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說話

含有「好好說話」共 7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雖然知道先搭起橋,先遞橄欖枝的人 是比較願意為了關係而釋出善意的一方。 也知道這也能學習讓自己更有能量, 但還是會失落,為什麼對方不能安撫自己呢? 先關心我,就這麼難嗎?嘆氣 總是要有人先轉念,不是嗎? 倔著倔著,就散了。 會走向不知道如何在自然地開個頭冒出來 我覺得很可惜, 還想珍惜
那天我回去看看爸媽,順便陪他們一起吃晚餐。 桌上是媽媽煮的清湯,還冒著熱氣。 爸爸舀了一口,眉頭微微皺起,脫口而出:「你怎麼每次都煮得沒味道?」 餐桌瞬間安靜下來,媽媽低下頭默默夾菜,沒再說話。 我看著這畫面,心裡實在不喜氛圍這樣,於是我腦袋裡思考曾經有過的一個畫面,我笑著開口當橋梁:「爸
Thumbnail
心18-avatar-img
2025/08/15
指責與說教的口吻充斥在生活中的每個角落,家庭、學校、職場、商業活動、國際關係之間。其本質就是把人、關係、地位分成「三六九等」,有了分別心。夫妻間如果真心互助、互利、互愛、互諒、互讓,那麼話便不至於如此隨「氣」脫口而出。只能,期許人人都能體現「平等」之心。畢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出一位「雅米寶貝」都潤滑劑……而且還要做到父母每一次出現不良溝通時,雅米 都在……那真的很累……
雅米-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15
心18 我爸比較不會甜言蜜語,撲克牌臉,他說幾次暖心話,數的出來,小時候他常不在家,工作忙碌,就算在,也不苟言笑,總之就是大男人主義,而我媽就是那種傳統逆來順受個性,而我算是我家最會(甜言蜜語的人,我也是職業訓練出來跟長期以來看文看金句數十年了,所以我都跟我爸媽及妹妹說,到老我就是童心未泯,但要是需要保護亦或者出頭,我跟妹都非常保護家人,我很童心也會耍幼稚,但處理事情不會拖推啦,絕對處理完善),總之盡力而為了,因為爸媽也老了,盡量陪伴創造回憶了。
「對不起,我讓你失望了。」 「其實我一直都很害怕你。」 「我需要你,但我不知道怎麼說。」 這些話,你有對家人說過嗎? 有趣的是,我們對陌生人說話比對家人更客氣,對朋友表達感受比對家人更直接,對同事設立界線比對家人更容易。為什麼最親近的人,反而是最難溝通的人 我們總以為家人應該懂我們。畢竟
Thumbnail
上一篇聊到我認為和孩子一起練習從不成功到成功的過程,是養成成長型思維的重要功課!至於要如何慢慢練習,我把它拆成七個很重要的步驟! 1.我相信你可以 我很尊重你的需求,尊重你對自己的期許,在這個尊重你的出發點上,我很願意把「自己做」的權利放在你手上。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裡 #尊重 是一件非常重要,需
Thumbnail
src
src
src
src
src
Wendy-avatar-img
2025/07/08
說得真好!心亂了就無法好好說話~讓自己靜心是跳脫情緒自動反應的第一步🌱
陳子楹|樂*LOV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8
Wendy 真的!讓自己先靜下來超重要的~!
處事常用敬語,做人常保靜語,少造無妄之災。 有天遇到鄰居約5歲的兒子,開心與我打招呼:〈阿姨~怎麼沒看到愛妳的哥哥呢!〉 真把我逗樂了!他問的是我老公,但稱謂似乎錯位,但,這就是感受問題。因為我在他心裡,是他媽媽的朋友,稱呼阿姨無誤,而我老公在他心裡,是會與他玩樂的大哥哥,卻是愛我的人。
Thumbnail
天敏的天空-avatar-img
2025/06/19
好可愛的對話!❤️瘋愛解說的童言也很有趣啊! 說得是!👍
瘋愛-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9
天敏的天空 謝謝妳的認同呢~這孩子真是討人喜愛呀~🌟🥰🤍🌈
網路世代充斥情緒勒索,許多人習慣以「你太敏感了吧?」、「講個笑話你也要玻璃心?」等話語回應他人情緒,缺乏同理心。本文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覺察與反思「好好說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嚴肅的說 麵包的製作如同和不說話的人溝通 閱讀,越讀,樂讀
Thumbnail
我相信一本好書是與心頭共振。如果有一本書貼近你,解決你的疑難雜症,或兜借給你的腦袋,讓思緒載浮載沉一陣子,那便是最好的浮木,最溫暖的處所。畢竟沒有人願意整日在風裡縮著,在雪裡抖著。
你是不是也遇過這種狀況—— 明明想安慰,對方卻越聽越心寒,甚至尷尬轉頭走人? 其實,「有溫度的安慰」是可以練習的。先避開常見地雷,再學會4個步驟,連平常不擅長說話的人也能成為療癒高手。
真然-avatar-img
2025/04/21
👍,同理心的概念!
Peter Hu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真然 看看是否可以幫助你在人際關係中帶來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