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練團的我們🎶】
國中班上包含我在內,有三個參加國樂團的學生,我們三人在國小時早已因國樂而認識彼此。因此,國中又同班時,就會一起從班上出發去練團,結束再一起回班上。在前往與離開樂團的路上,都是我們的聊天時光。
每當午休合奏課結束,收拾好樂器後,我們就會在團練教室門口等到三人到齊。接著快速達成共識後,再決定我們要以甚麼速度的步伐回班。如果是重要的課,三個人就會加快速度走回去。如果是無趣或是較不重要的表演課之類的課程,我們三人就會悠閒地走回去。
久了之後,我們覺得這樣這樣太無趣,於是我和胡琴組的同學想了一個緩步前進法。這個方法其實我們有預算過回班時間,不能遲到太久,但是可以拖延一點時間。在前4/5路程可以悠閒地走,剩下1/5路程,則是前進三步,後退兩小步。但是快到教室前的走廊時,要換回正常前進速度,然後小快步進教室門口揮手向老師表示我們練團「不小心」遲到,當老師點頭示意我們可以回座位上時,我們就可以舒服地坐下,彼此相視一笑。無俚頭的方法從來沒失敗過,也讓當時的我們覺得非常驕傲。
我們的故事,不單只存在過去式,也在現在與未來式持續前行。
而後來的我們呢?在十多年後我們依然保持聯絡著,是我們以前不曾想過的結局。三人的友情從國小樂團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雖然各自選擇不同的高中,大學甚至分別選了不同類組的科系就讀。但是當彼此抽空定時小聚時,仍然是一如以往的開心。透過時間歷練逐漸成熟的我們,談論的話題從以前只談樂團,到現在談到他人的近況或彼此的生涯規劃。
然而,在面對彼此時,還是以前單純的我們。一段時間沒見,卻沒有時間的隔閡與尷尬的氣氛。在彼此面前,從不需要過多的假裝和客套來偽裝,就是最舒服地做自己。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抱怨的、想炫耀的都可以分享。可以自在地說自己的故事,也可以靜靜地聽彼此說故事。偶爾,在提前慶祝彼此生日時,還不忘準備小蛋糕和送上手寫的卡片。
至今,三個人之間的相處依然是互相開玩笑與互嗆。這,才是最真實的日常。正如我們的群組名稱,即「互懟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