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算是轉職旺季,加上ESG相關法規輪番上線,相關職缺光是104上隨手滑滑就看到不少。我自己算是快快待過事務所的永續部門,現在在甲方企業端的永續部,可能不算全面,但就簡單分享自己和一些朋友的經驗,希望給有意投入ESG領域的朋友一些參考資訊和幫助,如果有想知道更多的朋友也歡迎詢問或聯繫。
我想這是很多尚未踏入職場或沒有永續相關工作經驗的人最想問的問題,畢竟ESG看起來包山包水,確實是很難累積那麼多元的工作經歷。不過依此時此刻我看到的永續圈,最大宗也最核心的工作大致還是:
尤其在甲方的企業端,這些工作算是日常的基本項目,當然分工方式可能因企業而異,因為在各企業尚未成立專責部門之前,可想而知這些工作是被分散在原有的其他組織單位,但若有意朝永續工作發展,可以先想想對於這三大塊的工作內容是否都感興趣或至少不討厭。
(btw這也是很多永續工作面試時主管都會問到的「跨部門溝通能力」的重要性,因為既有的資料跟資源其實未必都在永續部等專責單位的職權管轄中)
可能有人會想問,怎麼看起來和ESG本來的定義和理應涵蓋的範圍不太一樣。簡單就想到的回應,例如社會公益確實是很重要的一塊,但很多時候企業的慈善支出不是經由staff提案再來決定今年經費如何使用,更多時候是長期合作或上層的選擇,永續部這樣的單位對於這一塊能影響決策的空間就相對有限。
類似的感覺也會出現在職場環境、員工薪酬、性別友善等議題,例如如何讓公司多出有薪假別和天數、增加員工福利項目,由同樣是員工的永續部來提出其實也不容易影響上層做出決策,企業越大、員工數越多,看起來小小的員工福利也牽涉企業營運甚大,且相關措施的規劃和實踐很多時候還是歸屬於人資的工作範疇,種種因素都會導致,這確實是ESG的關懷,永續單位或許也有提案的權限,但可能就不會是永續單位的主要工作內容。
回到前面提到的前三項核心工作項目,個別延伸出來的能力或特質,會包括「碳議題相關的經歷和資料處理能力」、「行銷公關經驗、sense、和對媒體工具的基本了解」、「質化的文字資料搜集及處理&轉化為行銷或專業語言的語感和文字能力」。最後再加個基本的英文讀寫能力,以應付國際趨勢的資料搜集,還有終究要面對的各種國際框架,DJSI、CDP、TCFD等等,至少我自己覺得讀原文有時候反而比較好理解。
就我個人的視角而言,市面上的很多證照培訓課程,及對應培植的能力本身,都是在實際經手處理過加上免費線上公開資源可以獲取的。但這不代表證照沒有用,尤其是對於完全沒有相關經驗的新鮮人或跨領域者,證照這時成為少數可以證明自己「已經一直關注ESG領域且願意投入自己的資源進修」的材料。如果真的要去取得證照,可能可以就發證單位的知名度跟普遍而言的公信力去選擇吧。既然都要花幾萬元去取得了,就讓這件事更有價值一點。(我就不要亂點名了,不要亂得罪人:)
經歷的話,承同前述,現階段企業最關注的主要還是碳相關議題,未來幾年可能新增生物多樣性議題和綠能議題,如果學歷或經驗有碰觸到環境管理或生物工程,甚至森林、地理等科系,都是很適合在面試時說故事的材料。
我自己是地理系出身,我還記得在我最初苦尋面試時如何包裝自己對永續議題早已有熱烈興趣的證據時,翻到大二氣候學的報告,居然在還不太知道ESG在幹嘛的時候,就很青澀地做了一份電動車減碳效益評估的小報告。相關科系的教授們應該還是有接觸到這些國際趨勢,回頭去找找或許也有意想不到的材料。
如果是純文組的朋友也不用太擔心。我自己碩班做性別研究,如前述性別相關議題在企業推動ESG的次序上可能相對不是最最優先,但還是可以強調自己這部分的關懷,並且就自己的經驗和作品集去對應永續工作中相對質化的部分,包括撰稿、報獎、行銷等等。人地關係、國際倡議這些方向,也都是人文科學高度涉及的領域。
最後我想說的是,問問自己為何想做永續工作。說真的大部分企業端的永續,終究會以前述的文書作業為主,實務面例如產品開發或製程優化這些可能才真的能「減碳」對環境好的工作內容,大多還是得落在工程或IT單位,或像前面說到的性別關懷和福利則歸屬人資單位。如果有自己最最關注的議題和最想貢獻的面向,可能得要思考一下全面的統籌規劃是不是自己真的想要且拿手的。如果進了永續專責單位,不免得先完成企業關注的重點項目及日常的報獎、法遵工作,且都做得還不錯,可能才有提案做「自己想推動的」工作項目的空間。
確實「永續」工作整體還是希望對環境好、對地球好,是一個充滿善意的工作環境。但「怎麼對環境好」,也就是可以做的事、可以推行的專案、可以掌握的資源權限,很多時候還是受限於國家和公司政策、企業領導者、上層管理者、和公司既有的組織設計。另外,本質上它是個新興趨勢,新增的規範越來越多,對很多其他部門、平常未必關注永續發展的同仁而言,就是一個工作量的徒增。這導致永續部還是很多時候要背上「增加別人工作」的非戰之罪。
如果看完這些還是對永續/ESG工作有興趣,那恭喜也歡迎,我們確實也希望越來越多人力投入其中,增加觀點、增加關懷,擴大帶有永續理念的社群發展。前面分享的也不是真要勸退,更多應該是,讓想加入其中的朋友們更了解實務運作避免失望,同時藉由這些分享讓大家準備履歷和面試時更有方向。目前我自己是還蠻喜歡這樣的工作,雖然工作多元到有點繁瑣,但偶爾推行自己覺得有趣的專案、製作分享自己關注議題的電子報,或是辦場有意義的講座,還是會感激能夠從工作上獲得一點成就感和正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