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做這個題目?因為我認真發現台灣人根本不懂甚麼是債券ETF,也不知道投資債券ETF所面臨的風險,只是跟風跑去買,結果可能落得跟投資股票一樣賠錢出場。雖然說最近因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大幅下滑,使得許多債券型ETF飆漲,受到許多投資人關注。但這股熱潮我認為來得快也會去得快,當你自己不知道投資甚麼,或是根據甚麼原因去投資這項有價證券,很高的機率是想要短期買賣套牢後變成長期持有或是認賠出場。
究竟甚麼是債券ETF?講簡單一點或者想像成是買進一籃子的債券,例如政府公債、公司債。債券種類繁多,像美國政府公債有發行各種不同到期期限的公債,公司債又有分普通公司債、可轉換債,依照債券品質又分為投資級債券、非投資級債券。債券的收益來自於債息,也就是借款人付給你的利息。最大的風險就是借款人不能償還本金或利息。因此,在投資債券ETF首先就必須先知道這檔ETF投資標的是甚麼,例如先鋒集團的VGIT就是投資3-10年期美國政府公債。
再者必須要知道甚麼因素會影響債券價格。首先,必須認清債券價格並非債券面額。債券面額與票面利率影響的是債息多寡,例如面額100元的債券,票面利率1%,每期債息就是1元,面額200元、票面利率2%的債券,每期債息是4元。但債息並非一次拿到,而是分期收取,因此必須經過折現計算(10年後的1元實質價值不會等同於現在的1元),折現回來後得到才是債券現值,也就是俗稱債券價格。換言之折現率會影響債券價格,而折現率就是市場利率。其次是債券到期時間,到期時間越長,折現次數越多,就會影響債券價格。
結論:市場利率、到期時間會影響債券價格。也就是當市場利率<債券票面利率時,債券價格>債券面額。這也說明著為何市場利率跌,債券價格通常會上漲(並非100%)。而且到期日越長的債券,受到利率變化的影響更大。
但是債券ETF是一籃子的債券,一定包含各種到期日、不同種類債券,那麼如何去評估風險?第一、平均到期日(Average effective maturity):越長代表風險越高。第二、投資組合中,到期日越長的佔比重,風險越高。第三、平均存續期間(average duration)(註2):越長風險越高。第四、債券類型:美國公債(國庫券)風險最低,美國政府MBS或投資級公司債(AAA)次之,新興市場公司債風險就偏高。以先鋒集團VGIT為例,追蹤指數是Bloomberg U.S. Treasury 3–10 Year Bond Index,追蹤的是中期美元加權平均到期日的市場加權國債指數的表現(註1)。其投資組合1-5年債佔50.1%,5-10年債佔49.8%(2023/11/30)。平均到期日5.6年,平均存續期間5.1年。
其次還有課稅考量,如果以複委託投資美國境內的債券ETF會先被30%的稅,但每種債券ETF是否會退稅又有不同的情況,這點可以詢問服務你的證券營業員。
另外,我並不建議去投資XX正2、正3等這類ETF。因為這類證券一定會投資於具有槓桿操作的期貨、選擇權,其實質等同是<1個月的短期且屬於高風險投資。如果是想要長期投資,最好避免這類有價證券,因為一旦市場反轉,虧損反而會被放大。最好的例子就是SQQQ,近1年就跌了70.97%。
回歸到最初的問題,究竟債券ETF值不值得買?我認為還是必須依照個人能承受的風險去判斷。債券ETF有其優點,能小筆定期定額投資,可以照風險承受去選擇投資標的,且風險比起直接投資債券稍微低了一些。
註1:Seeks to provide a moderate and sustainable level of current income. Invests primarily in U.S. Treasury bonds. Moderate interest rate risk, with a dollar-weighted average maturity of 5 to 10 years.(來源:先鋒集團官網)
註2:存續期間代表意義是持有債券的回本期間,白話就是需要多久時間才能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