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職場的腥風血雨之前,我想先談談我在德國看到的「奇景」。遊覽車的捷克籍司機,在空閒的時候,竟然是在看書而不是滑手機。先不管他看得是《理想國》還是《哈利波特》,光是看紙本書,在台灣除了在圖書館看到學生讀參考書外就很少看到了。為什麼這位司機大哥不是用滑手機克服無聊,而是用閱讀書籍呢?或許面對無聊不是用更無聊、只是「有趣」而沒有「好玩」的滑手機填滿,而是用創造力、想像力與自己的孤獨玩樂。
在職場的各位,你們快樂嗎?你們(玩)樂在其中嗎?還是只是每天都被主管、家人或同事「情緒勒索」呢?在台灣著重智育的偏差教育下,從小我們就不注重小孩的個人特質,而只在乎小孩的學習成效。是否比別人多背了幾個單字、比別人學會了更多的才藝。家長彷彿比小孩更清楚他應該要什麼、應該學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這畢竟是小孩自己的人生,家長不可能24小時都陪伴在身旁。照顧自己、面對自己的孤獨與脆弱、相信自己、接納自己、改變自己等都是不可假他人之手的。而小孩想要念冷門科系、甚至不念大學、或想從事性別刻板印象的職業等(如:男生擔任護理師、女生擔任黑手),都是小孩自己應該決定與承擔的。家長當然能夠給意見,但不能強迫小孩一定要如何如何。
在德國就業的學歷,高職約占54%,專業進修學院約占10%,大學畢業只占18%左右。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你未來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德國在2011年開辦了Boys/Girls Day的職場體驗。讓年齡介於10~15歲的學生能有機會提早體驗職場的生活概況,並改善男女性別在各行業比例上失衡的現象,學生能藉此深入認識傳統男/女性為多數的職業類別(如:木工、軟體工程師、髮型設計師、幼教老師、飯店接待等)。2015年約有3萬名男孩、10萬名女孩參與。
台灣的主管與下屬的關係,就像家長與小孩的關係。主管只看到「人力」,而不是看到「人」。主管只要你的工作「效率」,而不要你的工作「情緒」。在主管亂發脾氣、語帶要脅、提出種種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以訕笑或近乎羞辱的方式意圖使下屬「主動」如何如何後。下屬因為「不想讓人知道自己情緒」,因此也只能表面敷衍的概括承受。那麼,又是誰來承受下屬的情緒?下班後,情緒並不會憑空就消失,壓力依然存在。承受壓力的便自然轉到家人身上。
前一篇提到:「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我們都有權利生氣,沒有一個人需要為他的情緒受到處罰」、「情緒沒有好壞之別」、「若是異常的情緒起伏,就必須注意背後是否隱藏著難以表達的情緒」。但這是指尚在認識自己的情緒、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而學會用語言溝通交流情緒的「幼兒」。難不成主管是「巨嬰國」的國民?我想是因為,我們在追求完美的模範時,落掉了認識自己的優缺點。我們在背更多單字的時候,落掉了學習的熱情。我們在學了一堆知識之後,落掉了在面對情緒後該學習的勇敢、獨立、表達與自信。我們在他人的期望下,落掉了「玩」出自己的人生。才會導致人人都還是「巨嬰國」的嬰兒。
若我們無法理解,不管在職場或家庭,我們所面對的都是有情緒的「人」,而不是沒有情緒的機器。那麼不管在職場或家庭遇到了什麼,對方自然都會將情緒隱藏,不讓你知道。從把對方當作「人」開始,試者理解對方情緒背後的原因,並營造出一個能夠自由表達情緒的氛圍。唯有我們重新拾起自己的優點、重新拾起學習的熱情、重新拾起勇敢、獨立、表達與自信的情緒,才能在彼此建立的互信基礎上相互支援,「玩」出各自的幸福人生。
如果你的下屬不夠完美,在爭吵之後,我們可以靜靜地看著他,想想這位憂鬱的青年、焦慮的員工、內疚的丈夫、以及理想的犧牲者,何以成為一個完美的下屬?
2019/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