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忘記時間管理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時間管理一直是我們從小到大在學習的課題,但是在知識經濟的時代下,單純的時間管理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了,你有多少生產力,有多少成就,才是現代最終論英雄的關鍵。

時間與時代


如果我們是生活在十九世紀的話,應該不會以「分鐘」為計量單位,因為不僅科技不發達也沒有那個必要,當時的人們大多都是務農,他們不需要精準的時間去規範插秧要插多久,或是收割一定要在中午12點之前完成等等精準的計量。

而且在1850年代量產的手錶問世之前,除了超級有錢人以外,幾乎沒有人負擔得起鐘錶,大多數的人都依靠太陽指出相對應的時刻,在敘事時也常用其他相對的事件來描述某個事件的時間。例如在馬來語裡,甚至有一個片語叫「pisan zapra」,約略可以翻譯成「差不多吃一根香蕉所需要的時間」。

直到工業革命之後,人都聚集到了工廠,工人要幾點上班、上班多久、什麼時候休息都需要精準的計量,這時候時間就很重要了,管理者必須依照工人付出的時間來給付薪水,不然工人可是換翻臉的,這是一個用時間換取金錢的時代。

今天,很多東西都已經自動化生產,我們在衡量一個人的產出時不會再像是:你組合了幾台冰箱、焊接了多少台冷氣等等,現在的企業如:google、騰訊、阿里巴巴,這些資訊產業重視的是你的智識、專注力、技術及網絡等等集合起來的技能,時間不再能代表你的產出,我們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

生產力的迷思


在知識經濟時代,我們重視的是生產力,如果要講生產力就不得不提到「精力」與「專注力」,我也把它們叫做生產力金三角。精力與專注力就像是生產力的兩隻腳一樣,當腳有力時,你才走得遠,在生產力的世界裡,時間管理反而是其次。

生產力專家克里斯・貝利(Chris Bailey)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週工作九十個小時的產出量跟一周工作二十小時的產出量兩者做比較,赫然發現,他在工作九十個小時的那週裡面所完成的事只比一週工作二十小時還要多一點!

這是為什麼?克里斯認為因為在那段瘋狂加班的時間裡,他的工作變得不那麼緊急,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投入較少的精力與專注力。重點是,就算白紙黑字寫明,長時間工作與短時間工作做的事情一樣多,他仍舊感覺長時間工作的生產力高出一倍。

工時的增加會讓你感覺好像做了更多的事,但是就生產力的角度來說,因為你的精力與專注力在高工時的消耗之下,早就已經磨損殆盡,這時的加班變得非常沒有效率。也有研究指出我們的生產力在每週工作五十五個小時之後會將至谷底,難怪有人會說每週工作七十小時的人,額外的十五個小時都在做白工。

我認為這就很像成甲說的「低等勤奮陷阱」,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畫線、抄筆記,表現得很努力,但是這種努力不會讓你變卓越,因為你忘記思考。生產力也是一樣,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工作,但最終淨幹一些沒有效率的事,還洋洋得意,終究陷入生產力陷阱而不自知。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裡,最有生產力的人會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與「專注力」,訣竅就是限制自己在某件事上所要花費的時間,這是一個讓你善用時間、專注力、精力的好方法。

《見機》


了解了精力與專注力是生產力不可或缺的要素之後,我們就要探討我們到底什麼時候專注力最好?丹尼爾・平克在《見機》這本書裡給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心理學家想要了解一個人的情緒變化的時候,他會叫受試者配戴一個儀器,這個儀器每半小時會提醒受試者,這時受試者就要記錄下自己當下的情緒。

但是除了配戴儀器的研究之外,還有一個更簡便的方法,就是用Twitter!康乃爾大學在2011年分析了84個國家約240萬個 Twitter 用戶,這段時間約五億條推特,分析其中的字詞流露出的情緒變化。結果發現如下面這張圖

人的情緒上午達到高峰,下午經歷低潮,晚上出現反彈。

人的情緒上午達到高峰,下午經歷低潮,晚上出現反彈。

橫軸是時間,縱軸是發文者的情緒變化,結果有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就是越靠近週末的時候,大家情緒越好,而且不論哪一天的情緒輪廓都非常相近,大約是每天早上六點後開始上升,到八九點達到高峰,之後一路滑落,直到六點下班後才有開始回升,總結來說,上午達到高峰,下午經歷低潮,晚上出現反彈

無論哪一個文化、國家的人都得到這條曲線,心理學家讓受試者配戴儀器紀錄情緒也得到類似的結果。平克說這是因為人的下丘腦之中有個“視交叉上核”,負責調整不同時段的荷爾蒙分布,這就是我們的生物時鐘。而情绪,顯然受到生物時鐘的影響。

但生物時鐘不僅影響情緒,也影響我們的專注力,所以我們的專注力的高峰也在早上。當我們做重大決定的時候應該在早上做,重要工作也應該在早上執行,生病開刀時也不要選下午時段,這時候醫生的失誤率可能會較高。

見機就是看見時機,了解自己專注力的最佳時段,才能更好的分配,達成更佳的成果。

Less is more


幾乎所有生產力書籍都會說,多工處理會嚴重損害生產力,值得注意的是多工處理不僅損害生產力還讓我們自我感覺超棒!

有研究指出,當我們在處理一件以上的事情時,我們腦中會分泌多巴胺(人體興奮劑),誠如丹尼爾・列維廷在《大腦超載的思考學》裡所描述的:「多工處理會形成一個多巴胺成癮迴路,獎勵大腦為尋求外部刺激而失去專注力。」

多工處理會讓我們自己覺得自己很厲害,產生一種愉悅的感覺,這是最恐怖的地方,大腦就像一名多工處理毒品的吸食者,不知道處理越多事,它的效能會越低落,還不斷吸食,因為他感覺快樂。

而多工處理之所以會降低生產力就是因為,對每件事情都只能蜻蜓點水,無法真正把它做好。他讓我們更容易分心、更容易出錯,而出錯之後要花更多的心力去進行補救。唯有一次只做一件事,你才有足夠的專注力,才能真正地把事情做好。

忘記時間管理


這邊講忘記時間管理並不是真的忘記時間,而是把生產力擺在第一位,只有重視了自己的生產力,時間管理才有意義。我們已經不再是用時間換取金錢的世代,透過自我智識的成長、人脈網絡、各式各樣的技能等等,知識經濟成為主流,我們必須改變衡量產出的方式,讓自己朝向理想的方向前進,在這條路上,低等勤奮陷阱處處都在,2019年小心別踩著了。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個讚或追蹤,謝謝~

Facebook : 查思慢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查理的沙龍
82會員
75內容數
因為世界很大、很有趣,更希望用多元思維模型來了解不同的事物。 透過不同的角度,讓我們的生活可以更完整一點~
查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4/08/01
最初階的工作者專注於個人利益,對組織成就無感,而成熟工作者則能從組織及公司利益出發,人的初始設定就是自利,我們要如何擴大自己的格局,成為一位成熟的工作者,則是職場的重要課題。
Thumbnail
2023/05/08
身為一位在台北市拼搏工作者,在物價與房價飛漲之下,深深感受到要在台北市買一間房有多麼不容易,總是想要了解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真的有那麼多嗎? 各個行政區差異會很大嗎? 因此就查詢了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統計資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現況,也可以作為台北市買房的資料參考。
Thumbnail
2023/05/08
身為一位在台北市拼搏工作者,在物價與房價飛漲之下,深深感受到要在台北市買一間房有多麼不容易,總是想要了解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真的有那麼多嗎? 各個行政區差異會很大嗎? 因此就查詢了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統計資料,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台北市的人口現況,也可以作為台北市買房的資料參考。
Thumbnail
2023/05/05
在前幾個晚上,一如既往地要哄著嬰兒入睡,但是左抱右抱、上拍下拍,總是找不到個頻率似的,小孩哭得不停,只得耐著性子持續的哄,聽著他那震耳欲聾的哭聲,心理也產生了厭惡小孩的感覺,甚至想強迫讓他停止哭泣的衝動,當然,我自己也馬上覺察到了心裡的想法,對自己有這種想法驚訝之時,也感嘆每一位父母的難為之處。
Thumbnail
2023/05/05
在前幾個晚上,一如既往地要哄著嬰兒入睡,但是左抱右抱、上拍下拍,總是找不到個頻率似的,小孩哭得不停,只得耐著性子持續的哄,聽著他那震耳欲聾的哭聲,心理也產生了厭惡小孩的感覺,甚至想強迫讓他停止哭泣的衝動,當然,我自己也馬上覺察到了心裡的想法,對自己有這種想法驚訝之時,也感嘆每一位父母的難為之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責任制成為主流的時代,時間似乎永遠都不夠用,而事情也彷彿一直都做不完。我們沒有辦法將一天變成48小時,於是人們開始不斷鑽研「時間管理」,努力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力,並盡可能地避免虛擲光陰,許多人都期望著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時間管理究竟是讓人們掌控時間,還是其實是讓人們被時間掌控?
Thumbnail
在責任制成為主流的時代,時間似乎永遠都不夠用,而事情也彷彿一直都做不完。我們沒有辦法將一天變成48小時,於是人們開始不斷鑽研「時間管理」,努力提高單位時間的生產力,並盡可能地避免虛擲光陰,許多人都期望著能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但你是否曾經想過,時間管理究竟是讓人們掌控時間,還是其實是讓人們被時間掌控?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心流的概念並不特別要求時間總量,而是確定要做的事情能夠確實做到的那一段時間要能是專注的。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其實,現今的工時政策,不過是一兩百年內的事情。而在制度之外,更巨大的改變是人們看待時間的方式:「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出現並深植人心,加上天主教教導信眾「必須把工作做好,才能上天堂」,怠惰是七宗罪之一,努力工作逐漸變成世人的信仰……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一天工作八小時?其實,現今的工時政策,不過是一兩百年內的事情。而在制度之外,更巨大的改變是人們看待時間的方式:「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出現並深植人心,加上天主教教導信眾「必須把工作做好,才能上天堂」,怠惰是七宗罪之一,努力工作逐漸變成世人的信仰……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日語中有一個詞叫做「忙殺」。 意思就是工作太忙,被工作趕著走,人的精神壓力和身體壓力過大,就容易患上身心疾病,從而被工作殺死。
Thumbnail
提高工作效率高能升官,加強工作能力,在沒有精神的追求下,學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讓你變成機器人,這書> 是一位日本作者,在日本自殺率率是因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他們工作效率低、患憂鬱高,寫此書是想能以珍惜自己和家庭前提下,作為工作效率的內在目的,高效能以精神之柱為主,莫要以物質所困。 如果你以為這書只是
Thumbnail
提高工作效率高能升官,加強工作能力,在沒有精神的追求下,學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只會讓你變成機器人,這書> 是一位日本作者,在日本自殺率率是因不健康的工作方式,他們工作效率低、患憂鬱高,寫此書是想能以珍惜自己和家庭前提下,作為工作效率的內在目的,高效能以精神之柱為主,莫要以物質所困。 如果你以為這書只是
Thumbnail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Thumbnail
本文重點 時間能夠被我們「管理」嗎? 如果你問200年前的人什麼是「時間管理」,他們肯定聽不懂,因為當時的工作型態不需要將時間以半小時為單位劃分。現在,只要你google它,就會看到網路上一堆人在分享有關的訣竅,包括訂定計畫、準確執行、提升效率等。 為什麼我們需要時間管理?很顯然,隨著工作型態的轉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