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晚餐吃什麼?》不負責任亂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幾年前就看過很多一青妙談論他父母的文章與影片,他也寫了幾本有關他父母的書,甚至演了舞台劇《時光の手箱:我的阿爸和卡桑》,由大久保麻梨子演一青妙的媽媽。雖然對故事滿有興趣,不過最後還是沒去看,但還是有看了一青妙寫的書。

不過比起姐姐一青妙,我更早聽過他妹妹一青窈的名號,很多台灣人也是吧,當年他在Kirin啤酒廣告唱的望春風很讓人驚艷,但我那時以為他是沖繩人,以為他跟夏川里美一樣都是沖繩歌謠系,唱腔很像,有稍微知道他有台灣人血統。直到後來看他姐姐一青妙的文章,才知道他倆的爸爸是基隆顏家長子顏惠民。他們姊妹兩也曾住在台灣。

過年期間看到yt有免費的《媽媽,晚餐吃什麼?》可以看時,當下立馬點來看,雖說這片曾在台灣上映,但我當時對於一青妙家族故事還不清楚,等電影下檔後看人在介紹評論才知道,覺得很有趣,開始找一青妙寫的東西。所以這次突然撞見本片時真是很驚喜。

主角一青秒是由阿紫木南晴夏演的,這個超短髮照型真得很帥,演妹妹的,不知道是誰,但深邃的臉型跟一青窈還滿神似的,演爸爸的則是台灣爸爸專門戶吳朋奉,倒是演媽媽一青和枝的,一開頭與顏惠民第一次見面時,當下覺得太過老氣,這個女人沒有四十也三十好幾了吧,完全彰顯不出顏父老牛吃嫩草的感覺。不過片中主要劇情是媽媽生完小孩與小孩相處的過程,年輕時期只有短短出現一下,勉強就接受吧。

raw-image
raw-image


電影其實演得跟書寫的內容細節(我記憶中)有點不太一樣,如吃豬腳的劇情就有差異,但整體而言滿接近,沒啥大改。不過要看本片,還是要對顏惠民的人生經歷與顏家歷史有點瞭解,才能補完劇中留白部分,雖然有透過女主角拜會爸爸的親友用聊天補完一些顏惠民父子在政權轉型過程的遭遇,但還是太過簡略,沒辦法彰顯當年顏父從日本認同轉為中國認同的掙扎與痛苦。但本片主軸是日本媽媽煮的台菜如何讓生活在日本社會的台日混血小孩重新追尋他的台灣根源,所以也不算瑕疵,畢竟本片是從一青妙視角來描述那段歷史。

raw-image

不過比較特別的是本片上映後,一青妙仍持續挖掘他的家族史,甚至還跑去幫他阿公轉型正義,幫阿公平反申請國賠,結果其他顏家後代反而不是很願意他去做這件事,甚至避談他阿公在政權轉移過程的遭遇,我相信很多我這代甚至更老一代都有聽過的不要碰政治,那些顏家後代大概就是這種心態產物。一青妙雖然在台灣住了十一二年,也受過台灣黨國教育,但小學沒讀完就搬到日本去,實際上沒感受到威權戒嚴的恐怖,所以就比較沒顧忌,還認真去申請阿公的國家檔案,我就是在這段時間認真讀了一青妙寫的東西與顏家的歷史。其實大學時就買過一本介紹台灣五大家族的書,忘了是誰寫的,但沒有很認真看,看一青妙寫的東西,感覺那段歷史更有血肉感。

最後本片還是有點小缺點,一青妙的中文其實講得很好,可以直接用中文跟台灣人溝通,且完全沒有日本人口音,根本聽不出來是日本人,但片中阿紫與台灣人聊天時卻大多講日語,偶而出現的中文也很明顯是日本口音,分不出四聲調,有點可惜了。

raw-image


春假剩一天了,開始鬱卒了


89會員
128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為主角是五郎吃美食的畫面,所以五郎跑去吃美食的劇情,編得再怎麼荒謬也都沒關係。 《孤獨的美食家》應該不用多做介紹,當我不知道看啥時,就會找來看。每年都會拍的除夕篇,今年選到沖繩與台灣吃美食。劇情依舊荒謬到好笑。一開頭就開了自家電視台節目《開運鑑定團》與NHK紅白的玩笑。 五郎為了逃避上開運鑑定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Netflix最新上映的《PLUTO 冥王》,看了好幾個禮拜終於看完,我是沒看過《原子小金剛》的漫畫原作,手塚治虫的漫畫原作中,我只有在小時候看過《怪醫秦博士》,那時候阿拉蕾還叫丁小雨,多拉a夢還叫小叮噹,所以我雖然認得出小金剛的照型,但漫畫在演啥,其實不是很清楚。
因為主角是五郎吃美食的畫面,所以五郎跑去吃美食的劇情,編得再怎麼荒謬也都沒關係。 《孤獨的美食家》應該不用多做介紹,當我不知道看啥時,就會找來看。每年都會拍的除夕篇,今年選到沖繩與台灣吃美食。劇情依舊荒謬到好笑。一開頭就開了自家電視台節目《開運鑑定團》與NHK紅白的玩笑。 五郎為了逃避上開運鑑定
這本書是杜爺爺同名論文改編,之前也有跟風下載來看了幾頁就擱在一旁,不論是書還是論文,對我來說都太難讀了,因為裡面充斥著文言文,甚至中國先秦,殷商古文,根本是我的大苦手。
看到不少人在寫2023年閱讀回顧與年度書單推薦,想說也來寫一下,會想寫的主要原因是2023年這一年,深深感覺終於進化成電子書閱讀者最終型態,這轉換過程也歷經好幾年。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Netflix最新上映的《PLUTO 冥王》,看了好幾個禮拜終於看完,我是沒看過《原子小金剛》的漫畫原作,手塚治虫的漫畫原作中,我只有在小時候看過《怪醫秦博士》,那時候阿拉蕾還叫丁小雨,多拉a夢還叫小叮噹,所以我雖然認得出小金剛的照型,但漫畫在演啥,其實不是很清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和孩子在一起時, 「我」並不是真的「我」; 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也不是完整的「我」。 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著, 在過程中跌跌撞撞,才終究學會過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12歲的達沙,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就跟我所面對的國中孩子一樣。 這個彆扭的時期,叫做青春期。
Thumbnail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來分享兩本很應景的繪本,和孩子共讀後,會覺得很幸福的繪本~ 這兩本真的好甜蜜、溫馨,好想的用力緊緊抱住孩子,表達對彼此愛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被人認同,想被人看得起,而對於一些被人視為「不普通,不正常」的人來說,認同感、歸屬感非常重要。這些人好像要做出一番大事才會被人留意和認同,不然他們只是異類。我們必須能為對方創造價值才會被人看得起,而對身心障礙者來說這點更加重要。但做一個被人看不起的人又如何呢?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Thumbnail
我的孩子一個5歲,一個8歲了。 算算,媽媽這份職業年資已8年,依舊跌跌撞撞。 這份工作啊!跟我過去每份工作都不一樣。過去,每份工作當然會有挑戰性,但真的兢兢業業的就大概頭兩年吧!第三年後,甚麼時候淡季、甚麼時候旺季,應該瞭若指掌了吧!每天偷偷觀察的辦公室生態,也大概摸出個樣子了吧! 只要能力不要太差
Thumbnail
故事內容是描述台灣平凡家庭小男孩阿寶和媽媽母子之間親密幸福的互動對話。經由部落客介紹得知是信誼的二十年經典繪本,值得買來和孩子共讀和收藏。從小孩一歲十個月開始共讀這本繪本,一直很喜歡,幾乎成為每天必須共讀的繪本。
Thumbnail
當我們一無所有,懷抱著夢想是否能夠成功?當我們遇到人生中值得停留的風景,是否值得我們安定駐足?還是期待有更大更遠的天地,值得我們繼續飄流?繼續前進?這些讓人每每在半夜想起的人生議題,在這部《媽媽咪呀!回來了》中,透過歌聲和舞步化作正面能量支持著我們,是讓我相當驚艷的地方。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要等到親眼目睹,我們才會認真思考,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該如何面對,尤其是老化、失智、以及死亡。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申昭潾,是一位四十多歲的韓國女性,有著機械設計與教育學背景,有感於國民對「死亡」認知的不足,於韓國成立了「終身教育學院」,做的是死亡教育的推廣。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和孩子在一起時, 「我」並不是真的「我」; 但孩子不在身邊時,「我」也不是完整的「我」。 身為母親的我們,總會像這樣在內心反覆糾結著, 在過程中跌跌撞撞,才終究學會過自己的人生。
Thumbnail
這本被網路推薦而很早就購買的書籍卻遲遲的沒有閱讀。或許是怕內容太催淚而在不恰當時淚崩,也可能是想逃避死亡的議題,總是等不到好時機翻閱。 這次為了跑新春讀墨馬拉松把輕鬆的書籍都看完只好輪到它上場。沒想到一翻開就停不下來的好看,內容不會太過沈重讓人沮喪,也不是哲學般探討生死的意義的繞口。 透過死亡完成人
Thumbnail
12歲的達沙,有各式各樣的煩惱,就跟我所面對的國中孩子一樣。 這個彆扭的時期,叫做青春期。
Thumbnail
明天就是母親節了,來分享兩本很應景的繪本,和孩子共讀後,會覺得很幸福的繪本~ 這兩本真的好甜蜜、溫馨,好想的用力緊緊抱住孩子,表達對彼此愛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想被人認同,想被人看得起,而對於一些被人視為「不普通,不正常」的人來說,認同感、歸屬感非常重要。這些人好像要做出一番大事才會被人留意和認同,不然他們只是異類。我們必須能為對方創造價值才會被人看得起,而對身心障礙者來說這點更加重要。但做一個被人看不起的人又如何呢?
Thumbnail
這本書的行銷策略與宣傳規畫,我與出版社行銷和本書譯者前後就開了兩次會,我們有個小小心願(當然也是作者著作本書的心願),如果,這本書能在家人間以一個輕鬆的角度,開啟對死亡的討論就好了。 對預立醫療的理解、失智症病人與家屬照護的情緒關懷、面對死亡的態度、死後生者的追思,死亡一直都包含在生命之中,
Thumbnail
我的孩子一個5歲,一個8歲了。 算算,媽媽這份職業年資已8年,依舊跌跌撞撞。 這份工作啊!跟我過去每份工作都不一樣。過去,每份工作當然會有挑戰性,但真的兢兢業業的就大概頭兩年吧!第三年後,甚麼時候淡季、甚麼時候旺季,應該瞭若指掌了吧!每天偷偷觀察的辦公室生態,也大概摸出個樣子了吧! 只要能力不要太差
Thumbnail
故事內容是描述台灣平凡家庭小男孩阿寶和媽媽母子之間親密幸福的互動對話。經由部落客介紹得知是信誼的二十年經典繪本,值得買來和孩子共讀和收藏。從小孩一歲十個月開始共讀這本繪本,一直很喜歡,幾乎成為每天必須共讀的繪本。
Thumbnail
當我們一無所有,懷抱著夢想是否能夠成功?當我們遇到人生中值得停留的風景,是否值得我們安定駐足?還是期待有更大更遠的天地,值得我們繼續飄流?繼續前進?這些讓人每每在半夜想起的人生議題,在這部《媽媽咪呀!回來了》中,透過歌聲和舞步化作正面能量支持著我們,是讓我相當驚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