪怕希望不來。)
  • Don't say yes to things you wish you had the confidence to say no to.

沒有人輕輕鬆鬆就可以成為萬人口中的「人生贏家」,而所謂的人生贏家誰又沒有焦慮呢?我總是抱怨近期生活中真的完全沒有一件順利的事情(當然同時我也知道這不是事實,不可能完全沒有一件順利的事情),但人生中本就充滿了諸多的不順利,甚至更多的是不順利、痛苦,所以世間萬物才在疼痛中成長。

raw-image

就像《午夜圖書館》一樣,看到書架上的書,我會覺得那些是遠離焦慮的無數種可能性,其中有痛苦的、悲劇的,也有有美好結局的。十幾年的朋友要遠嫁美國,好傷心,一些她帶不走的書和雜物都給了我,成了我的留念。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去美國, 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去任何地方,還要再看,但看到書架上的書,心情不由放鬆幾分。

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遠離了很多朋友,很多朋友漸漸聯繫變少,淡出我們的人生。有些朋友,雖然遠離,卻依然在每天的生活中觸動著我們,讓我們能感到來自朋友的愛與支持,甚為難得。

raw-image

最後,用Matt Haig在《The Comfort Book》中的話來祝願每一個讀到這裡的讀者——

「在我們的不完整中變得完整。從記憶與野心的鐐銬中解放自己,不去與他人比較,也不與那些假設的自我比較,活在當下,像時間一樣自由地存在。」

感謝您閱讀到這裡,如果您和您的朋友同樣熱愛文字和創作,請將這篇創刊號徵稿啟事分享給感興趣的人,並關注 @字縛雜誌 ,我們期待收到你的投稿。本期徵稿以「文字行為藝術」為主題、「限制性寫作」為形式,展現「失去聲音」的故事——

《字縛》杂志启动:概念起源与首期征文说明

汉字Unchained|《字縛》杂志创刊号Manifesto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ary Ventura的沙龍
75會員
226內容數
不一樣的書評
Mary Ventur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5/06
今天是大屠殺紀念日,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熟人和朋友發布「Never Again」的貼文以外,就是學生取消了課程,因為下午要參加猶太大屠殺紀念日的大會。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全球對於以色列的關注不知道跟近期比較如何增減。 《紐約客》長篇累牘地書寫加沙,讓我也默然悲傷一個個詩人的死去。有時候希望站起
Thumbnail
2024/05/06
今天是大屠殺紀念日,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些熟人和朋友發布「Never Again」的貼文以外,就是學生取消了課程,因為下午要參加猶太大屠殺紀念日的大會。在這樣的一個日子裡,全球對於以色列的關注不知道跟近期比較如何增減。 《紐約客》長篇累牘地書寫加沙,讓我也默然悲傷一個個詩人的死去。有時候希望站起
Thumbnail
2024/04/22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2024/04/22
至此,謎題揭曉,不過,我想親自到Anne Frank的House去看看,因為這本書說「阿姆斯特丹是一個充滿記憶的城市」,過去悲傷的記憶。如果成行,下篇再談☺️🙏
Thumbnail
2024/04/18
作為奧托秘書,Miep跟他關係最近,奧托死後,Miep成了代言人。一次,被問到「究竟是誰出賣了Anne Frank一家?」的時候,Miep反問提問者,「你可以保守秘密嗎?」提問者被這麽一問來了精神,回答道:「我當然可以保守秘密啊!」不料Miep立馬接了一句,「Me too!」😂
Thumbnail
2024/04/18
作為奧托秘書,Miep跟他關係最近,奧托死後,Miep成了代言人。一次,被問到「究竟是誰出賣了Anne Frank一家?」的時候,Miep反問提問者,「你可以保守秘密嗎?」提問者被這麽一問來了精神,回答道:「我當然可以保守秘密啊!」不料Miep立馬接了一句,「Me too!」😂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給自己一個擁抱,給希望一點時間The Comfort Book》 📖書籍簡介:   「書中的文字就像冬日裡的一杯熱可可。」──倫敦《Metro》報   暢銷作家麥特.海格曾走過憂鬱的低谷,並將這趟歷程寫成了自傳《活著的理由》,獲得全球讀者廣大迴響。他從自己克服低潮的經歷中,發現了一個奇妙的
Thumbnail
《給自己一個擁抱,給希望一點時間The Comfort Book》 📖書籍簡介:   「書中的文字就像冬日裡的一杯熱可可。」──倫敦《Metro》報   暢銷作家麥特.海格曾走過憂鬱的低谷,並將這趟歷程寫成了自傳《活著的理由》,獲得全球讀者廣大迴響。他從自己克服低潮的經歷中,發現了一個奇妙的
Thumbnail
看書是我的養分,可能也是我的救贖。
Thumbnail
看書是我的養分,可能也是我的救贖。
Thumbnail
活在超載失序的世界,如何找到自己舒服自適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活在超載失序的世界,如何找到自己舒服自適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焦慮星球上微笑Notes on A Nervous Planet》 📖書封書摘: 即使一直叫自己放鬆,還是會陷入恐慌?因為焦慮而停不下紛亂的思緒,睡不著也睡不好?有時會突然呼吸不到空氣,好像一切都完了?不是我們抗壓性不夠、適應力不夠強,而是這個世界塞滿了過量的事物,卻讓我們感覺永遠不夠。於是我
Thumbnail
《在焦慮星球上微笑Notes on A Nervous Planet》 📖書封書摘: 即使一直叫自己放鬆,還是會陷入恐慌?因為焦慮而停不下紛亂的思緒,睡不著也睡不好?有時會突然呼吸不到空氣,好像一切都完了?不是我們抗壓性不夠、適應力不夠強,而是這個世界塞滿了過量的事物,卻讓我們感覺永遠不夠。於是我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感覺到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而失落嗎? 作者麥特・海格在這本書裡告訴我們:「所有夢想之中最難以實現者,就是不會被未竟的夢想給折磨。」 人生中不變的事情就是「變」,我們總以為計畫可以順利進行,卻可能因為某些因素而產生變化,從此這個夢想成為了心中的遺憾。 有些人帶著這份遺憾而終生鬱鬱寡歡,但有些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感覺到自己離夢想越來越遙遠而失落嗎? 作者麥特・海格在這本書裡告訴我們:「所有夢想之中最難以實現者,就是不會被未竟的夢想給折磨。」 人生中不變的事情就是「變」,我們總以為計畫可以順利進行,卻可能因為某些因素而產生變化,從此這個夢想成為了心中的遺憾。 有些人帶著這份遺憾而終生鬱鬱寡歡,但有些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覺醒的你 作者: 麥可.辛格 聽說在西方國家往往在朋友閒聊間,都會問問對方的心理醫師有沒有給新的建議或是妙方釋放壓力如華人在交換菜單般的頻繁,我想這也是現代資本主義延伸的通俗病症 焦慮所導致,而焦慮往往是
Thumbnail
各位朋友好,我是Marco Bau,祝福大家從書中擷取智慧,安住於富足意識下自在生活。 書名: 覺醒的你 作者: 麥可.辛格 聽說在西方國家往往在朋友閒聊間,都會問問對方的心理醫師有沒有給新的建議或是妙方釋放壓力如華人在交換菜單般的頻繁,我想這也是現代資本主義延伸的通俗病症 焦慮所導致,而焦慮往往是
Thumbnail
最後,用Matt Haig在《The Comfort Book》中的話來祝願每一個讀到這裡的讀者——「在我們的不完整中變得完整。從記憶與野心的鐐銬中解放自己,不去與他人比較,也不與那些假設的自我比較,活在當下,像時間一樣自由地存在。」
Thumbnail
最後,用Matt Haig在《The Comfort Book》中的話來祝願每一個讀到這裡的讀者——「在我們的不完整中變得完整。從記憶與野心的鐐銬中解放自己,不去與他人比較,也不與那些假設的自我比較,活在當下,像時間一樣自由地存在。」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Thumbnail
應該是今年六月底的時候吧,那時我的眼睛常常覺得酸澀和模糊,是電子書看多了就有的副作用,所幸又轉回看看之前書櫃的舊書,就在快要頂到厭倦的尖端時,誠品寄給我了幾張優惠卷,是生日優惠卷,於是我開始了在網上歷時兩天的選書之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