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紙的中間畫上一顆黑點,你看到什麼?一顆黑點?還是一張白紙?
如果把黑點比喻成孩子的缺點,而白紙比喻成孩子的優點,身為父母的我們,看到的是孩子的缺點?還是優點?
課程一開始,我邀請父母拿出一張白紙,將紙對摺成兩半,一半寫下孩子的缺點(或父母不滿意孩子的行為、情緒、個性⋯⋯等)、另一半則寫下孩子的優點。
藉由彼此的分享,父母會發現,有時我們眼中的缺點,卻是其他父母欽羨不已的優點。
(我很鼓勵大家把孩子的優點寫在海報紙,然後張貼在客廳或餐廳,也可以請請孩子回饋父母的優點,也同步辦理,然後下回遇到孩子讓你動怒時,趕快抬頭看看孩子的優點,你會釋懷很多喔!)
例如有父母覺得孩子吃飯很急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吃飯可以快一點;有父母覺得孩子很有主見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不要人云亦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與意見;有父母覺得孩子對事物很好奇,什麼東西都想去碰觸是缺點,也有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對什麼都不感興趣,而能夠有多一點好奇心⋯⋯
台灣的父母、甚至整個華人世界,都很會「挑錯」,然後哪裡不足就要補強哪裡,也形成了歷久不衰的補習文化。
卻忽略了孩子的行為、情緒、個性往往是一體兩面。例如吃飯很急的個性,若從正向來看,可以在處理事情很有效率;而吃飯很慢的個性,則可以用於細心、細膩的待人處事上。
面對孩子的「錯誤」,父母往往急於「當下糾正」,認為這樣才是教養或教育。然而對於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並不是故意犯錯的,而是因為能力或經驗的不足所呈現的行為,父母當下要做的,不是去糾正或批評、甚至揶揄與嘲諷,而是能夠溫和的「陪伴孩子面對行為產生的結果」。
其實當孩子能夠「面對行為結果」時,反而對孩子才是最有效的教養與教育,因為孩子才能累積能力和經驗,在下一次類似的情境發生時,懂得如何應對或處理後果。
身為父母的我們,也要很留意不要輕意的幫孩子「貼標籤」。
孩子把水打翻了,就是把水打翻了,不要說孩子「笨手笨腳」,而是陪伴孩子去處理打翻的水;孩子拿了別人手上的玩具,就是拿了別人手上的玩具,不要說孩子是「小偷」,而是瞭解孩子的人際互動模式與經驗,然後陪伴孩子練習與修正;孩子聽故事時坐不住,就是坐不住,不要說孩子「過動」,而是檢視一天的行程,是否動的時間太少?玩的時間不夠?
曾經我認識一位孩子,他在第一次加入團體時,選擇推倒別人的桌椅、破壞別人的作品,老師詢問他為何要這麼做,孩子只說了:「我過動耶!」
我想,孩子週圍的大人,一定經常的灌輸孩子過動這個標籤。然而事實上,這位孩子是很有創意、也很有創造力的,只要將他的行為引導往創作的方向,孩子展現了他的優勢面後,過去的困擾自然而然就降低了。
有的父母說:「我要讓孩子知道他做的事情是不對的,我和孩子談的方式都是『對事不對人』」。
的確,對於大人來說,我們似乎可以分辨什麼是對事不對人,但是對一位十歲以下的孩子來說,他所接收到的,往往就是「對事『也』對人」,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壞的,孩子會認為「我是壞的」,當父母說孩子的行為是不好的,孩子會認為「我是不好的」。
「難道孩子的行為,父母都不要管、不要教嗎?」很多父母納悶的問我。
「要管、也要教,但重點是『怎麼管?怎麼教?』」我都會這麼回答,而方法會在後續的課程當中讓父母進行練習。
父母要先練習的,是「排除批評和看輕錯誤」以及「降低『壞』習慣的重要性」,也就是雖然明知有一顆黑點,但不要急著把它抹去,而是看到周圍的空白、孩子的優點,然後提供孩子大量的鼓勵。
我們相信,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動機,而最原始的動機來自於「歸屬感」,孩子希望被看見、被關注、被認同,如果正向的行為,父母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甚至不斷地提高對於孩子的要求和標準,孩子就會感覺自己沒有被看見、沒有被關注、沒有被認同,於是衍生出「錯誤目標」,進而產生了父母認為的不良行為。
而父母此時若又針對不良行為大量的糾正與批評(被看見、被關注、沒有被認同),就像是我們拿著肥料對著雜草一直灌溉,反而會讓孩子的不良行為愈來愈茂盛,然後掩蓋掉了正向的行為與動機。
這就產生負面循環了,就像很多父母會發現,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講也講不聽、罵也罵不動、甚至都打了孩子還是沒有改變,還變本加厲的原因。
因此我都建議父母,要改變孩子的行為之前,要先找出行為背後的動機,同時瞭解孩子的「真實需求」,給予孩子滿足。
(需要和想要是不同的喔!買玩具、帶孩子出國⋯⋯等往往不是孩子的真實需求,反而回歸最單純的陪玩、談心,既不花錢、又可以給予孩子真實的滿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