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陸陸續續養成各種習慣,到某個年紀開始,生活中的很多行為模式就不太會變動。社會習慣也是,而且一旦建立起來,就更難以撼動。因此即使我們知道自己或是社會有缺陷,也不斷有人提出更新、更好的建議與解方,改變與進步卻沒有想像中的快。而這就是政府、企業、服務與商品提供者致力研究的課題,即使花費大筆金錢也在所不惜。
曝光度與收益成正比?
過去很多人認為,想要推廣一個觀念,或是想要一個商品能夠大賣,就是要用最短的時間讓所有人知道,也就是所謂的「病毒式傳播」。因此他們會砸大錢聘請最知名的明星代言,或是在最多人觀看的媒體上刊登內容,因為這樣最有機會得到最大的「觸及率」。得到資訊的人的確很多,但成功買單的人,常常比例是少得可憐,為什麼?
習慣是被明星改變的嗎?
想想看這些年來我們生活習慣上的那些重大改變,像是從hotmail/雅虎信箱改用gmail,從msn messenger改用line,開始註冊FB/IG或其他社群媒體等,有哪一次是因為看了廣告或名人代言開始的?再談到一些像是自備購物袋、上健身房的流行,或像是認同性別多元、尊重不同族群等觀念的改變,都不是哪個有巨大影響力的人上鏡頭喊一喊,或是政府機關每天大力呼籲所引發的,而且許多事實證明,這些所謂的名人巨星其實可能比一般人更害怕改變,因為每一次的特異獨行都可能造成粉絲數下滑,降低影響力,如果時間證明他擁抱的見解或是商品很糟糕,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周遭的人影響我們更多
那究竟是什麼默默改變了你我?答案就在你我身邊。我們其實容易受到周遭人事物的影響,不管是意見、習慣、或是使用的物品。當你發現在超市排隊結帳時,前面的許多人都自備購物袋,你就會覺得,花錢買塑膠袋的自己感覺很奇怪;當你發現幾個同事都開始上健身房,體態也真的變好了,你就覺得自己應該也報名一下。當你發現身邊的朋友都換上了彩虹大頭貼,或轉貼相關新聞,就不免覺得過去嘲笑同性戀的自己真是醜陋。
要改變一個人需要多努力?
看起來,要讓人做出改變就要從彼此有強連結的同溫層下手,那要花多少心力才能夠有用?根據一些研究的統計數據,答案約莫是25%。只要一個群體裡面有四分之一的人擁抱新事物,這個東西就很有機會改變所有人,也就是說只要超過這個臨界點,我們就很容易覺得這個潮流「有正當性」且「不容小覷」。你不見得會馬上贊同新事物,但至少你也不敢大力撻伐它,若這個事物真的能讓人比過往更好,久而久之就會普及。而通常那些名人們也都會在時機成熟時擁抱它們,把流行再推向高峰。
知道不見得會做到
所以我們知道為什麼有些觀念本質上正確,也很多人知道,卻推動不起來,大部分的原因就是接受改變的人遠不及臨界點,台北捷運電扶梯就是一個好例子。很多年前就有人提倡電扶梯應該要兩邊都站人,運量會比只靠右邊站更上升,台北捷運局也只宣導「緊握扶手,站穩踏階」,並沒有強制規範靠邊站,但因為這已經是約定成俗的習慣,除非看起來行動不便,否則靠左站卻不前進的人,很容易就感受到群眾壓力,即使他們沒有因畏懼而放棄,這些人的比例也低到無法撼動捷運文化。(日本靠左站的習慣也至今沒有改變,畢竟多數日本人更不喜歡與眾不同)
改變所需的七個策略
作者在卷末幫讀者做了統整:
1. 不要想依靠傳播力/感染力:引人目光並不能帶來社會改變,若眾所皆知卻很少人採用,反而會讓人覺得這項改變一定很糟。
2. 保護創新者:未接受創新的人會形成抗衡力量,讓創新者承受壓力,因此推動改變時要刻意讓創新者不要與太多人產生連結,創新的幼苗才不會還沒長大就被蹂躪摧毀。
3. 運用網路邊緣:位於人際網路邊緣的人常常與自己的小圈圈有著強連結,又比較不受普羅大眾影響,是很適合保護創新者的群體
4. 建起寬橋:群體中的連結越緊密,連結線越多,就是所謂的”寬橋”,也比較能將改變傳出去,得到採用。
5. 創造攸關性:要先了解改變的阻礙是出在是可信度、正當性、還是情感刺激,才能對症下藥,用不同的手法創造攸關性。
6. 運用滾雪球策略:要先研究並鎖定適合的目標社群做深耕,等改變站穩腳步,自然就會以社群為單位擴散出去
7. 從團隊網路設計下手,以促進發現,減少偏見:每一個團隊或組織通常都有階級之分,在灌輸新觀念時要經過巧妙的設計,才能減少以人廢言的狀況,讓正確的聲音能傳達進入每個人心中。
這是一本學術理論成分較高的書,老實說並不是非常平易近人,但如果對於流行的產生與傳播特別有興趣的人,就很推薦拿來細讀,仔細探究其中奧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