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點、線、面的想像維度:像「肯X基自由選」一樣的性別問題(上)

2019/03/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對社會學的接觸,最早是從性別領域獲得啟蒙,但那也是大學以後的事了。國中以前的公民課,頂多讓我對 sex(生理性別)和 gender(社會性別)有一些基本認識而已,但一個決定於天生性徵、一個則由社會風俗而來,「個體差異的獨特性」似乎缺乏版面,也沒什麼戲唱。不過回過神想,現實社會也的確是如此樣貌 QQ


生理性別 x 性別認同 x 性傾向

老一輩或比較少接觸性別議題的人很喜歡說:「現在性別變得越來越多元了!」其實多元性別一直都在,晚是晚在被注意,而之所以感覺變多,是相對於男女二元而論。基本上,要理解性別身分,起碼需要知道「生理性別」、「性別認同」和「性傾向」三件事,注意,這並不包含「社會性別」喔。

簡單說來,「生理性別」是基於生物學的判準,激素、性徵或染色體那類的,它比較先決;「性別認同(心理性別)」則是人看待自身的性別判斷,像是常聽到的「男兒心、女兒身」就是一種生理和心理性別不相符的情形,連帶也就會產生所謂順性別、跨性別等詞彙;「性傾向」則是人感受到性吸引的性別,精確的說,是「我受到哪種性別的想像而感到吸引力」,進而和個人的性別認同比較後的結果。


舉些例子就能發現這三件事能幫我們釐清很多,像「陰陽人(雙性人)」就是在生理性別判斷上無法直觀歸類為男/女的族群,可能兼具雙性性徵也可能皆無,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就沒有自己的性別認同跟性傾向。另一個很常和陰陽人錯用的是「跨性別者」,我們從「人妖」這用法就可想見傳統社會對他們持有多深的汙名與妖魔化。它狹義的指涉是針對變性手術(化學去勢、施服激素等)者而言,但廣義可以包含所有生理和心理性別不同調的人;與此相對,生理和心理性別一致的人則為「順性別」。

(題外話,這其實是肯X基的隱藏菜單喔,下次點餐時記得把 Menu 翻到背面)

LGBTQIA?
基本定義了解後,大概就可以分辨性別運動中那些常見英文字母的意涵了。同性戀是其中最早獲得關注的,又以男同志(gay, G)更早於女同志(lesbian, L);其後才逐漸輪到雙性戀(bisexual, B)和跨性別者(transgender, T)。近年來這串字母被越拉越長,正是反映出社會對性別概念應該要有更精細的認知與想像,諸如前面聊到生理上不易界定(但以前卻可能被任意歸類)的陰陽人(intersex, I)、對雙性皆無強烈吸引力的無性戀(asexual, A)及仍對性別、性向感到疑惑的「酷兒」(queer, Q)等。


把三個定義搭配上這串英文字母,就像肯X基自由配一樣,擁有各種組合方式了:

例甲:生理性別=男、性別認同=男、性傾向=男,為「順性別男同性戀(G)」
例乙:生理性別=女、性別認同=男、性傾向=女,為「跨性別男異性戀(T)」
例丙:生理性別=男、性別認同=女、性傾向=雙,為「跨性別女雙性戀(T+B)」

你可以發現,性少數族群的多重身分可能同時出現在一個人身上,這使得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釐清自我定位,看似好像不斷在游移、流動,但其實反而更顯示出人在掙脫狹隘框架的摸索過程中,是有多麼的不易。

不過這大概也是最讓長輩們頭痛的地方,因為和傳統的性別想像簡直是天差地遠了。古時,人們將性別認同「預設」等同生理性別(XX就要有XX的樣子,連帶造就了「社會性別」、「性別氣質」等刻板期待),而性傾向當然只能是異性戀。社會上只容許「順性別異男」與「順性別異女」存在,人們並在生活互動中套用了這兩種模板先入為主的評斷,甚至要求別人,如同社會對他們做的一樣,曾是那麼不自覺,那麼理所當然。


嘿,那三個例子都還只是在男/女二元下的討論而已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54會員
57內容數
我要成為 LeetCode 王!快跟我一起踏上旅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