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畏因凡夫畏果",這是佛學中一個關於因果的論述,表達了一個有智慧的修行者,在意的是自己所做所為,而一般人在意的,卻是害怕不可知的未來。但其實欲知前世因,今世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世做者是。因果是一個重要的觀念,提醒我們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其實不需要前世、今世、來世,因為過去因,今日果;今日因,來日果。這種觀念也同樣適用於親子教育。如何運用因果觀念引導孩子正確面對行為後果,幫助他們成長和發展呢?
一切現象都有其因和果,因是現象的起因,而果則是行為的結果。強調注重自己的行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當下的行為來改變未來的結果。例如:為了達到成功,我們要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而不是坐等成功降臨。
在教育孩子時,我常會問孩子:為因還是為果?(為了什麼原因這麼做?還是為了想要得到什麼結果而這麼做?)運用因果觀念來引導他們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行為和後果。當孩子出現不正確的行為時,我常會問他:你為什麼這麼做?通常他都會回答,因為不能吃喜歡吃的零食,所以他很生氣;或是弟弟搶他的玩具,所以他對弟弟大吼大叫;又或者因為收積木很麻煩,不想收,所以丟積木(往牆壁丟或砸在地上)。這時,我會告訴他,要關注的是他的行為可能帶來什麼後果,而不是找原因(理由)。例如:亂發脾氣,不但吃不到零食,可能還會因此被爸爸處罰;對弟弟大吼大叫,不但弟弟不會把玩具還給他,可能因為不高興,搶的更兇;亂丟積木不但不會因此不用收積木,很可能還會被處罰不能玩積木…
是為失敗找理由,還是為成功找方法。這句話也是一樣的意思,不要為當下的錯誤找理由,而是為未來的結果決定當下的行動。找理由還是找方法?讓孩子思考這個問題,有助於培養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責任感。讓他明白自己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都會產生影響,從而更加注重自己的所作所為。此外,也能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為他們會學會思考如何通過改變行為來改善後果。例如:
學會控制情緒,避免因一時衝動而做出不良行為。
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感受,從而更加關心和尊重他人。
明白自己需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從而變得更加負責任。
學會在面對困難時,通過改變行為來解決問題,而不是抱怨或者逃避。
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觀念,並培養他們成為有責任感、善於解決問題的人。親子教育中,引導孩子關注行為後果,而非僅僅追求行為原因,有助於孩子在心智、情感和社交方面取得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