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深耕技術,提升價值,才是台灣代工產業應走的路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8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最早前進中國的,多屬非技術核心類產業,在台灣本就競爭力薄弱,沒中國人搶生意,遲早也被東南亞追上。所以幾年下來,在台灣整個產業大概就剩下那兩家廠,勉強可以提供國內本土產能,剩餘的進口。這是供需平衡,技術差的競爭者西進,降低成本拉高競爭力,留在本地的依靠品質取勝,往其他國家找訂單,使得市場處在一個平衡。
Thumbnail
台灣政府對於傳統產業為提升整體競爭力,積極協助轉型,從2021年又開始大力推動。然而,要成功轉型卻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根據Applemint(2021)的報導,為促使台灣傳產加速轉型,政府部門也推出許多政策。 根據Deloitte(2023)的報導,台灣傳統製造業面臨的問題包括通膨、人才荒、綠色轉
Thumbnail
台灣政府對於傳統產業為提升整體競爭力,積極協助轉型,從2021年又開始大力推動。然而,要成功轉型卻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根據Applemint(2021)的報導,為促使台灣傳產加速轉型,政府部門也推出許多政策。 根據Deloitte(2023)的報導,台灣傳統製造業面臨的問題包括通膨、人才荒、綠色轉
Thumbnail
在初踏入業務這個領域,我所服務的公司是一間德國公司 ,主要工作內容為販售這個品牌的商品到台灣市場。當時工作的心態就是我賣的是很棒的產品,貴一點也是應該的。 後來轉行到本土企業,主要工作內容變成販售台灣品牌到國外。在工作初期,當我遇到歐、美、日品牌競爭時,我內心隱隱會覺得我好像賣太貴了。這樣的心態直到
Thumbnail
在初踏入業務這個領域,我所服務的公司是一間德國公司 ,主要工作內容為販售這個品牌的商品到台灣市場。當時工作的心態就是我賣的是很棒的產品,貴一點也是應該的。 後來轉行到本土企業,主要工作內容變成販售台灣品牌到國外。在工作初期,當我遇到歐、美、日品牌競爭時,我內心隱隱會覺得我好像賣太貴了。這樣的心態直到
Thumbnail
參與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 (1)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OEM或ODM (2)主要業績來源來自單一幾個代工大客戶 (3)長年活在擔心代工客戶是否繼續下單陰影 (4) 深受品牌的微笑
Thumbnail
參與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多個想將自有品牌推廣到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這些公司都有些共通點: (1)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來自OEM或ODM (2)主要業績來源來自單一幾個代工大客戶 (3)長年活在擔心代工客戶是否繼續下單陰影 (4) 深受品牌的微笑
Thumbnail
經歷了一些國家的工作經驗回到台灣後,覺得台灣市場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思維,就是把「成本控制」做為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企業發展核心,而把「對未來的投資」放在相對後面的位置。無論市場好壞、收入增減,「控制並壓低成本」似乎都是多數企業的首要課題。這樣的企業難以進步與成長,更遑論轉型。
Thumbnail
經歷了一些國家的工作經驗回到台灣後,覺得台灣市場有一個比較不一樣的思維,就是把「成本控制」做為非常重要甚至是首要的企業發展核心,而把「對未來的投資」放在相對後面的位置。無論市場好壞、收入增減,「控制並壓低成本」似乎都是多數企業的首要課題。這樣的企業難以進步與成長,更遑論轉型。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當台灣製造業面臨按下「Reset」的關鍵時刻,必須要重新思考企業轉型的策略:要挑戰什麼新領域?需要什麼新技能?有足夠的人才及科技嗎?什麼是現在的阻力?如何落實文化、如何執行?
Thumbnail
過去幾年的商業市場上,許多做代工的工廠、製造的廠商,紛紛成立自有品牌,擺脫代工廠的標籤,用品牌去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畢竟兩者之間的毛利有著極大的差異。
Thumbnail
過去幾年的商業市場上,許多做代工的工廠、製造的廠商,紛紛成立自有品牌,擺脫代工廠的標籤,用品牌去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畢竟兩者之間的毛利有著極大的差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