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將用來記錄我對於此書的總結、以及對於生活上的啟發感想。
這本書作者是Susan Kuang,她同時也是2017年出版的【斜槓青年】同一位作者,。斜槓青年的定義是擁有多重身份、多重收入管道。於是作者根據這個定義往回探索,人們背後對於這種「多重」的真正渴望是什麼。作者總結,人類天性充滿好奇,喜歡探索,但也因而為群體動物而被天生的恐懼、缺乏安全感而被徹底壓制。在科技快速發展與高度競爭的時代,我們往往缺乏尋找自我的動機與機會,導致於對於自己的價值感、存在感低落,且找不到做事情的背後意義,因此陷入自我不認同的負向迴圈。
在此書中,我很喜歡作者在講述自我探討與覺察的同時,提出很多心理學理論依據,讓我更能夠去理解我自己本性為什麼會這樣思考。我把書中提到的幾個心理學理論記錄在文末,提供參考。其中,作者也提出一個大腦的特性是我覺得很有趣的現象,也就是-避免痛苦、避免不安全的路徑。這是大腦的本能,會讓自己避免往危險的地方去,加上人總是有太多擔心跟害怕。因此,在讓自己消除無謂的焦慮、緊張前,大腦是沒有餘裕思考自己熱愛的事情是什麼,因而阻礙自主性的發展。
那麼要如何如何成為內控者(Locus of Control)?成為內控者的過程相當於自我重塑,包含重建認知模式與思維習慣。
作者將上述過程分為四步驟:
放下自我防禦機制的自尊-無條件愛自己
學習,是為了解決問題:有了問題我們才知道要學什麼、學習本身才有意義
人是社會動物,在群體中生活就會產生比較,因此有了自尊來讓我們在群體中獲得更好的生存,只要地位受到威脅,就會產生焦慮、嫉妒、擔心等情緒,開始擔心自己不夠好。在這個情況下,就要建立給予自我安全感的自我價值批判方式,若我們自我價值感建立在不可控的結果上,自然導致不確定性而活在焦慮與不安。因此,作者提出無條件自己的自我慈悲,接納自己的不足以及全部,轉變為主動式思維以及成長式思維,告訴自己我只能控制自己能做的,而非全部的成敗都得自己承擔。
重塑信念、停止思維反芻
創造能力、解決問題能力,會是未來主流人才的關鍵能力=能夠把自己的知識與技能轉化成有價值的東西。
把精力投入在真正有意義的思考和行動。思維反芻就是不斷思考「如果...怎麼辦?」反覆回想我們無法控制的事物,其實就是強化負向思考。呼應上一段提到的自我慈悲,停下「我不夠好」的思維,轉變成「我可以做什麼變的更好」,這就是成長型思維。
打造自我實現系統
找到天賦熱情=發展自我:對重要目標的追求、強化發展自己與他人作為區隔的獨特優勢。缺乏熱愛某件事、沒有做長期投入累積的過程,就會自我迷失、沒有自信。
將問題思維轉為「目標思維」,將注意力放在想達到的目標上,而不是總想著那些不想要的結果。進一步要建立的是「為什麼思維」,目標必須出自我們真實的願望和興趣,才能夠達成自我和諧性,這樣才是內驅力的養成。且加上大腦「心理距離」的天性,其實就是當大腦思考未來、離此刻較為遙遠的事務時,心理距離就越大,行動也更模糊抽象。因此要練習將想法落地,做任何事情可以變成有截止日跟明確產出結果的項目,那就是我背後要得到的東西。
譬如我現在寫讀書心得也是給自己的目標,目的是將我的閱讀啟發收斂,內化為自我底層思維。而作者再次強調,這些目標的設定必須是系統性、也就是帶往目標的過程。就像我寫這篇心得的重點是將其內化,從中獲得成就感,而不是這篇心得要得到多少瀏覽數,會更讓自己不敢跨出寫作的第一步。這些學習的積累都會對自己的未來產生連結,這就是我做這件事情背後的目的與意義。
如果學習某件事本身不帶有目的與意義,那這些學習終將難以內化。作者也這此段落提出一個實際作法-練習將自己所做的事情作品化,變成可以展示和分享的作品。這個過程其實要培養的是自我專注和投入,成為不斷驅動自我成長、挖掘自我潛能的突破點。但始終要記住一個最重要的關鍵:不管你現在是怎樣的水平你都可以擁有自己的作品,這個創作不是用來證明自己,背後的目的是促進自我學習和自我進化。
精力管理策略
解決問題能力=思考能力+學習能力+創造能力。大腦必須先帶有好奇心,發現問題的同時,也相信自己有能力解決,接下來去思考,進一步去研究和學習,並充分運用創造力,提出解決方案。
現代人經常出現拖延症,其實來自於大腦的杏仁核。杏仁核負責情緒,專門負責拉警報,一旦警報響起,大腦就會預備戰鬥或逃跑狀態,而讓能量快速耗損,若警報長期響起,就會產生過量的壓力激素。而讓大腦無法有其他餘裕可以盡情思考、發揮天賦。因此重要關鍵在於找到警報的壓力來源、自我調節。作者提到另一個重要點在於現代人的精神壓力來自於信念與現實的衝突,代表現實與期待不一致,或是擔心害怕結果不符合自己想要的。當發現自己有這個情緒,把當下的專注力放到自己可以控制的事務上,把焦點擺回自己並思考如何實現,這就是積極的信念,同時也是必須培養的底層思維。另一個可以練習的方式是正念:專注、覺察、接納。最後作者提出建立黃金工作模式的原則建議:精心選擇目標(成功與你做了多少事無關、而是是否抓住關鍵點)、訓練專注力、建立深度工作模式(固定高效工作時間)、創造最佳大腦狀態(建立幸福感、自我療癒、感恩日記,目的是建立積極情緒)
書中最後,作者提到的規律生活的建立,包含飲食管理,以及生活整理。工作的忙碌有時候會讓我們失去對自我的掌控感,此時可以藉由整理生活空間、訓練斷捨離來保持對自我的掌控感,同時也會提升幸福感,把時間投入在更有價值與意義的事情上,且透過良好的飲食,讓自己的身體保持在良好健康。最後,作者提出「早晚生活流程」我認為值得參考。透過把個人習慣流程化、常規化。因為早上的心情節奏會影響接下來一整天的步調,晚上、睡前的安排也會影響隔天的效率。流程設計如下:
- 回顧:對白天的反思、分析、總結。復盤可以整理情緒,避免帶到隔天
- 計畫:提前想好隔天的做的事情,例如要穿的衣服、要帶的物品,這樣隔天起床就會很明確,不會導致慌亂、減少不必要的思考和選擇
- 睡前準備:睡前停止做會讓大腦興奮的事情,進入準備就寢狀態,可以透過閱讀、冥想來讓自己靜下來
總結
在看這本書的當下,我同時正在經歷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壓力激素過大的情況,因而導致自我不認同與否定的過程。透過書中作者由心理學角度的切入,讓我明白這段過程讓我學習到的是:自我價值的意義與目的,是由自己賦予,而不是外在的工作、別人的認同。也讓我開始願意放慢步伐去探索自己,找到自己的重要目標。為了訓練自己的底層思維,未來遇到任何事情時,我都應該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這個領域的存在是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 我想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和技能?做哪些事情可以得到它?
- 從市場和價值交換去思考問題,我今天的盈利產品是提供對方什麼樣的價值,讓他心甘情願把錢掏出來?我的產品滿足了他什麼需求?解決了他什麼樣的問題?
心理學理論筆記
【自我決定理論】自主、能力、關係。這三種是人們心理的剛需,自主代表做一件自己喜歡、有興趣的事情;能力代表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可以同時發展自己的能力;關係則是可以和他人產生連結,獲得歸屬感以及被接納。當現有身份無法滿足這些需要時,就會藉由新身份來進行探索,找到真正熱愛的領域與事物,藉此不斷發展自己能力,以此找到價值感。
【比馬龍效應】自我實現預言,信念的力量會讓我的期待轉為真實實現
【促發練習】概念跟鏡子練習很像,透過調整呼吸、以及對自己對話來產生正面的影響,說出值得感激的三件事、想像各種彩色光照在自己身上,治癒自己全身每一個地方,感受背光照亮時的溫暖與舒服的感覺。最後自我激勵,想著自己最重要的三個目標,可以是成為什麼樣的人、擁有什麼能力與才華,實現什麼樣的突破。
【後設認知】關於思考的思考,反思自己如何思考問題、得到結論、做出判斷。作者以寫作舉例:我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解決什麼樣的問題?我的核心觀點是什麼?我是怎麼得出這個觀點的?背後有沒有理論支撐?誰是我的目標讀者?
【時間不一致性】跟長遠利益比較,大腦喜歡此時當下就能獲得的快樂跟滿足
【大腦最小阻力原則】喜歡處理簡單的事情,把複雜的事情擺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