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體記者經過介紹,發訊來問我某個產業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先貼一個蠻鳥的其他媒體連結給我看,然後問「請問你怎麼看?」。我的第一個回應是:「XX,問題不是這樣問的。」
首先,即使我對這個題目熟悉,「你怎麼看」這種問法其實會讓被問的一方相當困擾(還好不是把麥克風嘟給我,不然要不是講不出來,就是隨便亂講一通)。
基本上這是個開放式的問題,好處是我可以天馬行空隨便亂講,壞處是我不知道你要問什麼、我也不知道怎麼提供有意義的答案。
而且以第一個問題就這樣問來看,我的猜想是這位記者對題目並沒有做功課。
於是記者又問:
那你覺得他們在(某國)有機會嗎?
我的第二個答案:
還是要再說一遍,問題不是這樣問的。
然後我請問對方:
- 「他們」是誰?前面提過的A公司還是B公司?
- 在某國的什麼市場?(某國很大,環境複雜,區隔眾多)
- 所謂「有機會」的定義是什麼?
- 這個問題是「有」或是「沒有」兩個答案可以解釋得清楚的嗎?如果我直接給你一個「有」或「沒有」你就真的信?
說實在話,或許是我吹毛求疵、或許其他學者專家有這兩個題目就可以侃侃而談;但是,我這樣沒辦法真正理解問題、也給不出有意義的答案。
另外我再問:
您知道他們在某國有哪些可能的競爭對手嗎?某國的該產業應用狀況?相關產品的發展?A公司或B公司目前在某國的佈局?
記者:
嗯……,我不是很瞭解。我先多研究一下,再來問比較明確的問題。
雖說記者不見得是產業專家,對議題也不一定有很深的研究,這個並不要緊;但針對自己問出來的題目內容作點功課,應該也是基本功。如果題目問得不夠精確,也不太容易問到能寫出好報導的答案,不是嗎?
或者再退一百步說,我作為受訪者對於不清楚的問題給了不清楚的答案、記者也忠實的報導了我說的話,但最後刊登出來的結果可能像是「外行老頭唱衰A公司,直言在某國市場發展無望」,這樣罪過可就大了。
不過,後來我還是在許可範圍之內,跟記者分享了幾點簡單的想法(其實在過去的幾篇產業文章都寫過,我也提供連結請他去看);但最後以防萬一起見,我還是補了幾句:
另外拜託,你要引述我任何話必須先知會;我可以提供你一些看法,但最好不要直接引述我。我做媒體做太久,知道沒先說會發生怎麼事,過去身受其害太多,只好先小人一下,不好意思。
(再附註一下,因為吃過太多苦頭,我現在絕不接受電話訪問。)
我並沒有要責怪記者的意思,頂多是倚老賣老切磋一下訪問和專題製作經驗;當然是更希望記者一出手就是令人驚豔的題目,我也好無恥吹噓一番,最後還要送禮跪求記者把我名字寫上去。
這樣才是媒體的良性循環,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