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有一段話:
「一個能做到互賴的人,既能與人深入交流自己的想法,也能看到他人的智慧和潛力。」
這讓我回想起遇見一位教練型管理者的經歷,我曾參與一場簡報會議,那是我第一次對總經理級的客戶作英語簡報,當時和我同行參與會議的,還有一位公司請來的美國副總 Derek,我們的任務是要通過簡報獲取客戶的信任,願意給我們機會去成為客戶認證的合作夥伴。
我還記得當時的緊張心情,在參與會議前 1 天排練了 3~4 次,Derek看出了我的緊張,他首先給我信心,先肯定了我在彩排時所演示的內容,並建議有些用字可以再作調整,例如把 PPT 換成 Slide 等等。
在他的陪伴下,我不僅收穫了技巧上的指導,更是感受到了一位教練的鼓勵。
在會議當天的出差路上,他也通過閒聊的方式鼓勵我,說有口音很正常,語言的表達是為了讓人理解,自然地去說出公司所具備的優勢,客戶如果有疑問也很正常,我們會一起在會議上解決。
Derek 身為英語母語人士,使用英文會更加地流暢,但他並沒有剝奪我的學習機會,自己上台演示,反而放手讓我上場。
當天的演示過程中,我們原本預想客戶會先聽完簡報內容,接著在Q & A環節作提問和記錄,沒想到在演示過程就直接舉手提問,我和 Derek 邊回答客戶的提問邊作記錄。
在他的引領下,那場簡報會議不僅成功,更為我帶來了信心,之後再遇到不同的品牌客戶,都比較鎮定了,因為大客戶關心的事情都很類似,而我有自信能逐一解答。
再之後我看了《教練型管理者》一書,理解了原來一位具有教練氣質的人都秉持著ONE原則:
● 相信(OK):相信成員擁有巨大的潛能,可以解決面臨的問題。
● 賦能(Nurture):鼓勵成員並使其具備更大的能力和意願去完成他們想要完成的事情。
● 期望(Expect):期望持有問題的成員去解決問題並拿到成果。
期待自己也能把原則融入生活中,去觸動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