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想過對於生活你都在追求什麼?穩定的經濟、一棟漂亮的房子或是一份體面的工作,許多人相信若是滿足這些條件就一定能過上舒適的生活,但實際真的是如此嗎?這本書將會告訴我們為什麼即便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卻不一定快樂,那到底快樂在哪裡,我們要怎麼得到?
本書作者威廉.B.歐文是名哲學博士,致力於研究哲學與其他學科的跨界應用,並以通俗的方式,讓大眾了解哲學並如何應用。而這本《像哲學家一樣生活》主要講述斯多葛主義的精神及發展,並在解釋過程中加入了生活應用。原來現代人的煩惱早在幾千年前哲學家就已經找到解決方式,只是提到哲學一般人容易有生硬感,以至於忽略了。
斯多葛主義在古希臘時代主要思想是關注倫理,通過關注德行使人獲得良好的生活,直到傳到羅馬,為了讓斯多葛主義被羅馬人接受,因此將斯多葛主義進行小小調整,在保留追求德行之餘,也加入了追求心靈安寧。而心靈的安寧不僅是古羅馬時代,現代人也相當需要,那心靈安寧如何得到呢?
斯多葛主義認為若要得到心靈安寧就要消除消極的情感並增加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包含了悲傷、生氣、焦慮等,這些情緒都是破壞安寧的可怕殺手。但是人在世上很難阻止壞事發生,面對這的情況,我們要如何降低負面情緒?斯多葛主義提出消極想像做法。
使用消極想像降低不快樂感
消極想像就消防演習一樣,在事情尚未發生時,先練習發生時如何面對。幻想有一天習以為常的事情消失的情況,例如我們不再擁有正常的食物可吃、不再有健康的身體能夠行動,或是珍視的人離開身邊等等……,藉由這些失去想像不僅讓我們理解還擁有一切的當下有多幸福,也能明白世間所有萬物並非理所當然的存在我們身邊,斯多葛哲學家賽涅卡曾經說過「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從命運那裡〝借來〞,命運可以不經過我們允許而將它收回」,擁有時珍惜愛護,失去時順應安排,才是好的態度。
斯多葛主義認為人不幸福很大的原因來自於不知足,例如努力工作是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而當我們達成一個目標之後,又會慣性失去對渴望事情的興趣,產生乏味,為了填補乏味,於是我們又再尋找新的目標,產生新慾望,然後一直在追求的迴圈中得不到快樂。所以幸福的關鍵就是阻止這個「適應」的過程,一旦我們辛苦得到想要的成果,我們必須阻止自己將這些東西看得習以為常,所以消極想像就是要逆轉這個過程,讓人們珍惜得到之物,了解當下的幸福而感到快樂。
別在意你無法控制的東西了
此外斯多葛主義認為生活中我們應該要關注內心世界而非外部世界,大多數的人過度在意外部世界發生的好與壞,並認為這是影響自身生活主要原因,但斯多葛主義持相反看法,他們認為生活的好與壞取決於內心,人獲取幸福與是否得到自己沒有的東西是沒有關聯的,你想要的東西,應該是那些你確定可以獲得的東西,所謂的慾望也應該回到自身的內心。因為世上有些事情由自己決定,但有些事情並不是由自己決定的,若不斷想要自己無法控制的東西,無疑給自己製造痛苦的黑洞。
那哪些是由我們決定的呢?我們的想法、衝動、慾望和厭惡;而哪些不是由我們決定的?我們的財產、名譽。如果我們想得到不是由我們決定的東西,那就容易感受到挫折、痛苦、苦惱等情緒,就算最後我們真的得到了,但過程中所經歷的負面情緒也將平靜的心靈摧毀殆盡。所以我們要學習用理性分析哪些事情是我們能控制,哪一些是無法完全控制,這行為就是控制二分法。
好比一場比賽,我們能控制的是自己的訓練,不能完全控制的是比賽輸贏,所以我們應該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夠控制的事情,而非無法控制的地方。同樣的在設立目標時也是要放在我們能控制的事情,例如將目標設為把能力發揮到最大,或比之前的狀態還穩定等自己能控制的事情,這樣設立不僅能讓自己專心發揮,也能降低得失心,提升勝利機率;但若是把目標放在贏得比賽這件事上,那有可能因過分在乎輸贏而慌亂,降低贏的機會,若失敗也容易一蹶不振,所以我們設立目標時應該要內在化,不把外部事物當目標,這樣才能減少內心的焦慮,增加成功的機會。
嘗試提升自己對環境的忍受力吧!
接著談到情緒,人是無法避免負面情緒產生,但這些負面情緒可說是破壞心靈平靜的殺手,好比遇到羞辱,人免不了憤怒,而斯多葛主義認為憤怒是絕對無法解決任何事,這並不代表人都不能憤怒,而是我們不應該被憤怒著鼻子走,應該是冷靜下來思考要如何警告對方不要重蹈覆轍,而非無的放矢的發洩情緒。而對於他人的羞辱,除了憤怒也要思考否有其他處理方式,哲學家塞涅卡提到我們要學習克制自己不要把人朝著最壞的方面想,不要對別人的動機妄下定論,謹記著事情發展本就不會都如我們所願的,無須對別人的行為過度解讀。
過於敏感容易造成憤怒,因此哲學家認為人不可以過分溺愛自己,任由快樂腐蝕自己,因為這將會讓我們忍受力變弱,對於許多合理的事情也變得難以忍受,並不是它難以接受,而是我們太脆弱了。如果我們對環境忍受力變高,就不會因為別人一句話,或是打翻一杯水而輕易發怒。無論是憤怒與悲傷都會破壞內心寧靜,斯多葛主義認為若一直持續這樣的狀態,人是無法體驗到快樂,生命如此短暫,若一直體驗非快樂的事物,這樣又是何必呢?
看完整本書,雖然它講著是古老的哲學,但對現代社會依然實用,甚至能夠解釋現代社會的一些亂象。綜觀自身的生活,我們不經意地都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沒有的東西,並且努力地追求,而社會也都鼓勵著這樣的行為,但卻很少提倡檢視自己追求的事物到底有沒有價值,或自身的目標是否真的益於人生。不難發現有些人擁有金錢、地位,令人稱羨的一切,但他的生活還是一團亂,多數是因為少了清晰明理的道理來指引自己,在混亂中人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遺憾的是社會很少鼓勵人去追求自己的哲學了。
對於生活如果你有很多焦慮或不愉快的話可以來閱讀,裡面提供許多觀念及方法去解決,同時也矯正一些固有的人生看法,對我來說獲益匪淺。但若你內心仍有斯多葛主義解釋不到的人生疑惑,正如作者鼓勵那樣,那就去追尋屬於自己的哲學,一套適合自己的人生哲學,是珍貴的明燈,無論風雨再大也能安全駛向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