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記者提問的基本功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某媒體記者經過介紹,發訊來問我某個產業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先貼一個蠻鳥的其他媒體連結給我看,然後問「請問你怎麼看?」。我的第一個回應是:「XX,問題不是這樣問的。」

raw-image

首先,即使我對這個題目熟悉,「你怎麼看」這種問法其實會讓被問的一方相當困擾(還好不是把麥克風嘟給我,不然要不是講不出來,就是隨便亂講一通)。

基本上這是個開放式的問題,好處是我可以天馬行空隨便亂講,壞處是我不知道你要問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提供有意義的答案。

而且以第一個問題就這樣問來看,我的猜想是這位記者對題目並沒有做功課。

於是記者又問:

那你覺得他們在(某國)有機會嗎?

我的第二個答案:

還是要再說一遍,問題不是這樣問的。

然後我請問對方:

  1. 「他們」是誰?前面提過的A公司還是B公司?
  2. 在某國的什麼市場?(某國很大,環境複雜,區隔眾多)
  3. 所謂「有機會」的定義是什麼?
  4. 這個問題是「有」或是「沒有」兩個答案可以解釋得清楚的嗎?如果我直接給你一個「有」或「沒有」你就真的信?

說實在話,或許是我吹毛求疵、或許其他學者專家有這兩個題目就可以侃侃而談;但是,我這樣沒辦法真正理解問題、也給不出有意義的答案。

另外我再問:

您知道他們在某國有哪些可能的競爭對手嗎?某國的該產業應用狀況?相關產品的發展?A公司或B公司目前在某國的佈局?

記者:

嗯……,我不是很瞭解。我先多研究一下,再來問比較明確的問題。

雖說記者不見得是產業專家,對議題也不一定有很深的研究,這個並不要緊;但針對自己問出來的題目內容作點功課,應該也是基本功。如果題目問得不夠精確,也不太容易問到能寫出好報導的答案,不是嗎?

或者再退一百步說,我作為受訪者對於不清楚的問題給了不清楚的答案、記者也忠實的報導了我說的話,但最後刊登出來的結果可能像是「外行老頭唱衰A公司,直言在某國市場發展無望」,這樣罪過可就大了。

不過,後來我還是在許可範圍之內,跟記者分享了幾點簡單的想法(其實在過去的幾篇產業文章都寫過,我也提供連結請他去看);但最後以防萬一起見,我還是補了幾句:

另外拜託,你要引述我任何話必須先知會;我可以提供你一些看法,但最好不要直接引述我。我做媒體做太久,知道沒先說會發生怎麼事,過去身受其害太多,只好先小人一下,不好意思。

(再附註一下,因為吃過太多苦頭,我現在絕不接受電話訪問。)

我並沒有要責怪記者的意思,頂多是倚老賣老切磋一下訪問和專題製作經驗;當然是更希望記者一出手就是令人驚豔的題目,我也好無恥吹噓一番,最後還要送禮跪求記者把我名字寫上去。

這樣才是媒體的良性循環,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傅瑞德的沙龍
785會員
258內容數
生涯橫跨科技、出版、行銷顧問業;曾創立過多家數位媒體,並擔任雜誌總編輯與社長。專注商管、網路、科技、語言、軍事等領域;曾任教大學中文系,並擔任電動車系統公司行銷長。目前為企業與新創公司媒體策略、產品行銷、語言應用顧問,提供品牌再造與中英文文案教學等服務。
傅瑞德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1/23
為簡化個人作品發表平台管理的作業,之後《F大叔的硬派行銷塾》的方格子分站(也就是這裡)將暫停更新,新文章會發表在主站 http://hardcopy.cafe 上。 如果您是這邊尚未期滿的付費讀者,請寫信到 [email protected] 跟我聯繫,我會同樣提供付費會員資格給您。如果您想透過email收到最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不能說完全沒有,但背後的運作和理由跟你想像的可能不一樣。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2021/10/21
延續了先前幾篇相關文章的討論,我仍然認為Intel這個系列的廣告如果不是對Apple意氣用事,就只是在跟現有的幾家大客戶搏感情。如果從產品行銷的角度來看,應該還是有更好的方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文化,不鼓勵我們問問題。 但無論是在學術、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提問來索求特定的資訊。 掌握提問的藝術,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並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見解。 那麼,如何提出具有深度和價值的問題呢? 了解下面3種問題的功能,讓你的對話更有層次吧! 功能1 - 引出資訊 (Elic
Thumbnail
台灣的教育文化,不鼓勵我們問問題。 但無論是在學術、職場,還是日常生活中,我們都需要提問來索求特定的資訊。 掌握提問的藝術,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解決問題,並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見解。 那麼,如何提出具有深度和價值的問題呢? 了解下面3種問題的功能,讓你的對話更有層次吧! 功能1 - 引出資訊 (Elic
Thumbnail
任何題材都能寫,然而關鍵在於你對資訊的掌控與理解能力,能否成就你的觀點。如果你連資訊把關能力都沒有,那怎麼可能輸出有營養價值的內容?你的行為甚至會砸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文字招牌。
Thumbnail
任何題材都能寫,然而關鍵在於你對資訊的掌控與理解能力,能否成就你的觀點。如果你連資訊把關能力都沒有,那怎麼可能輸出有營養價值的內容?你的行為甚至會砸毀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文字招牌。
Thumbnail
1️⃣. 假設你是一個XX角色,如何回答以下問題? 2️⃣. 在遵守以下X條規則的前提下,回答這個問題。 3️⃣. 請參考以下例子,將其擴展到XX字數,並保持類似的風格。 4️⃣. 你作為一個XX領域的專家,請完成以下XX任務。 5️⃣. 請盡可能具體地描述以下情景,以便讀者僅通過文字理解。
Thumbnail
1️⃣. 假設你是一個XX角色,如何回答以下問題? 2️⃣. 在遵守以下X條規則的前提下,回答這個問題。 3️⃣. 請參考以下例子,將其擴展到XX字數,並保持類似的風格。 4️⃣. 你作為一個XX領域的專家,請完成以下XX任務。 5️⃣. 請盡可能具體地描述以下情景,以便讀者僅通過文字理解。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以下類似的狀況? 會議上面對主管(或面對面試官)的提問時,你明明聽得懂問題內容然,也確實是自己的專長項目,但卻不知道如何把腦中的資訊(知識)有條理的說出口嗎?再加上主管一句『講重點』,是不是更加不知該如何表達呢?
Thumbnail
你是否有過以下類似的狀況? 會議上面對主管(或面對面試官)的提問時,你明明聽得懂問題內容然,也確實是自己的專長項目,但卻不知道如何把腦中的資訊(知識)有條理的說出口嗎?再加上主管一句『講重點』,是不是更加不知該如何表達呢?
Thumbnail
收到網友的私訊關於經營自媒體的提問,整理成四個提問,分別是: 1. 如何開始自媒體、2. 經營自媒體對寫文章抗拒怎麼辦、3. 沒辦法持續做純分享的文章、4. 內傾性格適合做自媒體嗎 很感謝網友的提問,以下是我基於自己體驗與學習後的觀點,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標準答案,離開學校考卷後,世界上幾乎沒有標準答案
Thumbnail
收到網友的私訊關於經營自媒體的提問,整理成四個提問,分別是: 1. 如何開始自媒體、2. 經營自媒體對寫文章抗拒怎麼辦、3. 沒辦法持續做純分享的文章、4. 內傾性格適合做自媒體嗎 很感謝網友的提問,以下是我基於自己體驗與學習後的觀點,我的答案不一定是標準答案,離開學校考卷後,世界上幾乎沒有標準答案
Thumbnail
一、請問你是左派還是右派?(自我分類型) 1.由易入難,由淺入深 在訪談過程中,不建議訪談初期就切入重點或較隱私的問題,以免受訪者無法取得信任,以至於訪談過程拘謹,開放式訪談容易變成封閉式問答,較無法獲得完整的事件經過或訪談預設內容。 2.避免專業術語(調整成受訪者習慣的語言) #訪談與問卷的應用
Thumbnail
一、請問你是左派還是右派?(自我分類型) 1.由易入難,由淺入深 在訪談過程中,不建議訪談初期就切入重點或較隱私的問題,以免受訪者無法取得信任,以至於訪談過程拘謹,開放式訪談容易變成封閉式問答,較無法獲得完整的事件經過或訪談預設內容。 2.避免專業術語(調整成受訪者習慣的語言) #訪談與問卷的應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