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方格子上寫作的一個好處是,隨手一個連結就可以閱讀其他人的文章。
今天看到了 ESME的故事人生發表的 「金繼」藝術的人生雜想。從「金繼」這門修補技藝出發,談到了人生中曾經喜新厭舊,到現在體悟到惜物、惜情也是一種哲學。
文字好溫暖,底下的留言也讚賞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作品,甚至有人提到了看ESME的故事人生的文章可以照顧生命中的傷疤和遺憾,對我來說,這是對創作者最好的稱讚。
在我看來,有目的的文章就是在一開始寫這篇文章時,就設定好想要傳達的訊息。例如:「3 步驟教你美股開戶」、「10 個方法提升你的閱讀體驗」、「【我推的孩子】觀後感」等等。
這樣的文章也可以說是工具文,在一開始就很明確的告訴讀者:「你將在這篇文章中獲得什麼?」如果看完之後沒有得到相對應的資訊,要不是闡述不明確、資訊提供不充分,再不就是標題殺人。
相對地,沒有目的的文章就是在一開始沒有特別設定想要傳遞甚麼價值,可能只是單純的心情抒發或分享某種人生體悟,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讀者甚至是作者,都未必知道看完這篇文章的人可以從中得到什麼啟發。儘管有想要傳遞的價值,通常也是很模稜兩可,就像畫家透過繪畫抒發自己的心情,也只能希望觀賞者可以從中看到「喜悅」、「不安」等情緒,但實際上有沒有很好的傳達出去,卻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更準確地說,我認為沒有目的的文章,是作者在下筆之前都不知道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只是覺得心中有一股氣必須釋放,有些想法必須釐清,所以透過創作去尋找答案。
沒有目的的文章很適合拿來做文學賞析。就像以前國高中時的閱讀測驗般,老師會針對作者文章的一字一句去分析這邊用了什麼修辭、那邊用了什麼技巧,更甚者會去分析文章架構,看作者是怎麼透過不同段落的串連去堆疊出這些情緒,然後到最後把想要表達的東西,一口氣推到讀者眼前。
如果文筆流暢、思緒清晰,讀者就很容易順著作者的邏輯,一步步地被帶往目的地,並在最後接受了作者的想法,或是透過作者筆下的意境,領略到什麼。
在做文學賞析時,分析者往往會把這些用字、修辭、鋪陳講的好像作者做了許多功課和刻意安排,但我其實不認為所有的地方都有經過這樣的「人為加工」。
我天真地希望有些事情是渾然天成,而不是刻意營造,因為這樣會讓我覺得更美,彷彿那是在那個時間點就自然而然發生的事。
試想:「作者寫到這裡的時候,因為情緒激動所以用了這個詞,而讀者看到這裡的時候,因為被作者的文字感動,所以產生了一樣的情緒。」這樣透過文字,自然而然地把作者和讀者的情緒串連在一起,多美!
作者之所以用了這個詞,是因為「他的情緒」,而不是「想要影響到讀者的情緒」,這兩者的意義對我來說不同。但是在做文學分析時,也許是為了要臨摹吧!有時候彷彿把作者的用字遣詞說的好像是刻意安排,或是延伸思考了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
例如題目上常看到的:「作者說:xxxx,請問對他而言 ooo 是什麼?」讓我不禁思索,作者真的有這麼想嗎?
如果他沒有,那是不是我們把一篇「沒有目的」的文章,強制變成了「有目的」?又或者說,出這個題目的人,把他感受到的東西變成題目,讓原先「不帶有目的」的話,變成「傳達某種目的」的話?而我們其實是被迫接受了「出題者感受到的情緒」而不是「作者原先的」?
國中時我曾經投稿某一篇英文雜誌,很幸運的在某一期中被刊出。當時出版社和老師有合作,會根據該期雜誌的內容出一些簡單的英聽和閱讀測驗的試卷。當我看到考卷上的閱讀測驗題目是我那篇文章時,心裏情緒有點微妙。一方面是覺得可以變成考試題目很榮幸,另一方面是看到題目是:「請問作者的心情如何?」時,會讓我想說:「其實我沒有想那麼多。」
寫作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寫沒有目的的文章更是。正因為「沒有目的」,所以在走到終點之前都未必知道這篇文章在寫什麼,有時候可能寫著寫著就歪了,也有可能寫著寫著,就把盡頭描繪的一清二楚。
就像我開頭說的,我看了該篇文章之後覺得心裡很感動,不知道是什麼。在看到底下留言之後,腦中突然浮現一種想法:「不知道ESME的故事人生 大大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有沒有想過會帶給讀者這樣的感受?是刻意地在營造氛圍嗎?還是只是寫著寫著就感動到了別人?」
但不管是哪一種,也不管有沒有刻意琢磨在句子和用字上,我看完之後確實覺得很感動,也很喜歡這篇文章帶出來的含義,讓我希望我的每一篇文章也能讓讀者有這樣的情緒起伏。
所謂「要感動別人之前,要先感動自己。」我寧可相信這些令我感動或發人深省的文章是因為作者在寫的當下也感動了自己,才自然而然的將情緒傳達出來,而不是刻意的想要將這樣的情感灌輸到我的腦內。
文字可以是殺人武器,也可以是一股溫馨暖流。我真心地希望,我的文字可以是真實溫暖且不帶有任何目的地流進讀者的腦海和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