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討論內化前,簡單說明前幾篇關於學習三要素的介紹順序,如果你有仔細留意,應該會發現並納悶:按順序是先「輸入」、再「內化」、後「提取」。不過第一順位卻是先介紹提取,因為主要宣達的受眾對象是學生、或是對於「為了升學目的而有學習問題者」的角度傳述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複習方式」出了問題,當然學習三要素任何一項都與複習方式脫離不了關係,但是「提取」佔了很大的關鍵部分,因為往往接觸與吸收很簡單(不論印象深淺、效果優劣),但事後的回想(複習)肯定會花你不少心思,就好比人人都能輕而易舉看著報章雜誌,雖然對於當下的內容感到深刻,但事後回想需費不少功夫,所以先了解提取的重要性,有助於第一時間重新定義複習,讓你明白調整複習方式有多麼重要,你才能建構起危機意識,下好改變的決心。
本段以品嚐牛肉口感描述,素食主義/非牛食者若介意請直接跳過。
你是否曾有難忘的美食經驗?就好比切了一塊五分熟的牛排,刀叉與盤子摩擦的鏘鏘聲下提起隱約帶著香酥焦脆的外層、內層隱隱粉肉,滲著些微血水的牛肉塊,送進嘴中,第一口是帶勁的咀嚼、第二口是嚐到烤盤下的焦溫、以及一點點玫瑰鹽的佐料與肉塊相互融合的美味,最後吞下肚,那撫慰一天辛苦工作的飽足感與精神慰藉,是不是很神奇呢!那跟標題的焦糖拿鐵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品嚐,就是一種「內化」。若你有蒐藏很多口袋名單,相信絕對是你親自挑嘴後精挑細選的店家,並非空穴來風;內化則是與口感一樣,分不同的層次,每一段的層次,都會為你輸入的知識加以包裝,這些層次依序為:質疑、探討、分類。
任何東西在輸出之前,要先輸入;包裝好,經過審核,才能輸出。
花了這麼久的時間念書、背誦,卻還是記不勞,這時候你應該針對讀過的內容提出質疑,就好像我們從童年開始就透過日常生活觀察到天空是藍色的,不過多數人卻在無憂無慮的童年中鮮少去探討這個問題;又或者明明知道地球會轉,卻在缺乏相關知識背景下,不太明白為什麼地球上的一切不會掉下去,當然你會發現我舉的例子非常膚淺,甚至令許多讀者嗤之以鼻:「噢!老兄,這我在幼稚園就知道了。」越是膚淺的例子,越簡單明瞭,越能清楚比喻,所以請體諒我舉的例子恐怕不如你預期的水準。
提出質疑,就像是審查你讀過的內容,你就會真正了解來龍去脈、前因後果,當然不是說你要完全質疑書本,常理的事情我相信你會有所衡量,知道哪些事情值得探討,但求學階段除了常理的範疇,絕大多數都是我們初次見面請多指教的議題,對於內容打上問號,並加以探究非常重要,也與提取環環相扣。
請大家「稍微」思考以下問題:
以上是縱觀國中五大科目大略性綜合的局部性問題,當然有些項目對於教育會考或許並非當務之急,但是了解前因後果、思考、彙整,相信你會更了解艱深的內容,而思考與彙整並非傳統性抄寫(抄寫並非無效,不過較偏向行為記憶,後面再探討)而是了解故事。絕大多數的發明並非無中生有,往往與人性推演有關,3C產品是最好的證明,所以了解故事,可以理解發明者人性,而人性來自生活需求,就更好理解。
學習是枯燥的,加上新課綱的出題方式五花八門,舊有思維很難打天下,但若用故事的角度去探討,有助於質疑、思考。因為課綱喜歡結合時事、時事即為生活經驗、生活經驗來自每個人的故事。
為什麼賽夏族都會舉辦矮靈祭典,除了你用螢光筆與紅筆把這兩行字相對應註記,恐怕不會比你直接了解實際典故來得有效,通常國中的內容不會太過複雜,大膽質疑與提出疑問,最終往往能透過Google大神找答案,甚至學校老師、補習班老師能幫助你輕易解答,這時候你就要用紅筆牢牢記住這些線索,也需要反覆閱讀、複習,畢竟要透過物理上的行為模式幫助記憶(唸出課文、單字、句子就是最好的助益,不分年紀)
現在網路平台上的資訊量非常多,光是國中的地理、歷史、公民所提及的經典事件,也有不少教育工作者拍成有趣的短片放在平台上,不但有助於避免枯燥理解,還可以獲取冷知識,當然這有好有壞,畢竟資訊也有真假之分,所以基本的常理判斷甚為重要。許多書店也有販售歷史小圖鑑、與時事並行的地理雜誌、以及類百科全書的化學元素介紹,用另種心態去閱讀,不但受益良多,也可以培養素養判讀的好習慣。
透過理解、深思熟慮後,其實這些知識算是在腦海中包裝完畢了。接下來我們要加以分類,這時候筆記所扮演的角色就非常重要,甚至需要調整平常教材、課本的收納習慣,在複習與歸檔、甚至事後專一的重點複習上會更加有效率。
分類除了按科目區分外,還要了解哪些內容可能相互重疊,並記錄在筆記上,就好比理化的水溶液提及低張溶液與高張溶液,可以聯想到生物科的細胞滲透壓;透過世界地圖重要的地理位置順勢了解人類的遷移、文化的推演。並透過回想,這個時候我建議可以彙整成心智圖模式(或其它流程圖)想到什麼就加什麼,延伸性與空間性比一般橫式由左而右書寫輕鬆許多(如無限增加章魚的觸角數)當然,呈現方式會依個人手邊的筆記本格式、字跡大小呈現而有所不同,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方式才是第一首選。
生活中的內化,就是品嚐小事交織成的小確幸,同時理解快樂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