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經在
這篇文章提過日前得到了一份兼職的寫作工作,原本已經夠忙碌的生活又更加豐富起來,幾乎每天的生活都在「寫作」跟「閱讀」中度過,也時常有感於在寫作的過程中雖然可以抒發壓力但也同時是在掏空自己,必須不斷補充其他的能量才能取得平衡。
補充能量的方法多半是從其他創作人身上汲取,例如大量聽不同的音樂、大量的書籍及與不同人的交談對話中獲得,時常覺得自己的靈魂就好像一座倉庫,貨品出貨了得不斷進貨補貨把倉庫塞九分滿才能滿足,也因此創作是極度耗神的,並非如想像般輕鬆愜意。
許多人都說當寫作成為了工作就會逐漸喪失了熱情,會被截稿日逼得心情焦慮,甚至文章內容也會開始敷衍而缺乏真誠,這一切都是預料中事,卻也是每個創作者所應該極力避免的,因為我們的字字句句不僅流露著自己的思想情緒,也能影響帶動看我們文字的人。
文如其人,我是相信這句話的。
今年最神奇的事情是可以在疫情期間避免人與人接觸的日子裡還能透過文字認識其他創作者,單純地透過文字傳遞各自的思想,進而激發了想要一同以文字堆砌一本雜誌的想法,聽起來有點瘋狂卻又讓人興奮期待,當夢想在一個人的腦中盤旋時似乎如此遙不可及,但當這個夢想成為了眾人的共同期盼時卻成為了真實的可能。
寫作風格的轉換就如同一個音樂作曲者改變創作曲風一樣,需要大膽創新也需要接受別人的評論,就如同今早收到編輯的電子郵件與我溝通文字風格要更淺白一些,也正是告訴我必須要轉換寫作風格,把習慣的用字遣詞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詮釋,也算是一種寫作的挑戰。
日常寫作的風格、女性雜誌的風格、科普文的風格各自迥異,如何游刃有餘地轉換將是我目前最該學習的功課,同時也勉勵自己不要讓寫作成為了自己的負擔,如同愛一個人一樣,過度的付出與窒息的愛是很難持久的,偶爾停下腳步重新體會渴望的感覺應該也很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