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 Barbie>瀰漫一種很強烈的「造假感」,並不是那些有意執行的風格,而是因為出品方就是美泰兒(Mattel),註定怎樣論述也只能限縮在特定的泡泡內,明擺一副「沒有要洗白什麼喔」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蒼白預設中,來自資方的鑿斧之跡顯然抑制住編導葛莉塔‧潔薇(Greta Gerwig)的靈氣。關於芭比,這個在消費、流行文化佔有一席之地的符號有太多能展演的,卻可惜地將重心擺放在真人化世界觀的趣味,包含芭比本人與芭比世界的設定(還有肯尼的)、玩具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衝擊,甚至有點想自黑地(擺放在整體中顯得有些累贅)將美泰兒公司也寫進了故事之中,當諷刺性被不斷重複,也就只是速食化的娛樂而沒有深度,像是軟綿綿的花拳繡腿,好看地搔癢嬉鬧,而沒有痛感、重量。
在某次宣傳訪問中,飾演芭比的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提到:「人類自己做的事情(推測此處指負面爭議)卻要一個娃娃來承擔,太奇怪了吧」,只是這說法未免過於天真,芭比有別其他玩具所達到的高度正來自人類或捧或殺所成就的舞台─光是將她拿來和其他「玩具」類比,便有種「褻瀆」感,刻意抹除品牌打造的人設、刻意忽略時代賦予的文化意義,若真只當芭比是個娃娃才是種物化。實際和瑪格‧羅比言論相悖的,不正是本片的意圖嗎?─想要透過「一個娃娃」來反轉人類做的事,然而無法被自圓其說的核心,使得全片產生了情感矛盾,可能我們會喜歡由瑪格‧羅比飾演的「芭比這個角色」,卻還是會對現實中的「芭比娃娃」有所質疑,當角色無法成為現實中她所是的那位,這樣的演出是成功的演出嗎?這樣的電影是對現實成功的反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