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的影響下,極端氣候逐漸變得常態化,這影響著各行各業,也包含我們-
防護界。
熱傷害(熱痙攣、熱中暑等)與冷傷害(凍傷等)是急救的必修課,也是第一線的場邊會發生的日常,特別是室外的運動項目(如:足球、棒球),或是長時間賽程的運動項目(如田徑、橄欖球)。
不論風吹日曬雨淋,除非危及性命(如:打雷),不然競賽組都會選擇繼續進行比賽的。也因為這樣,防護的預防工作就非常重要。在賽前要吃什麼?做什麼?才能降低運動傷害發生率。原本的貼紮方式是否應故調整?就跟教練要依據場地地形制定策略、依據選手狀況調整調度。防護員也應依據天氣有不同的工作內容。
因為雨一直下,如果有貼紮的都須特別注意(畢竟水就是膠的最大公敵)。最怕就是選手在場上打比賽的時候,有一小搓白貼在手腕邊、膝蓋下小腿旁甩過來又甩過去。特別是我自己貼的...會非常丟臉...看起來專業度超低,可能比時薪還低..所以我在貼紮的時候會特別消毒部位,盡可能增加黏性。貼紮時,我也會貼得比平常緊,預留一些扣打讓因為下雨會變鬆的貼紮可以在比賽時達到的原本的效果。如果可以,也可以噴「助黏劑」。以上只是賽前前置作業。比賽時也應特別注意選手,因為下雨地面濕滑,摩擦力會下降,所以腳踝扭傷的機會增加。建議特別提醒選手熱身要做足。
這個天氣很常見,所以大部分人也較容易應對。多喝鹽水、增加電解質,休息時多待在陰涼處。必要時,冰敷腋下、脖子、鼠蹊部,皆能有效降低體溫,避免抽筋。也可以多喝冰品,降低體溫。
最怕的就是這個天氣,要下雨不下雨,要出太陽不出太陽,空氣會很悶,濕度也很高,如果再加上溫度高,如果沒有熱衰竭,那也準備要熱衰竭了...我想在防護員做完能做的所有事之後,也只能祈禱了。
因為有些項目會是天的賽程,如:一天兩場,早上9點一場、下午3點再一場;一天三場,早上8:30一場、早上11:30一場、下午3點一場等。這類的比賽安排會讓選手一下緊繃一下放鬆,到後面的比賽,選手不僅專注度下降、體能下滑、大魔王也在趕來的路上了,就是:
疲勞。
這是運動表現下滑的指標,也是運動傷害發生的危險因子之一。防護員能防止的辦法就是要選手吃飯的時候用力吃以補充能量,多拉筋與按摩加速排除代謝廢物以降低乳酸堆積。必要時,比賽時可以多喝運動補充劑來抑制疲勞。
每位選手的體質都不同,有的選手大熱天還是生龍活虎,有的選手看起來好像沒事,上場比賽到一半,就跑到暈倒了。如何預防?有賴防護員平日觀察選手狀況,這沒有一定答案,只能由防護員刷經驗了。最後,還是得再說一句:
預防勝於治療。
如果可以從最一開始發現輕微狀況時就處理,就不會有後續一堆麻煩事要處理了。
會發這篇是因為最近的天氣跟女人一樣善變(?),選手的運動表現因而發生變化,讓我自己的防護工作也需做出調整。這是我之前沒意識到的(也可能是我大學的時候不夠認真沒學到),而寫出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