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身邊開始出現「為什麼要念大學?」的疑問,在國高中的時候,就有一群沒有要升學的同學開始質疑權威、質疑升學的道路、質疑這些知識在未來生活的用處。
在升學主義的社會結構底下,這樣的反骨是破壞現行迂腐制度與引進新思潮的一股力量,但是在破四舊的時候,也要知道立四新具體的輪廓,才有辦法避免混亂與無所適從。然而,在制度被完全摧毀以前,對於新世界的摸索總是半吊子,所以那樣的百家爭鳴似乎無可避免。但如此也無妨,因為各樣的事物都是人生某個層面的縮影,必須經歷過自我的混亂,才會真正了解腳下的路是通往哪裡。同樣的,教育也是。
而對於教育領域,我始終認為,其目的不在於知識的表面,而是在於更深層的內涵:認識自己、認識所屬的社群、有基本的群體生活能力、明白自身的潛能與價值嚮往、培養自我實現的動力、以及面對社會中各樣渾沌的時候能夠保有自我的心理建設。課本上的知識雖然在這個打破權威的時代氛圍下為人詬病,但卻是沒有資源與力量去面對自己、探索自己、激發潛能的人們所不可或缺的一種刺激。
這或許不是每個人都想要的方式,但是其本質應該是身為人都應該會經歷且要知道如何經歷的東西。國教的目的就在此吧。
但是,上大學,到底是不是必須?
有人把大學當成職業培養所,因此選了所謂「有飯吃」的科系,而對這部分的人而言,念大學應該是為了要跟工作接軌,培養自己的即戰力;在高中畢業的時候由於整體教育環境的脫節而無法直接到職場上找一份非技職的工作,所以需要念大學。
也有人把大學當作興趣,文憑只是附加,這部分人在大學才開始探索自己,因為國教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潛能發展空間讓學生認識自己與知道未來的發展道路。而在大學培養的社交能力、專業能力,能夠運用到職場上是最好,但是這部份人大多會靠著大學文憑從事與科系無關的工作。可能是冷門科系,也可能是職業發展相較狹窄/極度專業的科系。
最後一種,是真的來大學從事學術研究的,並且要繼續往上讀到碩博士。這些人可能會在研究所畢業之後找工作上遇到前述人相同的問題,因為學術界本身的流動性不高,也有青黃不接的問題,最主要還是看運氣。但是這種人,在我看來,才是真正完整利用大學的人。
我想我刻意漏掉的一種人可能是大部分人—即使選了熱門科系,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念大學的;即使不喜歡自己的科系與專業,也要拚了命拿到文憑的。這部分的人通常會覺得大學的課很無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覺得翹課也無所謂;沒有什麼人生目標,連短期目標都不太有,最重要的就是打工跟賺錢,即便沒有經濟壓力。
這些人在大學裡面應該很多,導致這樣的結果代表不只一個階段出了問題,這裡就不贅述。
我一直都認為,念大學不是必須,雖然現在的就業環境跟學生出社會後的顯著素質差異證明大學的教育對於職業前的人格培訓不可或缺,但我依舊覺得這鍋不應該是大學來背。
大學應該是學術研究的最初階(現在竟然是研究所…),是培養學者的地方,而且是學生真正要有學術產出的地方。他們要在這裡找到自己的研究興趣、研究目標、指導教授,而不是找尋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工作。很多人在怪罪大學的產學合作缺乏跟知識與職場的隔閡,但大學的本質從來不是公司的專業培訓所啊…雖然科系專業跟公司的職業要求可能重合,但這並不代表大學作為一個學術機構應該要為職業培訓服務。
這是我的意難平啊。
跟在德國念書的朋友有聊到這個,他說在德國不一定要念大學,可以出去晃悠一年再回來,甚至可以去體驗不同的機會跟人生際遇,再決定是否要念大學。希望這樣的認知可以普及,不用再逼所有人都走上同一條路,再來讓大學接收無止盡對大學的抱怨。人生可以有很多種樣子,教育與學習也是;國教是必須,探索是必須,對自己的認識更是必須。職業不該受限大學,大學也不該受限職業,而人更不該受限。
(說是意難平,意思就是我知道實際上的資質差異,我並沒有要忽略社會跟現實上的困難,只是心裡有這種想望,也希望學術圈可以好好的發展培養新一代的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