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常在那些對事物、對自我有著比較高標準,甚至在旁人眼裡看起來是「龜毛」的人身邊繞著---- 中文說:「不完美也很好。」英文則是 " It's ok not to be okay. “
對於身為太陽處女、上升雙子的我來說,這些話都是聽了有道理,但是很bull shit,且每每聽到都讓心情很blue。畢竟知道但做不到的狀態,真的犯了我們奉行完美主義度日的人的大忌啊。
而最近,升學焦慮朝我席捲而來,原先以為只是害怕考試的擔憂,後來才發現那是一種不服的傲氣;是一種明知道自己只準備不到一個月,外加自學三年來沒碰幾次參考書的實力,卻仍期待能天降紅雨,讓我考上人人稱為「頂大」的荒唐。
在不甘與荒唐中掙扎些許日子後,我想起塵封在腦中已久的音符,以及那段曾經撫慰過我的歌詞:
“When you're down and you feel ashamed”
“It’s okay not to be okay.”
我反覆咀嚼其中的文字含義,試圖喚起那份安慰,卻發現十分地無感:「難道現在的我已經不再好騙了嗎?」我在心裡默默一驚,原來這就叫認命——認清自己就是沒辦法放下高標準、認清自己就是想成為「厲害的人」的本性。可是,那該怎麼辦才好?因為這份完美主義與超高的自我期待,早已困擾我多年,與它相處的每分沒秒都足以讓我身心俱疲,且對於與焦慮一同襲來的自我批判這事,早已麻木到不再會因而掉淚,逼迫自己也是,早已成了日常習慣。所以,該怎麼辦?
後來,我抱持著這樣的清醒,繼續埋頭苦讀。但在沒有「實際」目標的情況下,總讓人有種失重感,彷彿又回到了在體制內高中時準備各大小考的迷茫及不知為何所做的飄忽中,載浮載沉。
幸好,在枯燥乏味的考生生活裡,還有每學期固定的期末報告及每月固定上架的podcast自學生專訪企劃,躺在那等著我使用三寸不爛之舌的技能,一一把他們敲開。
想當初接下這些任務時,並沒多想,只覺得喜歡、有趣,而且知道自己能做得不錯,便答應了。殊不知,它們居然會成為我在升學焦慮中的解藥,並且讓我成功抓到 “ It’s ok not to be okay. ”的竅門:
我認為,
所謂的 “ be ok not to be okay.” 並不是相信不好也沒關係,而是相信那個所謂的「不好,」對自己來說才是「最好的。」
意思是,
與其讓完美主義者接受不完美的存在,不如讓他們把那些不完美的變成對自己而言最完美的,這才是完美主義的解套模式。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藉由不同的成長軌跡,會形塑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價值觀、在意著不同的東西。且對同一種事物的看待方式,也會隨者生命經歷的不同,長出屬於自己的那套「獨特的標準。」
我們毋需去背著自己的標準走,也不必讓他人的定義影響我們。身為大眾所定義的完美主義者,你也知道自己並非事事都要求最好,只是想要做到最好的事情,比別人多一些罷了。所以說,與其痛苦地嘗試接受不完美,不如聽從自己內心所渴望的,好好的面對自己的標準、長出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別再被社會定義的「好」與「不好」、「完美」與「不完美」給框架。
好好的做自己的完美主義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