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教與學】「後設認知」 利用已知駕馭未知引導自己的學習或教學心路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Image by Tumisu from Pixabay
「覺知」--知道自己擁有什麼認知、經驗、知識和資訊的策略。
「控制」--指揮及應用自己已知的知識或資訊的某些部份,或者調度及運用自己已有的某些認知策略,去處理/應付特定的學習、教學、解決問題以及其他的工作。
進而學會利用「已知」來駕馭「未知」,學習與教學就不會/不再「霧煞煞」、「霧裡看花」、「走馬看花」、「船過水無痕」了。
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有探索、試錯的機會,由提問、分享、討論、思考的一連串歷程中找到教學或學習素材和內容、抓住教學或學習關鍵與重點。藉由外界周遭的刺激、線索、蛛絲馬跡來旁敲側擊及舉一反三,一步步去發掘內容,再分析並歸納出重點。如此有意識地不斷練習、持續運作,漸漸地、慢慢地養成習慣。
能覺察自身的情緒感受、能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能跳脫迷惑、困擾之外而抽離自我並保持距離來思索自己所遭遇的難題或困境。
「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個人對於自己的認知過程(記憶、理解、聯想等)可以掌握、控制、指揮、監督和評鑑,能看見自己的問題或困境、發現自己的盲點或迷思,甚或進一步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或超越困境。
我們可以運用在學習方法或教學策略上,進而瞭解到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習歷程或教學過程,透過監控自己的思維模式、學習歷程或教學過程,從而達到有效的學習方法且有能力所學的新知識或資訊傳遞給他人。
學習歷程或教學過程會經歷3個階段:
1)自我產生內在語言
  A、我要怎麼學會這項知識或技能?/我要如何教導這項知識或技能?
  B、當我無法學會時,我會有什麼行為反應?
    當我無法教會時,我會有什麼行為反應?
2)自我覺察感覺及反應
  A、我在學習這項知識或技能時的感覺是什麼?
    我在教學這項知識或技能時的感覺是什麼?
3)自我監督、控制、評價
  A、我目前的學習方法有效嗎?/我目前的教學策略有用嗎?
  B、我的學習方法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改善?
    我的教學策略還有什麼地方可以改進/改善?
  C、我可以運用什麼其他不同的方法策略來改進/改善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可以運用什麼其他不同的方法策略來改進/改善自己的教學策略?
  D、這是最佳學習方法嗎?/這是最佳教學策略嗎?
  E、我能掌控/創造什麼學習環境或條件?
    我能掌控/創造什麼教學環境或條件?
對於一個主題/專題/議題/領域的知識或技能有相當程度的探究,理解、實踐與檢測,才能明辨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或者究竟能不能更加廣泛、深入地開發並發展該主題/專題/議題/領域的知識或技能。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8會員
37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多語自學者 的其他內容
未來會變而更加美好的是,一旦這部專法立法通過以後,台灣社會終將逐漸抹去集體壓抑、普遍歧視,取得「愛和包容」、「理解與尊重」的共識,並劃下「無論接不接受、認不認同,都不能作出傷害無辜他人的行為」的底線。同志同樣擁有站在社會與法律位階上「自由追尋」、「平等抉擇」的身為人的權利和義務。
其實,東南亞離我們並不遠。只是,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錯覺:我們始終以為自己是居住在一塊大陸上。而不是生活在一座小島上。久而久之,成了我們潛意識裡的「大陸思維」,「海洋思維」不曾存在於我們的心智認知裡。
「柬埔寨語」,或者「高棉語」是有別於「中文」及西方歐美語言的另外全然不同的語言。人類,是被「習慣」所支配的動物。如果能善用這個本能特性,可以漸漸培養出「好習慣」;假使不能好好運用,那麼便會養成「壞習性」。我只是先讓自己長期持續逐漸熟悉對於自己來說好像另一個星球的語言「柬埔寨語」的語感,並保持之。……
「日本語」,更不消說,在中國上千年的漢字文明發展演變過程中源源流長。對於有「中文」基本能力的我們來說,可以運用「中文」的規律和特點更加容易地掌握「日語」。日本的文化型態和內涵,與漢文化同一源流,甚至同一表徵--「漢字」。「中文」與「日文」的「漢字」彼此交流、相互影響、交錯運用,輪番衍生出「漢字」……
「印尼語」,跟現今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馬來語」--有高度的相似性。雖然母語為中文及地方方言的我們卻可以透過「英語」的規律和特性來學習「印尼語」,因為「印尼語」和「馬來語」雙雙都被西方國家殖民統治過,因而受到西方語言文字的影響不在話下。喔!順帶一提,「印尼語」的口語語法與「中文」其實是相像的。
未來會變而更加美好的是,一旦這部專法立法通過以後,台灣社會終將逐漸抹去集體壓抑、普遍歧視,取得「愛和包容」、「理解與尊重」的共識,並劃下「無論接不接受、認不認同,都不能作出傷害無辜他人的行為」的底線。同志同樣擁有站在社會與法律位階上「自由追尋」、「平等抉擇」的身為人的權利和義務。
其實,東南亞離我們並不遠。只是,一直以來,我們都有一個錯覺:我們始終以為自己是居住在一塊大陸上。而不是生活在一座小島上。久而久之,成了我們潛意識裡的「大陸思維」,「海洋思維」不曾存在於我們的心智認知裡。
「柬埔寨語」,或者「高棉語」是有別於「中文」及西方歐美語言的另外全然不同的語言。人類,是被「習慣」所支配的動物。如果能善用這個本能特性,可以漸漸培養出「好習慣」;假使不能好好運用,那麼便會養成「壞習性」。我只是先讓自己長期持續逐漸熟悉對於自己來說好像另一個星球的語言「柬埔寨語」的語感,並保持之。……
「日本語」,更不消說,在中國上千年的漢字文明發展演變過程中源源流長。對於有「中文」基本能力的我們來說,可以運用「中文」的規律和特點更加容易地掌握「日語」。日本的文化型態和內涵,與漢文化同一源流,甚至同一表徵--「漢字」。「中文」與「日文」的「漢字」彼此交流、相互影響、交錯運用,輪番衍生出「漢字」……
「印尼語」,跟現今馬來西亞的官方語言--「馬來語」--有高度的相似性。雖然母語為中文及地方方言的我們卻可以透過「英語」的規律和特性來學習「印尼語」,因為「印尼語」和「馬來語」雙雙都被西方國家殖民統治過,因而受到西方語言文字的影響不在話下。喔!順帶一提,「印尼語」的口語語法與「中文」其實是相像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夥伴,請有意識的學習,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學到了什麼,會比不知不覺地被餵養更感到安心有力量、也可以吸收得比較透徹。 學習指的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不一定發生於學校裡,教我們的人也不一定以老師的形象出現,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注意,任何場域都可以是學校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然而,僅僅依賴課堂上所學的明知識並不足以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有效的學習需要結合明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暗知識(tacit knowledge),通過多方位的實踐和應用,將所學內容內化為真正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幫助學生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愈保持覺知,愈能選擇大腦的思維,創造美好的內在世界。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親愛的夥伴,請有意識的學習,當我們知道自己在學什麼、學到了什麼,會比不知不覺地被餵養更感到安心有力量、也可以吸收得比較透徹。 學習指的是通過閱讀、聽講、思考、研究、實踐等途徑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不一定發生於學校裡,教我們的人也不一定以老師的形象出現,但只要我們有意識地去注意,任何場域都可以是學校
Thumbnail
越來越覺得「自主學習」這個說法很奇怪。 每一種學習都是「自主」的,因為學習者如果不願意,再怎麼強迫都學習不來的。而意願絕對都是「自主」的,自己決定的。 從瑟谷模式教育,到夏山學校,到蒙特梭利,在在都顯示教育(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跟教導者之間的信任關係。因為有信任關係,才有可能去聆聽對方想說什麼
Thumbnail
無知的自己在這多變的宇宙之中只有持續的學習精進自己的認知,才有可能在面對事情時掌握住自己的選擇權,這也算是一種成長的態樣,使過往的障礙不會再限制住自己的可能!個人的拙見.. 我對未知抱持著敬畏,如果學習是種樂趣,那也許是在面對未知的當下滿足了自己的好奇心所產生的心理狀態嗎? 我可以肯定的是科學是
Thumbnail
學習助人技巧時,我們通常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吸收大量知識,對某些學派很感興趣,另一種是對所學內容感興趣,但進入晤談情境中很害怕。這其中的誤區有三種,包括學派過早應用、無法找到心理師的位置、以及忽略基本功。這些誤區都可以透過學習避免。
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然而,僅僅依賴課堂上所學的明知識並不足以讓學生真正掌握和靈活運用這些知識。有效的學習需要結合明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和暗知識(tacit knowledge),通過多方位的實踐和應用,將所學內容內化為真正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具體的策略,幫助學生
Thumbnail
6 篇文章|9928 字 學習觀|教育心理學|學習技巧 序 親愛的讀者 在現今,學習已成為終生的旅程。每一次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自我實現的階梯。這本書是為了那些渴望深化自我,追求成長的您準備的。 我們從一章「建立學習基礎」開始,探索如何透過正確的心態和基本技巧來打造學習的良好基礎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學習的源動能是什麼?為什麼要學習?有什麼剛性需求? ●學習的領域?為什麼選擇這些? ●學習該具備的基本心態? ●學習新知識的策略? ●有哪些閱讀技巧?可以善用那些閱讀技巧? ●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可以用哪些技巧? ●學習時可能會遇到的盲點?
Thumbnail
用口語的話要跟別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時,必須集中精神來思考,在這同時也代表正在將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想法系統化,若是聽的人表示有些聽不懂,那其實是表示自己對那部份的理解還不足,(也就是自己以為知道了,但可能並不是真正的了解),因為真正的明白,才有辦法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
Thumbnail
愈保持覺知,愈能選擇大腦的思維,創造美好的內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