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聽《羅志仲的覺察空間》週一的直播,講的是「如何接納孩子?」但整場卻叫我們不要想著「接納孩子」,因為那宛如爬玉山一般困難,尤其你百岳都還沒開始爬。
「接納孩子」用講的很簡單,所以常常聽到「我很努力地接納孩子」這種話,會講出這種話,也就代表我們還「不夠格」去做這件事。「不夠格」代表的不是貶義,是指我們「知道但做不到」的狀態,是指我們「頭腦知道但心裡做不到」。是不是非常耳熟?就是我常常唸小孩的台詞。
怎麼樣才「夠格」呢?老師說要先做到前面三件事:
- 接納自己、
- 與孩子連結、
- 設定界線。
1. 【接納自己】:到底何謂接納?如果我們連接納都不懂,談何接納自己、接納小孩?接納是不批判、不自責,是平靜的陳述,不帶情緒的。其實這也就是活在當下、平和的靜心、觀看念頭,唯有向內安定住自己,才有能力向外看別人。
2. 【與孩子連結】:當我們內心安定了,並不急著去接納孩子。倉促之下,往往孩子與自己的情緒都容易受到挑動。先連結、先了解,不能急著伸出手給予建議,必須「停」,覺察自己也覺察孩子,在一個有安全感的狀況下,對話才能繼續。這是最近看的書 #開口就說對話 裡面提的。
3. 【設定界線】:接納不是什麼都不管了,放任小孩想怎樣就怎樣,但界線的拿捏是門學問,該鬆該緊,該如何調控呢?我認為,已經接納自己的我們,已經很平穩安定的我們,手中握著的那條線,一定是鬆鬆的,但又不致於鬆到會放掉,進而圍起一個令人安心的大框框。
另外,當我們遇到「知道卻做不到」的時候,當掉進死胡同的時候,這裡提供了我一個很有趣的想法,就像是大人物拆解成很多小目標。《在做到這件事之前,還需要先做到什麼呢?》是不是這個任務對我們來說,還是門檻太高了呢?當我明知道應該放下手機去做事情,但我身體卻做不到,我是不是該把它拆解成「站起來」「把手機到架子上」「轉身」這幾個小動作呢?這是個很有趣的切入點,就看看身體是不是能被呼嚨過去。
所以,別再說「我很努力地接納孩子」了,這只是講給別人聽的,而是應該先安定自己、接納自己、不去自責批判自己,一切問題的源頭,都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