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藝妓?還是藝伎?在日本正確的用法是"藝妓",古代男性表演者稱"伎",女性表演者稱"妓",請不要隨便把人家變性,所以並不是有個妓字就是性工作者。也有人說新宿歌舞伎町是用人字旁的伎,其實只要是對日本傳統文化稍有認識,或是看過電影寫樂、雪之承變化、殘菊物語的人就會知道,傳統日本歌舞伎的演員都是男性藝人,女性角色也都是由男性裝扮演出,因此當然是寫成歌舞伎。
既然叫藝妓,所以就是賣藝不賣身?這是現在普遍對藝妓的認知,不過在歷史的長河當中,藝妓是個辛苦又心酸的職業,既要賣藝又得賣身。要成為一名藝妓之前要經過各種技藝訓練,樂器、舞蹈、棋藝、花道、茶道等等,這個階段稱為舞妓。等到學成後,古代置屋的媽媽桑會為養成的舞妓舉行"襟替"儀式,將舞妓的"初夜"賣給價高而得的客人,經過襟替的儀式使少女變成女人,讓舞妓正式升格為藝妓。過往藝妓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用身體可能可以爭取到包養甚至婚嫁的機會,舞妓則嚴禁這方面的交易。現在襟替的儀式已經變成用樂舞,或逐一巡店向揚屋與茶屋告知的方式取代初夜來介紹給熟客。在這之後要不要賣身成為藝妓自己可以做主的選擇,結了婚就不能夠繼續從事藝妓這個工作。有些娼女原本的職業就是藝妓,最終選擇賣身淪為娼女往往有著各自不得已的辛酸,電影濹東綺譚裡的女主角雪子就是這樣的背景。
台灣人看日本時代劇,只要看到穿和服陪男人喝酒娛樂的都稱為藝妓,不過雖然稱為藝妓,但其實很多實為"遊女",遊女的歷史可比藝妓早得多。遊女簡單說就是賣身的娼女,然而過去日本當娼女可不輕鬆,年紀還小時只能打雜,這時候階級叫禿,稍長一點就要學習各種樂器、舞蹈等技藝,這時候的階級是各種不同的新造,姿色好才藝學習又佳才會被往花魁的路線栽培,遊女的最高等級是花魁,花魁的頭牌叫太夫。學習不錯但姿色沒能頂尖就只能是太鼓新造,在宴席上專司表演,這就是藝妓的前身。所以時代劇中如北齋、花宵道中、吉原炎上等以吉原為場景的電影,裡面的女子才會看似以賣身為主賣藝為輔,因為她們其實就是遊女。不過到了花魁等級要不要賣身往往是花魁說了算,通常要花魁看得上眼的客人才會願意賣,能跟花魁吃頓飯已經能讓人吹噓很久了。吉原是江戶時期在東京的遊廓名稱,遊廓就是公家圍起來管理的公娼規範區域。
過往會有窮苦人家把家裡的女兒賣給女衒(人口販賣者),女衒再依女孩的資質賣給有前途或適當的置屋或娼樓。日本小說家宮尾登美子的父親開設的公司就是掛牌的藝妓介紹所,也可以說她的父親就是一名女衒,宮尾登美子寫的好幾本小說諸如陽暉樓、櫂、寒椿等等,其男主角的職業都是女衒,也因此宮尾登美子有許多著作都是描述過往青樓的故事。
因為有上述的分別,所以在影視作品中,可以見到如現在京都的藝妓文化,由檢番派遣各個置屋的藝妓或舞妓到揚屋或茶屋為客人表演、玩樂、飲酒,這樣的文化可以在1953年的電影祇園囃子或藝妓館的涼子中見到。也有坐在張見世(格柵櫥窗)內的華服遊女,等待來往男客的欽點入室交歡,這可在電影吉原炎上、花宵道中看到。又或者如金錢豹一般的大型酒樓,養著上百名藝妓陪商賈政要吃飯飲酒娛樂,裡面還能開房間進行性交易,這樣的形式可見於電影陽暉樓、寒椿。
通稱的藝妓其實內涵大不同,但都有一把辛酸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