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眼淚(2005年)。歐文.亞隆著;易之新譯。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壹、 前言
《叔本華的眼淚》(The Schopenhauer Cure)為著名團體心理治療及存在心理治療大師Irvin D. Yalom所著,在這本書中能看到團體治療的全貌,以及治療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提供的幫助、展現的專業。
一般治療師不會將自己置於團體之中,而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引導團體成員做有意義的揭露與對話,但本書的治療師,朱利斯,因癌症而被醫師宣告只剩一年的餘命,他必須選擇如何結束這個持續已久的治療團體,他的選擇攸關團體目標是否如初。
朱利斯回顧自己的從業生涯,聯絡了最讓他在意的病人,菲利浦,一位個別治療三年卻未見成效的病人。此時菲利浦已不再是朱利斯認識的病人,他成為哲學諮商師,且需要督導。作為交換,朱利斯答應擔任菲利浦的督導,前提是菲利浦必須加入他的六人治療團體,故事於焉展開。
從菲利浦加入團體後,可看到新舊成員的互動關係、團體的結構的些許改變,包括治療師的自白也改變團體動力,以下分別探討。
貳、 團體的樣態
一、團體性質
小說中,治療師朱利斯明確說明了治療團體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成員盡可能了解自己如何在團體中與別人建立關係,對象包括治療師。」
換句話說,團體工作不管過去的事,而是針對此時、此地,不深入探討各個成員的過去史,忘記成員在其他關係的錯誤,但不忽略。
他告訴菲利浦團體的基本規則:
1. 守密,絕不能向別人談到其他團體成員。
2. 努力坦露自己,誠實表達自己對其他成員的看法和感受。
3. 每一件事都要發生在團體裡面,如果成員之間有額外的接觸,就必須回到團體討論。
在封閉型的團體,除了目標共享、規範共享之外,成員互動也在團體工作範圍內,必須在團體中開誠布公。
二、成員互動
菲利浦加入團體的第一次聚集,可看到新舊成員的態度,例如:新成員心情沈重、不安,向其他人表現恭敬,舊成員則歡迎新血、自我介紹。一般而言,新成員在第一次聚集時會保持沈默,試圖了解規則,等別人的邀請。
而對於團體中的舊成員來說,若是剛成立的團體,舊成員容易誤會治療師的注意力會平均分配給每個成員,所以偶爾怨恨新成員的加入。但成立已久的團體則會歡迎新人,因為他們知道適量的人數不會降低療效,還會增加治療的效果。
三、團體結構
在朱利斯的團體中,每個成員在團體中有各自的角色,這是經過每次聚集後,因著每個成員的個性自然產生的互動關係。下表簡述八位團體成員的互動結構。
參、團體的難題
一、案主自決
《叔本華的眼淚》是一本由對話堆而成的小說,中間章節穿插悲觀主義者叔本華的故事,並隨著小說情節跌宕。透過本書我認識到團體治療的內涵與治療師的專業態度。例如朱利斯在引導時使用的字句:「你自己對這件事有何感受、「要學習信賴自己的判斷、我能做的是幫助你注意『自己如何讓自己陷入生活困境』、最重要的是你,你的感受,你的行為,因為這才是你能改變的」,充權案主並鼓勵案主自決。
二、自我揭露
在團體成員自我揭露的時刻,朱利斯也提到不該懲罰自我揭露者,因為他們是跨過以下難處才敢於揭露:
1. 害怕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
2. 害怕失去自己的地位與信用
3. 害怕被批評、被排擠
4. 害怕得不到幫助
儘管揭露的情事多數得不到支持,但沒有人是法官,不該評斷事情的對錯,應該對自我揭露者的勇敢給予肯定支持。
三、對等的難題
當團體成員坦白自己深藏的私事,治療師的難題也就浮現:是否也要揭露自己?當治療師與案主建立關係,「我—你」關係就是全然同在、關愛的關係,若治療師只是利用對方而建立關係,則治療可能得不到療效。治療師要如何處理案主拋來的難題,在會談與諮商中都是值得討論的。
肆、小結
小說融合了叔本華的思想,探討「哲學諮商」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並在書中嘗試將兩者結合。透過佛學與心理學的對話,讓讀者進一步認識存在主義心理治療。
在小說中最大的收穫來自治療師朱利斯在團體中的引導,這些方法在諮商會談方面都是非常標準的教科書模式,以小說的文體來闡述尤為淺顯易懂,能藉此深入了解個案可能的回應與治療師可以給予的回饋。
伍、 參考資料
叔本華的眼淚(2005年)。台北:閣林國際圖書有限公司。
後記
這本書其實更多必須討論到叔本華的哲學思想,以及哲學諮商(應用哲學)與心理治療的差異,但時間有限、能力有限,尚未深入,只能稍微談談團體治療。
關於Neomi
大學讀中國文學系,目前工作是照顧服務員,正在進修社會工作學士學位,未來想再學習神經心理專業。
因工作與學業,方格子的更新頻率比較低,談及的面向也會更多偏向社會福利與心理分析,而非文學討論。
感謝在此停留的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