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怎麼做出來的?》
這本圖畫書,是為了給正在進行圖文故事創作的女兒看的。
小學一年級開始,她有一搭沒一搭的,書寫她的靈感,並將抽象的靈感化作圖像。有時候故事才剛開始沒多久,就沒有下文;有時寫著寫著,雖然文法不成熟、用詞不精確、情節也匪夷所思,但總算是大功告成、心滿意足。然後,她時不時就問:要怎麼樣,才能把我的書做出來?
發現這本繪本的時候,我覺得這裡頭可以找到她想知道的答案。因為其中不只是談文本創作的過程而已,連出版過程、文字作家與繪者的配合,以及書籍上市後的讀者反應,都包含在內了。書剛拿到手的那一陣子,她反覆的翻閱家中其他藏書的版權頁,看看有沒有她中意的出版社,可以幫她出版寫好的故事(笑)。
果然,有夢想真的是很美好的一件事啊!雖然,她連投稿兒童徵文比賽的意願都不高, 但這樣一直寫一直畫,最後會變得如何,我也願意拭目以待。
回到這本書所提到的創作過程,我發現做出一本書、完成一個文本創作,甚至是產出一個書面或非書面的作品,其實有著極為相似的過程。
靈感觸發、靈感與生活的管理、作品輸出成型、作品接受檢驗,是我在本書前半部談文字故事創作的部分,能夠簡化出來的四個階段。再仔細觀察,你會不會發現,這個過程的推進,和高中生在產出學習歷程檔案的過程,其實十分類似呢?
在新課綱裡,高中生被鼓勵在修課過程中,找尋與自己能產生共鳴的課程內容,並累積心得,化為一場場學習歷程。
在範文教學中,找到可以觸發靈感的機會
以一篇課文教學為範圍來思考。以往在教學過程中,老實的按部就班講授作者介紹、文章大意、文意句讀、結構與內容的統整複習,然後學生們將課堂所學,反應在自己的測驗成績上。在追求成績的訴求上,這是最安全的作法,然而來到108新課綱的時代,授課時數降低是首先面臨的限制,在國語文傳統包山包海的教學內容中,必定吃不消。再者,網路時代盛行的新型閱讀正大行其道,儘管我們天天接觸大量文字,卻沒有多少份量能長久停留在大腦中,更遑論能對個人產生重要影響,同樣的道理印證在課堂中,可以看見學生們精讀課本範文的意願(或能力)也不再強大。
我們假設每篇文章的作者都曾渴望著讀者的親臨,不去閱讀,也就失去一篇文章的存在價值。不論這篇文章的生成,是起於作者個人私心的感懷,或對所處的世界有感而發,抑或是針對某些特定對象大聲疾呼,皆來自於環境中某些能觸發靈感的事物。「感於哀樂,緣事而發」,創作靈感來自於對現世的體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歎之,嗟歎之不足故永歌之」,靈感一旦在內心被觸發,是無法扼止的強大力量,非得進入具體的文字或其他藝術形式之中,才得以紓解。
我從自己的女兒身上,看到一個創作的靈魂在一個地方吸取靈感,又在另一個地方釋放能量(不管有沒有可看性)。在遙遠年代裡的那些中年的老靈魂,透過文字,輾轉漂泊來到許多年輕的生命中,回到起初,他們的生命也是乘著靈感才得以啟程。如果新的課程改革,是期望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亮點,那無論說什麼,都不能消滅孩子心中可能正在生成的感動。
然而年輕的生命充滿了不確定與灰色地帶,他們仍舊需要一些能夠預習未來的材料,如果課本中的範文是考試內容,迫使他們為了成績而不得不讀,何妨讓這些文章附加更多功能(或者該說,是最重要的功能)?從創作的靈感出發,而顯出一篇文章生成的經過,以期在學生身上,一場關乎學習的歷程,也能夠逐步顯現它清楚的樣貌。
一件作品的生成,就是一場學習歷程的產出
靈感觸發、靈感與生活的管理、作品輸出成型、作品接受檢驗,我在這本《書怎麼做出來的?》圖畫書裡,看見一個單純的創作過程,也試圖告訴孩子:願意經營自己的學涯,固然起於內心的熱情,卻也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起責任,學習付上代價,更必須直視他人(老師或教授)的評判眼光。而這些過程,都在促使我們不斷探問自己的內心,有沒有真心繼續往這條路走下去?
當內心的真實意念,經得起環境中的強大考驗時,我相信孩子必能自然而然的,發散令人敬畏的亮點光芒。
從靈感觸發,到作品的完成,並不是一路順風的。不是只要做什麼,就能理所當獲得某些成果,這個世界的未來也不再能夠以某些規則來預測。如果可以不輕易設限,多願意好奇,有些困難甚至可以翻轉成為未來人生的祝福。
你永遠無法篤定的說,有哪一件事,是對自己的人生毫無價值。
素養導向的精神之下,生活中的每一刻,都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歷程。但我們終究需要選擇,在好奇心與困難之間碰撞,才能夠釐清,真正屬於自己的軌跡在哪裡。
或許一生之中的命定,就在看似追求升學表現的不得不為的情況下,浮現在不經意的某一刻中。
***
下文將分享:
Kobe Bryant,“Dear Basketball”。
郭強生,〈作家命〉。
文本解讀與教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