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年末,和孩子的老師們相約見面

聊聊孩子的學習狀況,也表達我的感謝

曾經我和孩子的關係劍拔弩張

只要聽到我的聲音,孩子就想生氣

我曾經不只一次問:「我到底做錯了什麼?」

也想搖醒孩子:「究竟想要我怎麼樣?」

換來的不是沈默就是咆哮

遇到老師們時,親子關係早已經傷痕累累

原本只是在聚會過程中發現孩子和座位旁邊的人聊天竟然聊得起來

雖然大多數的時候是孩子聆聽,但時不時的會露出笑容

後來製造很多機會讓老師來和孩子一點一滴的互動、討論

孩子對老師的依賴越深,說實話,我也有點失落

當第一次老師在孩子出門的日子跟我相約,我當時滿心不解。聊著、聊著,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改變的過程,很辛苦

很多欲言又止、很多彆扭尷尬

但我不斷想起:「你必須踏出改變的第一步,親子關係才能轉變。」

我試著改變我的自以為是、居高臨下

試著回想我的童年,試著站在孩子的立場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氣死爸媽的本事,但也有救活父母的力量

我在不斷失敗、否定自己之中,一次次嘗試

有一段時間比孩子和老師見面的時候還多

「媽媽,辛苦你了。當你的孩子一定很幸福,因為他們一定也看到你不一樣了。」

這個下午,我帶著手作蛋糕到老師家時

老師的這番話讓我淚崩,也讓孩子在一旁悄悄拭淚

我們都會更好,我們都要一起成長

謝謝老師,謝謝我的孩子

#年末感恩

#當一個讓自己也驕傲的大人

#紀錄一下心情_讓自己不忘初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T Yichi的沙龍
1會員
63內容數
實驗教育課程-議題思辨:用多元角度解讀社會現象,讓孩子涵養包容與尊重,透過溝通與表達展現孩子的獨特性。
C.T Yich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9
「因為你的出生,才有了我們的相遇。而現在這樣的日子,才有屬於我們的意義。」
Thumbnail
2023/12/29
「因為你的出生,才有了我們的相遇。而現在這樣的日子,才有屬於我們的意義。」
Thumbnail
2023/12/15
反思、再創,才能找到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12/15
反思、再創,才能找到解決方法
Thumbnail
2023/11/22
「看老師示範好像很簡單,但自己做又忘東忘西,手法差很多。」 孩子們忽略了老師一再的練習才得來這樣看似「簡單」的從容
Thumbnail
2023/11/22
「看老師示範好像很簡單,但自己做又忘東忘西,手法差很多。」 孩子們忽略了老師一再的練習才得來這樣看似「簡單」的從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還記得老師曾經分享過:要多與孩子分享「父母的生活」。因為孩子的生活接觸得少,思想也比較純粹,難以感受這之中隱約所要表達的人情世故。但是「分享」,卻可以讓孩子開始感受到除了自己以外的世界樣貌。 孩子可以發現爸媽也不是萬能,就是一個平凡人,和他們一樣,會遇到困難、有困擾、有懶惰卻得想辦法解決(才能養活他
Thumbnail
還記得老師曾經分享過:要多與孩子分享「父母的生活」。因為孩子的生活接觸得少,思想也比較純粹,難以感受這之中隱約所要表達的人情世故。但是「分享」,卻可以讓孩子開始感受到除了自己以外的世界樣貌。 孩子可以發現爸媽也不是萬能,就是一個平凡人,和他們一樣,會遇到困難、有困擾、有懶惰卻得想辦法解決(才能養活他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聆聽別人的意見,也學習他人的作法,最後開始一點點的改變與他人的互動模式 面對自己造成的缺失真的很難,但一直不讓孩子面對,更容易累積成怨天尤人的特質 老師鼓勵大家,每次做一點點不一樣的嘗試就好,久了,這些涓涓細流也能匯成大河
Thumbnail
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Thumbnail
老師開始聊起了孩子與我的「結」 孩子的傷痛與我的無助,最後怎麼形成這樣的僵局 「如果你想再次與孩子親近,你必須學習成為一個也在進步、孩子會驕傲的大人。」 那天,我才發現我的止步
Thumbnail
孩子「叛逆期」真的就該叛逆? 兒子上國中開始,開始會和家人起爭執,不只會大小聲,甚至翹課、不寫作業,做家長的管也管不動。遇到這種事,我們都會想「孩子只是進入叛逆期,長大以後就好了」以此來安慰自己。 有一次學校運動會,在休息區等兒子比賽時跟隔壁家長林媽媽聊天才知道,其實「叛逆期」根本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孩子「叛逆期」真的就該叛逆? 兒子上國中開始,開始會和家人起爭執,不只會大小聲,甚至翹課、不寫作業,做家長的管也管不動。遇到這種事,我們都會想「孩子只是進入叛逆期,長大以後就好了」以此來安慰自己。 有一次學校運動會,在休息區等兒子比賽時跟隔壁家長林媽媽聊天才知道,其實「叛逆期」根本是我們自己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在與父母工作的過程中,常會聽到家有青少年子女的父母,對於和這年紀的孩子相處感到挫折與心累。 我們幹嘛這樣的關係怎麼辦呢?
Thumbnail
2/17 (五) 第三十堂:真正的改變,是改變內在 哇!時間好快喔!就這樣悄悄來到第30堂課了! 改變內在就會帶來外在的改變, 回想起大前年的時候, 正是我們一家人最低谷的時候, 老爸剛過世沒多久, 大兒子憂鬱症跟情緒障礙遲遲未能找到方法, 小兒子高血壓以及各種數不清的身體狀態, 那個帶著悲
Thumbnail
2/17 (五) 第三十堂:真正的改變,是改變內在 哇!時間好快喔!就這樣悄悄來到第30堂課了! 改變內在就會帶來外在的改變, 回想起大前年的時候, 正是我們一家人最低谷的時候, 老爸剛過世沒多久, 大兒子憂鬱症跟情緒障礙遲遲未能找到方法, 小兒子高血壓以及各種數不清的身體狀態, 那個帶著悲
Thumbnail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Thumbnail
回想一件小時候,最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 你覺得父母當時了解自己嗎?為甚麼? 當家長成為大人後,也會忘了自己曾是孩子。 為甚麼當初不喜歡父母對自己做的事,不知不覺會做回孩子身上? 在12至1月期間,我們到訪不同學校舉辦家長生命教育活動,以其中一間學校為例,分享當中的內容重點。 === ===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電話中聽到家長沉重的對我說出這句話,我突然覺察到自己內心湧起一股莫名的悲傷⋯。 我將一部分的注意力「看著」這個「悲傷」,試圖照顧自己不被情緒牽著。 我看見了! 這個悲傷其實是來自過往,曾被ㄧ位失控的媽媽歇斯底里的對我大吼:「我就是不相信你~~!我只有一個兒子,連我都不相信他,誰來相信他~~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Thumbnail
教養的過程,就像任務闖關一樣,一關一關的破解,解題成功,能讓你慢慢看到孩子情緒處理,和人際關係上的進步;但更多時候是卡關了,你摸不清這關的大魔王是誰?在哪?搞不懂適用什麼武器?或是根本沒發現自己已體力耗盡,需要先補補血。常常動彈不得,必須退回上一關,重新出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