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就好了!:減速生活,給窮忙族的樂活提案
所謂「減速生活」,指的是脫離經濟成長至上主義,回歸人類既有的幸福和安心價值,在可能的範圍內營生,獲得與他人互相瞭解的充實感。
「半農半X」的X,含有希望每個人「從事符合天賦的工作」的想法。現在的我,應該就是「半農半酒吧大叔」吧。若你喜愛寫作,就是「半農半寫」,喜愛繪畫就是「半農半畫」,歌唱得好的人就是「半農半歌」,在NPO工作就是「半農半NPO」;因應工作的內容,可以有各式各樣的造詞。半農半X的X裡放入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把它當成工作。只要稻米、蔬菜,還有大豆可以自給自足的話,低收入也無所謂,就不用選擇被雇用的工作。
買東西才能生活,買不到就不幸福——抱持這種想法的話,無形中就會心生恐慌,深信必須更加努力工作才能生活,結果就會成為錢的奴隸。這簡直就是過去的我。一心認為只有依賴公司給的薪水才能過活,所以就算探索自己的其他可能性,也因為害怕失去收入而猶豫不敢行動,被「獲得薪水」與「理應消費」玩弄於股掌之間。
離職前的我幾乎瀕臨憂鬱症,我之所以可以離職,或許因為當時的我是單身吧。現在的我會覺得,「無論什麼條件,人生隨時可以改變」,但當時的我絕不可能這麼想。大部分的人都會為了房貸、孩子的教育費,以及父母的照護而不敢辭去工作。辭職後真的可以活得下去嗎?對此感到不安,想到老後沒有保障,當然會感到害怕。許多來「偶爾月亮」的客人都抱持這些擔憂。
對於這些人,我都淡淡地說:「可以辭掉工作喔!」但是,我並不是不負責任地隨便說說。站在他們的立場,我十分瞭解無法輕易辭職的原因。就連當時單身的我,也是抱著從清水寺的舞台跳下的決心而離職,所以比我背負更大包袱而煩惱的各位,你們的心情我感同身受。即便如此,我還是主張「可以辭掉工作」的理由有兩個:
我向客人傳達的理念很簡單,糾葛是發生在社會全體多數人身上,而不只是個人的煩惱。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過度發展的經濟,所以,千萬不要責怪自己。再怎麼努力忍耐,現在這個時代的公司與政治未必可以保護我們。這樣的話,那就從事喜歡的工作,過簡單的生活。物質愈少的生活,愈可以接近更多的富足。實行最小主義,就容易實現夢想。從事農業,即使沒什麼錢,也不用擔心吃不飽。離開體制後,長久以來的「恐慌」就會轉變成「自由」。
本書開頭我提到社會學者Juliet B. Schor所定義的「減速生活者」:減速生活者擺脫過度的消費主義,擁有更多的閒暇,時間分配取得平衡,不疾不徐地生活,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從事更有意義的工作,選擇最符合他們深層價值觀的生活。這個定義多少有點耍帥的感覺,所以我想了一個「害羞版」的定義:減速生活者是跳過「離開社會、改變社會」之類歪理,擺脫過度消費與經濟成長模式的一群人。雖然是小型事業或收入,但從事喜歡或擅長的事,工作與玩樂融為一體。食物一點一滴地自給自足,靠自己的雙手居家修繕等等,每樣都會,但毋須精通。不知為何盡是些配角,但幸福的傢伙特別多。
在《簡樸的哲學》中,此書偏向不追求經濟成長,在作者下一本書名《經濟不成長時代的新生活提案》更明顯。
有兩個論點尤其重要,雖然彼此對立:一個論點主張如果節儉被大規模實踐,會對整體社會產生可怕的經濟後果;另一論點主張社會迫切需要大規模轉向簡約生活,以免對地球的自然環境造成更多不可逆的傷害,並阻止潛在的災難性氣候變遷。—《簡樸的哲學》
而在《失控的熱情》中,此書偏向「熱情原則」,書中提到:
「半農半X」的X,含有希望每個人「從事符合天賦的工作」的想法。半農半X的X裡放入喜歡做的事情,然後把它當成工作。只要稻米、蔬菜,還有大豆可以自給自足的話,低收入也無所謂,就不用選擇被雇用的工作。
這裡「簡樸生活」與「追求熱情」產生交集,換句話說,如果接受簡樸哲學(極簡、清貧、斷捨離、躺平主義等)降低生活水平,則更有機會資本追求有意義的、熱情所在的、但可能低薪的工作。成為自雇者,如以前整復師曾說:「做這行生意太好人倒,生意不好店倒。」
令我意外的是,台灣有這「半農半X」理念的「慢島生活」,位於宜蘭目前仍持續運作中。不過對於極簡主義者而言,都市的取得使用權便利性仍大於鄉村,如YouBike、大眾運輸、圖書館、咖啡廳、超商等等,如果在鄉村生活,則須「擁有」而衍生購置成本與維護費用,但凡事總是很少能兩全其美,端看個人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