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過日子,是依著節氣在過生活。大自然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春天屬木、夏天屬火、秋天屬金、冬天屬火,四季交疊之際,則是屬土元素季節。根據節氣選擇當季的蔬果,原型食物,更能感受蔬果的甘甜苦辣。
蔣勳著作《五行九宮—母親的料理時代》,將20幾年媽媽煮食蘊含著古人智慧的手路菜,以及做菜之時、備料之際講的那些小故事串聯,編織出懷舊與古味的回憶散文。
「現在人都不懂「煨」的慢火溫度,很也難體會人與人的「依偎」,慢熱卻長久。對火沒有耐心,也難理解生命裡「煎」和「熬」的隱忍。」
蔣勳從多年的漢語閱讀提煉出人生的感慨,光指用火就隱含許多細緻的差異,漢字的美與文化底蘊,是從生活中去感受。
關於保存食物的方法,以前沒有冰箱,因此需要釀、或是醃製風乾,讓時間去沈澱。
60年密封的歲月,一根蘿蔔,也像修行的生命。我們還有60年的耐心等待一根蘿蔔的變化嗎?
在訴求快速的現代,又如何能好好體會時間的韻味?很佩服蔣勳的見微知著,單只是釀造,就能衍生生命之感。
書中有一段在嘉義的南部夏日正是掌葉蘋婆生產季節,蔣勳至某間大學遊歷,撿拾蘋婆,烤熟,切丁,灑在五行粥上,就是盛夏之香。
想起在嘉義生活的日子,逃離都市,走回鄉村,更能感受四季更迭,也許我也曾走過同一條蘋婆樹大道上。在自然的生活都慢了起來,才能真正的感受在地,我至今仍還是愛著嘉義。
讀蔣勳的文字有種他將生活過得很慢,卻很深遠。
蔣勳回憶著母親當初大戰後回台灣,想著要不是身邊有五個小孩,當時早就跳樓自盡。在烽火流離下,一家人能圍著圓桌吃飯,更是幸福。在備菜時,母親對著孩子講著一個個故事,比國文課堂還精彩。
而現今外食方便,自煮甚少,常配手機吃飯,吃飯只是個將食物送入嘴巴的過程,而少了中間的「品嚐」,又會錯過多少感知。母子一同的備菜時光,更是少見。蔣勳回憶起能吃母親的料理十餘年,實在幸運。也讓我更珍惜在家裡與媽媽吃飯的時光。
最近聽到朋友家父突然離世的消息,緣深緣淺,是上天都已決定好了。能做的也只是珍惜。
_______
閱讀此書的起因,是為了知道什麼是食物的五行,如此功能性的選書,但發現整本主軸在於蔣勳與母親的回憶,滿滿家的味道。
喜歡蔣勳的文字,彷彿累了能治癒心靈般,重新喚起該認真生活,認真感知一切。如同最近讀的《愈平靜愈有生產力》,生活中有許多刺激都會引發多巴胺過度反應。而且我們很難抵抗,人們直接會選擇促進多巴胺分泌的事物。像是早餐滑臉書比跟朋友聊天更刺激、看色情影片比跟伴侶的親密時光還刺激。
減少多巴胺過度反應的活動,更能找回心中的平靜。每天感受品味一件事,才能知足且平靜。
年節將近,除了動手下廚,認真感受食物給我們的人生功課。在與家人團圓的日子,一起備菜、炸水餃、炸湯圓、幾道素齋飯,吃飯談天,珍惜家人的相處時刻,讓生命圓滿。
Peiwen.k 攝影,插畫,文字創作者。
IG : peidonothing 看到很愛書本的語句都會分享在限時動態,比較常用
看完這本,也將此書借給母親。期待她也會跟我分享生命故事,然後也想幫家人換個瓦斯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