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世界真是不長進,小屁孩一堆,到處都可以看到小屁孩鬧事的新聞浮上社會版面,至少是一星期一定會看到一次。現在的教育,從父母教養開始,就不太好,我在〈愛〉的系列章節有提到當時的教育是教出怎麼樣的孩子,現在的父母要教出一個勇敢,樂觀又有自信,又靈活的聰明小孩,就一定要看「教科書」才行,書局的教養書籍似乎沒有間斷過,頂多只能說是與時俱進罷了!過去幾年,再到這幾年的十年以上水準,我也不覺得教育真的有進步的嫌疑,如果你要說有,「牽強」而已。
像我這樣四十歲的「大叔」,要結婚,當然得先從朋友開始做起,可是比我小十歲的「年輕人」,或甚至成熟一點的青少年,對於「朋友」的定義似乎都不大行,「朋友」照理說是相互理解,相互打鬧,可以互相開對方的小玩笑也不會生氣,當然不能過分人身攻擊,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對方,一點點人身攻擊,我相信對方也不會發怒,除非對方誤解意思。然而,朋友的定義,從普通開始做起,就要經過幾十小時以上的認識,甚至要長時間去「認識」這個人,不只是從見面開始,還要從出遊,聚會,或是有空閒,都可以呼叫對方,把這個人約出來喝杯咖啡也行。但是要約一個人出來,對方總覺得你另有目的,不是要借款,就是要幫大忙,這已經不是「朋友」的初衷了,朋友是理解、包容,當然還有基本的尊重起,但尊重——即使放在它的表皮都可以成立,因為我們理應相互尊重,即使你不認識對方,這屬於第三層的表層,沒有問題,但深入了第三層的下方一點點,不好意思,我們都要退縮三分。
這就是目前的社會「困境」——我們不會做朋友,這與性別無關,我先強調這一點。女生之間不會彼此交朋友,男生彼此也不會,我也試著約男性出來見面吃飯,不是因為我「喜歡」這男生,而是我真的把你當朋友。然而,當男女有了性別隔閡,對不起,我們的大腦好像就不對勁似的,就以為對方對我有意思,我就算對你有意思,不見面聊天吃飯,不多聊個幾次,你也沒有什麼特別姿色。(我說得很直白)
人的連結作成這樣,這已經不是朋友,而是有戒心的朋友,甚至連朋友的邊都沾不上,因為我們彼此的連結都帶著恐懼,就好像對方除了金錢的目的之外,一定有什麼問題。朋友就是這樣成立的嗎?問問現在的每一個人,你真的覺得交朋友很容易?當然容易連結,問題是每一個人過各自的生活,我們活在尊重的界線邊緣上,產生不了實體的連結作用,一旦連結了,也破碎了,所以回到教育的部分議題上,當男女共同結婚,且了解了,心頭仍不在教育的孩子身上,女性依舊做她自己,扮演著母親與妻子的角色,且是分開扮演,父親雖然愛孩子,但重擔依舊落在女性的權利上,多數的家庭,在父親出外打拼,母親照顧孩子的同時,更同時有公婆幫忙照顧孩子的前提下成立,不過多數的台灣女性不想跟公婆同住,這就造成了你不是要找保母,就是要找幼兒園,或是托育中心照顧孩子,這些除了錢,其實還造成了多數的孩子在看不到母親的情況下成長。
這時候很需要母親的陪伴,而不是幼兒園老師的照顧,三歲之前的自理應變很重要,從滿周歲再到三歲的成長階段,要教導孩子如何與父母連結,還有同儕的應對,甚至還要學習自主上廁所的習慣,要逐漸脫離包尿布的時期,三歲到六歲,大腦發育逐漸向像個學習的小大人,對什麼都有興趣,你以為嬰兒爬行看到什麼東西抓住,就以為這嬰兒未來會對此成為該職業,只是一個迷思,但學習的階段再到我們看到許多同儕與「幼稚園老師」,近一步了解角色之間的階位權重後,就開始會更近一步訓練大腦往小學階段邁進,讓大腦知道是非善惡的重要觀念,就是道德的世界觀。
在《自然人類行為》期刊發表一篇研究,證實了八個月的嬰兒就有道德上的中心思想,知道如何懲罰惡者,但行為是來自每一個人多數家庭中背後影響下的每一個人深知的觀念去萌芽,也就是說,就算我們生來有道德方針,並不代表這社會的進步——尤其是整體的人類連結是走向正大光明的腳步邁進,看到現在的日本年輕人,也有將近三成以上的二十幾歲的年輕男性沒有約會過,女性則是二成五,七成沒有任何對象,對此,上述的研究(來自日本),人的連結出現很多問題,南韓的全拋世代,整體的未來,這不是政府壓制房價,讓薪資所得提高,我們就可以買得起房,然而少子化危機就可以解決。
現在在台灣,即使把薪資提高到底薪五萬元以上,我保證,你還是買不起現在在台北的房子,或是新北市接近蛋黃區的房子,就算你買得起,房貸要背負三十年,付出的利息是可觀的,甚至超過原來的房價比,未來的房子只會更貴,但是要買房,趁早沒意義,因為無論你怎麼付出,趕不上現在的物價通膨指數,這才是現實的難題。
另外,連結才是這社會的重中之重,人心沒有崩裂,其實是謊話,因為朋友在現在每一個人都注重生活品質的環節下,除非你的另一半真心愛你,不介意跟你住在破舊的鐵皮屋,或是房貸壓得很重的壓力下生活,否則每一個人不會想那麼只在乎自己的生活品質,或是自己的關注力要取得最高點,這樣不是崩裂,就是在我們的潰堤下徹底被崩裂,就像水壩一樣,太多的過度連結,讓整個世界與人心無法喘息,我們整個大龜裂,大量的洪水湧出,淹沒了森林與家園,還有我們賴以為常的生活品質。
為了維繫那種生活品質,我們不甘貧窮,所以負貧窮才會出現,這只是讓我們看起來不要那麼窮苦潦倒,就像要買得起 iPhone 一樣,這才是可以生活負擔的範圍,買不起 LV 包包,山寨版的也行,因為沒有人多看你一眼這個包包是假貨,反正幾可亂真,反正沒有人真正在乎你走出去的行頭到底價值多少錢,因此,維持那樣的生活高品質水準,就成了平行社會下的一種反貧窮象徵——負貧窮的突出高點。
每一個人都「幾乎」只在乎自己,教育就變得很潦倒,因為沒有看書,就「好像」不會當父母似的,教育,或是教養,影響是全方位的,你的一言一行影響這孩子的行為準則,你的低頭族準則,變成了一國兩制,你專心低頭滑手機,你的孩子不是照舊,就是在使用你的手機看 YouTube,看一整天也不膩,好一點只是變成了平板電腦,螢幕兒童,是變成了螢幕下的照顧保母,出手干預,大概除了限制使用時間外,你自己呢?你使用手機的時間又有多長?看看螢幕時間有用嗎?(有些人會乾脆關閉)。
教育的問題,在課堂上,也有相對的問題要解決,其一就是霸凌,其二就是課業壓力,其三就是人際關係。順序不重要,人際關係要解決的就是排擠效應,這是很清楚明顯的界線,我們不要跟這個人和好,這個人是怪咖,這個人一天到晚不講話,這個人不喜歡跟人接觸,這個人如何如何,排擠就出現了!(我那個年代也有),一旦排擠,就可能會大欺小,學長(姊)欺負學弟(妹),造成嚴重的衝突問題。你可能會覺得霸凌的問題可大可小,小則我們可以忽視,畢竟男生間的打鬧很正常,女生在一起聊天,形成小團體也很正常,彼此八卦,也會彼此在一起產生不必要的誤解,什麼才是正常的謠言?到底誰搶誰的男朋友?到底誰喜歡誰又說不出口,太多的青春煩事,都只能在國中到高中以上的階段表現,小學呢?很抱歉,也有,畢竟,小學四年級以上的學生,幾乎就像有自主的意見表達似的,而且還很強烈。
愛情是我喜歡誰而出現的嗎?每天朝夕相處,很難不產生情愫,但是問題是誰又真的在乎誰,喜歡你的這個人是表現出我想要跟這個人長久到可以結婚,還是我們對於愛情只是朦朧的憧憬而已?
你出了社會,再到你真正想與人走入婚姻是不一樣的。那時叫做相愛,現在的成人叫做相處。相處是人際的連結,人際的連結講求的尊重、包容與理解,這三者是相處的基本核心,但相處的本身,就像交朋友的前提一樣,都帶有懷疑似的目的性。社會的彼此崩裂,讓整體人心很難取得安寧,彼此真正的信任,每一個人都有那麼政治性的目的,帶著泛政治的手段,在偏見上那麼取得認知的不平衡,到底誰看到誰的那一面,男生在第一次見面表現得失禮,就以為這個男生不值得理解,那你真的看走了眼。
社會帶著強烈的企圖心,要推動整個世界進步,推向整個大世界的方向前進,在此同時,性別的不平衡就是個難處。不管是台灣,還是日本或南韓,男女之間的權利不均,不管是怎麼樣的社會體制,我們夾帶著這樣的思想想要促進性別的一大勝利,我只會覺得色情的推動——尤其是個情色到處隨風吹的世界走道上,加深了觀念更難推動權利去左右不同的交錯點。
因為男生有生理需求,找不到女伴的前提下,色情影片的推動是賣點——即使你結婚了,看著「走樣」的老婆身材,充滿幻想的年輕女生才是你的最愛,而如果你是女性,想找老公尋歡,老公下班回家就累得呼呼大睡,你也寧願流連牛郎酒店,或是乾脆自慰——但卻少了那麼「結合」的感覺,因為女生要的是感覺般的舒服自在,你的大腦不在那,這個戲很難演得下去。
性別的問題,是關乎性——不然怎麼稱呼「性」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