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念佛與魔事(象山慶’23.9.25)
之前於【〈念佛著魔辯〉今詮】[1]引述了蓮池大師(1535—1615)關於「念佛人不遭魔事」之文,以對應省菴法師(1686—1734)<念佛著魔辯>的論述,但二人之論或有異同,今故另闢專文以述之。
(一)
蓮池師念佛之主要著作如《阿彌陀經.疏鈔》[2]「教起所因」云:
此經者,直指眾生以念佛心,入佛知見故。
從念佛下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我輩當下一念稱佛名號,有彌陀大願的加持/攝受力故,就是安住於無量正真之道,由實相本體引發如佛的智慧,全攝佛之證悟功德為我所有,即是入佛知見;此殊勝利益,難可思議。
又此經有十義[3],其七云:
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演義】護持多障者,此土業風浩大,塵境麤強,難於修進。今則念佛眾生,佛常住頂,永無魔事故。
末法五濁之眾生,雖欲聞法修行,而多諸障難(個人的「業風」浩大,共業的「塵境」麤強,種種逼迫與誘惑,難以擺脫而致力修行),故佛特說《阿彌陀經》之念佛法門,令眾生信受彌陀救度而專稱彌陀佛名,即得乘托彌陀本願功德力,既不墮落於三途,亦不退轉於正定,因為一心念佛之人,諸佛隨時住於頂上而護念加持,不令諸魔(四魔)及外道(邪見)趁虛擾亂。
【疏鈔】末世修行,多諸障難,一虧正見,即陷群邪。彼佛願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為護念,直至道場。
所謂「末世」一般(通途)修行的障礙與磨難,來自於「正見」的缺乏或動搖,而易遭各種各類的「邪見」與「魔事」所困擾;念佛人則有阿彌陀佛本願力(因位)威神力(果地)[4]的加被,彌陀的身光遍照無礙、心光攝取不捨[5],得此佛光加護,則能遠離於諸魔而不退於正定。此書反覆提及「正見」「正念」,或為二乘之八正道,或為大乘之實相觀,更主要是淨土門的信願行。
(二)
正見,是相對於「邪見(不正見)」,後者乃從「貪嗔癡」而生的見解,如我見、邊執見、邪謬見、見取見、戒禁取見[6];與此相反的就是「正見」。此書中的說明有:
【疏鈔】正見者,……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故名利使,開之則六十二者,以斷常二見為本。……此之諸見,猶如羅網,猶如稠林,纏縛屈曲,不可出離,渾亂真性,故云濁也。反顯極樂國中,人具正見,非見濁故。
修七覺支(念,擇法,精進,猗,喜,定,捨)所得的真知,合於佛經所說,能令行者(心、慧)解脫。《雜阿含經》:「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所見(信解行證)之理,真實而明確,無錯解無迷惑。反之,若以「斷、常」二見為本,而開展為婆羅門與外道的六十二種見解,則是邪見,能纏縛、迷惑行者的身心,不得出離生死[7]。這是以「五利使」為體的末法娑婆之見濁[8],眾生處於其中,很難出離,因此,要念佛仗佛力而往生極樂,彼國中無五濁,皆法爾薰習「正見」而得解脫,乃至補處成佛。
正見是「如實」知見一切事物之真相[9];正念,是依於「正見」而確切的注意、覺知、憶持[10];《疏鈔》云:
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
顛倒者,繇其平日隨順妄想,不修正念,心多散亂。
這是一般(通途)的解釋,在淨土門說為「正念分明」或「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疏鈔】今以持名之力,正念纔舉,雜想自除,……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
良繇正念分明,縱魔來者,易識易遣。
若能「一心(持名)念佛,正念分明」,就是「般若波羅密」,其定慧(智照)之力,能除「雜想」,能滅「煩惱」,也能辨識「四魔」而遣之,不受其害。
凡夫無力,唯應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臨終正念,決定往生,見佛得忍,還來三界救度眾生。
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
這裡提到一個重點,「凡夫無力」,難以做到「一心、正念」,因此,只應專念佛名,德佛力加持,而生前成就一心三昧(平生業成、現生不退),臨命終時,佛來接引而正念不亂,即時往生淨土,見佛得(無生)忍,速成補處;乘願再來娑婆度眾生。這是轉錄(智者)《淨土十疑論》[11]之意而稍變其文。古德【演義】則廣引經論而闡發之:
【演義】萬慮咸休,是妄心初息;一心不亂,是正念成就[12]。……正念分明,即後文「事理」二持。大率根鈍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根利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於自本心,忽然契合。
正念,是一心不亂,近於「定」;正念分明[13],是「事理」二持、止觀雙運:根鈍者,憶念佛名,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是「事持」;根利者,即念反觀,體究根源,忽然契合於本心,是「理持」;又「信願往生」是事兼理,「正念實相」乃理一心。而正念分明就是「願力威神、大光明中、直至道場」,也是「般若智照」,因此是「第一遣魔之法」[14]。【疏鈔】在此舉了「澤圖/寶鏡」兩個譬喻:
(三)
1.澤圖辟怪:白澤是上古傳說的神獸,能說人語,通曉天下萬物之情理,及鬼神萬物之狀貌,可讓人逢凶化吉。常與麒麟或鳳凰等,同為德高治世的象徵。宋《雲笈七籤》卷100引《軒轅本紀》︰
帝巡狩,東至海,登桓山,於海濱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因何天下神鬼之事,自古精氣為物、遊魂為變者,凡萬物一千五百二十種,白澤能言之,帝令以圖寫之,以示天下。
黃帝令家臣逐一畫成圖形,昭示國人。到了中古,對白澤的尊崇更隆重,因祂知悉天下一切鬼怪的名字、形貌及驅除術,就被視為「驅鬼」與「祥瑞」來供奉。古本《山海經》:「東望山有獸,一名曰白澤,能言語,王者有德,明照幽遠則至,昔黃帝巡狩,至東海,此獸有言,為時除害。」當時《白澤圖》(《白澤精怪圖》)流行,幾乎家手一冊。人們遇到怪物,就按圖查找。在禪宗語錄中,也有「家有白澤圖,妖怪自消除」、「不懸肘後符,何貼白澤圖」、「家無白澤圖,有如此妖怪」[15]一類的語錄。清.乘戒《唯心集》[16]:「無明殼破金蟬蛻,幻滅空懸白澤圖;淨土必無如是怪,柰何不信有疑狐。」
又傳說文殊菩薩降生十瑞[17]之八「牛生白澤」,非牛非馬非驢騾,似馬而有牛蹄、牛角,是一種瑞獸。【疏鈔】云:
有神獸名「白澤」,能人言,辨萬物之情,諸邪望影而避。故曰「家有白澤之圖,必無如是妖怪。」又山精野魅,能變形種種,誑惑於人,而不能變鏡中之形;喻念佛者,正念現前,智照精朗,一切天魔心魔,不得便故。
【疏鈔】只是借此為喻,其後清.釋了根[18]《阿彌陀經直解正行》則將彼納為護法:
誦往生呪者,阿彌陀佛光覆人頂,日夜擁護,無令冤家而得其便。則如念佛人,有白澤神,常護其身,光照四十里,諸邪不能近也。所以念佛人,現世常得安穩,臨終任運往生。
2.寶鏡遁妖:隋.王度《古鏡記》﹐[19]自述大業七年,從汾陰侯生得一面古鏡,能辟邪鎮妖;攜之外出,先後照出老狐與大蛇所化之精怪,並消除了疫病,一系列奇蹟。後其弟王績出外遊歷,古鏡隨身﹐又除了許多妖怪。大業十三年,古鏡在匣中悲鳴﹐突然失蹤。
鏡橫徑八寸,鼻作麒麟蹲伏之象,繞鼻列四方,龜龍鳳虎,依方陳布。四方外又設八卦,卦外置十二辰位,而具畜焉。……承日照之,則背上文畫,墨入影內,纖毫無失,舉而扣之,清音徐引,竟日方絕。
又云「持此則百邪遠人」。【演義】舉其中二例「雷擊大蛇」「醉死雌狐」:
乃密懸此鏡於樹之間,其夜二鼓許,……風雨晦瞑,纏繞此樹,電光晃耀,忽上忽下。至明,有一大蛇,紫鱗赤尾,綠頭白角,額上有王字,身被數創,死於樹。
婢再拜自陳云:「某是華山府君廟前長松下千歲老狸,大形變惑,罪合至死,遂為府君搏逐,逃於河渭之間。……天鏡一照,不可逃形。但久為人形,羞復故體,願緘於匣,許盡醉而終。」……歌訖,再拜,化為老狸而死。
【疏鈔】結云:「故知澤圖辟怪,寶鏡遁妖,正念分明,無能嬈者。」若能正念持名,則得彌陀本願力威神力之加被,於名號光明的攝取、護念中,必不遭魔事,而平安順遂的往生極樂而成佛。
(四)
【疏鈔】多諸障難者,行人於禪觀中,擊發陰魔,如《楞嚴》開五十種,皆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故知正見稍虧,邪魔遂熾,無益更損,求升反沈,繇此淺根,怖道不學。
一般所說的「障難」,主要是修「禪觀」之際,若「正見」有虧或「正念」不明,於種種定中境界,起「聖解」而好樂之,易為邪魔所乘;如《楞嚴經》五十種陰魔[20],能使行者誤入歧途,求升反降。【演義】說陰魔不外乎「天魔,心魔,見魔」三種,能殺人之法身慧命,眾生都是五陰熾盛,就有此五十陰魔,平時雖隱而不發,若修禪定(止)觀想(觀),就可能「擊動」諸魔而受其擾害。
通途修行以「止觀」為主,易引發「陰魔」,須以自力(正見/正念)排除之;至於淨土念佛,則不修禪定、不做觀想,但依彌陀本願力、威神力之攝受,因佛力無邊,超勝眾生內魔及諸邪外魔,故不遭魔事:
【疏鈔】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又經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至終,吉無不利。
到此已可說是結論了,淨土門的易行而殊勝,也由此可知;《雲棲法彙》<佛示念佛十種功德>前四條:
一,晝夜常得諸天大力神將,并諸眷屬,隱形守護;二,常得二十五大菩薩,如觀世音等,及一切菩薩常隨守護;三,常為諸佛晝夜護念,阿彌陀佛常放光明,攝受此人;四,一切惡鬼若夜叉,羅剎皆不能害……。
行者只須信受、願生,而一心念佛,即得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的放光護念,從初發心稱名,到往生成佛,「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故得以一路平安,無魔無障。若於此之外,另生二心、起雜行,欲以自力妄意而點綴、增飾「念佛」一行,多所希望,或多僥倖,反易於著魔。《竹窗二筆.魔著》云:
修種種諸善法門,妄意希望成佛,亦魔也。豈惟是哉,即如上所說諸魔,普悉無之,而曰「我今獨免於魔」,亦魔也。
以上,是通途修行因何多有「魔亂」,而淨土念佛為何不遭「魔事」,相較而言,就是靠「自力」與仗「他力」的差別--前者願大而障也大,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易受干擾而退轉或墮落;後者心小而志也弱[21],只能「捨己念佛,乘佛本願」,則無魔障而信入且往生。《雲棲法彙.答蘇州曹魯川邑令》云:
就令齋公齋婆,但念佛往生者,即得不退轉地。……庸獃下劣而謹守規模者是也,愚也。若夫聰明才辯,妄談般若,「喫得肉已飽,來尋僧說禪者」,魔也。
若問,如何「禦魔」,《雲棲法彙》<雜答>及<禦魔說>云:
更有捷徑法,只是單單堅守正念,任他是聖是魔,一切莫管。
(泯然)無機則同太虛,虛則魔不能撓,乃至水不能沒,火不能燼,風不能摧,一切所不能壞,佛言:「我何有心於禦象哉。」
所謂「堅守正念」「泯然無機」,在淨土門即是「專稱佛名,一心不亂」,如是則無暇顧及內外一切境界,亦無心辨其聖魔一切形象;只管念佛,與佛相應,乃至於「如來法界身,入我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機法一體,唯有名號與光明,何來魔事與魔撓?
[2]案,蓮池自撰《疏鈔》,其弟子雲棲古德(後繼主雲棲寺,為蕅益智旭(1599-1655)之剃度師、受具戒師、受菩薩戒之阿闍棃師),則作《演義》四卷,以下並引之。
[3] 案《疏鈔》「教起所因」:專就此經,復有十義:一、大悲憫念末法,為作津梁故。二、特於無量法門,出勝方便故。三、激揚生死凡夫,令起欣厭故。四、化導二乘執空,不修淨土故。五、勉進初心菩薩,親近如來故。六、盡攝利鈍諸根,悉皆度脫故。七、護持多障行人,不遭墮落故。八、的指即有念心,得入無念故。九、巧示因於往生,實悟無生故。十、復明徑路修行,逕中之徑故。
[4]曇鸞大師《往生論註》:所言「不虛作住持」者: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故曰成就。(慧淨法師/補充講義文)四十八願,自在神力──因地本願力,果上威神力。《大經》:「威神力故,本願力故。」
[5]《阿彌陀經》: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觀經》: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曇鸞大師《往生論註》:問曰:若言無礙光如來,光明無量,照十方國土,無所障礙者,此間眾生,何以不蒙光照?……答曰:礙屬眾生,非光礙也。譬如日光,週四天下,而盲者不見,非日光不周也。善導大師《觀念法門》:但有專念阿彌陀佛眾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攝護不捨。
[6]五利使(細煩惱),較微細而難察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粗煩惱),易了解與掌握:貪、嗔、癡、慢、妒。
[7] 【演義】更從二種「寂滅」對比,二乘「沉空滯寂,取滅度者」為邪,大乘的「本寂明淨,自性涅槃」乃正;邪見乃「眾禍之妄心」,正見是「眾妙之本源」。
[8]正法已滅,像法漸起,邪法轉生,邪見增盛,使人不修善道。
[9] 《華嚴經》卷八:「正見世間燈,如實不顛倒,無量無數劫,積德故見佛。諸行空無實,凡夫謂真諦,一切無自性,皆悉等虛空。」《成佛之道》云:「如實知四諦,應斷及應修,惑苦滅應證,由滅得涅槃。」四諦就是四種真理,能如其實義(平等不虛,真如實相--理體)而知而行,就是正見;最極致的體證者是「如來」:1.諸法相如何,就如此說。2.諸實相如何,就如是悟解。3.《成實論》:「乘如實道,來成正覺。」如,真實不虛,不生滅,不增減,無變遷、無毀壞。佛陀證此不變異之如如,但為悲心所催,來此三界現身說法,名為「即如而來」;雖在三界度生,但不違於如如,「即來而如」,不同凡夫。
[10] 釋如石<綜論正念與正知>
[11] 《淨土十疑論》:又《智度論》云:譬如二人各有親眷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為無方便力故彼此俱沒。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脫水溺之難,新發意菩薩亦復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眾生。為此常須近佛,得無生忍已,方能救眾生,如得船者。又《論》云,譬如嬰兒不得離母,若也離母,或墮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鳥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樹傍枝不能遠去。翅翮成就,方能飛空自在無礙。凡夫無力,唯得專念阿彌陀佛,使成三昧;以業成故,臨終斂念得生,決定不疑,見彌陀佛,證無生忍已,還來三界,乘無生忍船,救苦眾生,廣施佛事,任意自在。
[12]文中轉引《大乘起信論》:發何等心?略說三種:「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二者深心,樂習一切諸善行故;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生苦故。」
[13]省庵大師《西方發願文注》:「正念,是意根,無病無難故悅豫,無貪無惑故分明。」
[14]引《楞嚴經》眷9云:「主人若迷,客得其便,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
[15] 白澤特輯【一】「白澤」的傳說/【二】「白澤」的形貌/【三】「白澤圖」的相關概況--饒宗頤《跋敦煌本白澤精怪圖兩殘卷(P.2682, S.6261)》,遊自勇—《白澤精怪圖》研究1.《敦煌本《白澤精怪圖》校錄》2.《白澤圖》與《白澤精怪圖》關係析論3.《白澤精怪圖》所見的物怪》--范玉廷《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妖怪部》研究
[16]李沁穎2013【乘戒《唯心集》之思想研究】:乘戒唯心觀之終極思想是「非心非佛」的否定論。對九品及往生淨土,以念佛、行孝為生因。念佛亦是孝道實踐的重要行法。
[17]宗密《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卷12云,文殊菩薩降生十瑞:1.光明滿室;2.甘露盈庭;3.地湧七珍;4.神開伏藏;5.雞生鳳子;6.豬誕龍肫;7.馬產麒麟;8.牛生白澤;9.倉盈金粟;10.象生六牙。
[18]清.乾隆/浙江嘉興「覺海寺」謹庵了根禪師
[19] 黃東陽<唐王度《古鏡記》之鑄鏡傳說辨析>
[20]五蘊所生的五十種陰魔的境界。經中每一蘊十種境界。每一境界中修行人經歷的心理現象,及其原因;由於執著而生起的困難及對境界之誤解。黃高証<《楞嚴經》五十陰魔及解脫次第>,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
[21] 龍樹菩薩《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儜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幹之言。……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