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本散文集,作者提到如此命名就如每週好為對自己步行路徑的檢視,駐足思考生活的事物。

各篇都是散落的,沒有一個核心主題,不過淡淡的輸血中所涉及的範圍也是生活的各處,從對人類語言的思考中理解了相較於螞蟻受到化學物質的強驅,人類在語言的間隙之中取得自由;或是機艙同備公私的性質,在狹窄空間中放進最多人的同時又要提供個人空間使人忽視彼此。

除了這些之外,也有些對於電影或說文學小說(像惡童日記、村上春樹、里爾克等等)或是些音樂的評論等等。很隨意的一本著作,所以我想再多做些評論的評論是沒什麼意義的了。不過,在平淡地文字中偶爾見到作者張惠菁對於生活瑣事的各種靈光,也確是有趣的閱讀體驗了。
avatar-img
83會員
388內容數
雜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曾友俞 的其他內容
《讀書的藝術》心得 本書是1968年新潮文庫譯出的短論文集的小冊,對這感興趣是因為之前寫了一篇短論《關於書與閱讀》(https://www.facebook.com/leisure15/posts/811666085841181?__tn__=K-R),唸書一段時間之後終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心得 所謂的田野是指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學習語言與文化,亦即參與觀察,是1922年馬凌諾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前往初步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所出版的
《七月與安生》心得 「…我們只有和自己同一個世界的人在一起才會安全。可是我們都是沒有選擇的。...」 《七月與安生》是短篇小說集,約略有十幾篇短篇組成,而如序中作者自陳的這處女作是最初像寫作練習般地即興創作出來的,且正因如此,才讓作品赤裸地真誠。 角色多有雷同,不論
《有沒有XXX的八卦》心得 雖然書名看起來很像隨意出現的芭樂書籍,但作者鄭立卻是我會時常閱讀文章的作者,尤其是關於中台港的政治與經濟情勢的分析,時常都是鞭辟入裡的。 本書可以說是鄭立諸多文章的匯集,但寫作上如同在序中所
《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 書內主要是處理三個問題:幸福是什麼?如何性熟?為什麼幸福?而作者著重的是善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其中他討論了三種學說:主觀上有快樂說、慾望滿足說;客觀上則是清單說(不過這裡的「客觀」並不具有實在意義,而僅是「間主觀性」的層次意義上的客觀)。或各有說法,但在類比於維根
讀《刺青》—文字成為顏料後的彩繪
《讀書的藝術》心得 本書是1968年新潮文庫譯出的短論文集的小冊,對這感興趣是因為之前寫了一篇短論《關於書與閱讀》(https://www.facebook.com/leisure15/posts/811666085841181?__tn__=K-R),唸書一段時間之後終
《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心得 所謂的田野是指與當地人共同生活、學習語言與文化,亦即參與觀察,是1922年馬凌諾斯基(Bronislow Malinowski)前往初步蘭群島(Trobriand Islands)所出版的
《七月與安生》心得 「…我們只有和自己同一個世界的人在一起才會安全。可是我們都是沒有選擇的。...」 《七月與安生》是短篇小說集,約略有十幾篇短篇組成,而如序中作者自陳的這處女作是最初像寫作練習般地即興創作出來的,且正因如此,才讓作品赤裸地真誠。 角色多有雷同,不論
《有沒有XXX的八卦》心得 雖然書名看起來很像隨意出現的芭樂書籍,但作者鄭立卻是我會時常閱讀文章的作者,尤其是關於中台港的政治與經濟情勢的分析,時常都是鞭辟入裡的。 本書可以說是鄭立諸多文章的匯集,但寫作上如同在序中所
《幸福為何是哲學的問題呢?》 書內主要是處理三個問題:幸福是什麼?如何性熟?為什麼幸福?而作者著重的是善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其中他討論了三種學說:主觀上有快樂說、慾望滿足說;客觀上則是清單說(不過這裡的「客觀」並不具有實在意義,而僅是「間主觀性」的層次意義上的客觀)。或各有說法,但在類比於維根
讀《刺青》—文字成為顏料後的彩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 出門一日,搭乘捷運居然被讓座二次。有些哭笑不得。 ‧ AI時代,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 養生三寶:1. 身動放空,每天散步1小時。2. 心靜養神,呼吸放緩,早晚各30分鐘。3. 靈性安定,透過宗教信仰或藝文活動,培養正面能量。 ‧ 夏目漱石《行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走路是一種特別的閒暇活動,能夠讓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城市裡悠閒地走路,觀察周圍的環境,可以讓人放慢腳步,享受自由的感覺。這種活動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只需靜心聆聽城市的聲音,並且獨自感受其中的美好。這是一種深度的心靈體驗。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出社會後,我漸漸偏愛閱讀散文,一方面是被各種雜事以及電子用品瓜分了閱讀的時長,小說老是看到一半就停下來,過了好久後終於想到那本未讀完的書,再看竟已忘了大半情節,只能重投開始,這樣來回幾次之後就會放棄那本書;另一方面是再選擇想閱讀的散文時我會先考慮作者的職業或是我對這個人的好奇心,這樣在邊讀作者的文字
Thumbnail
大家好,這是我在約2019年左右出版的電子書,由udn出版 喜愛電影與小說這個癖因,將我擲入一個---無時無刻不在構思故事的溺境。 一開始是為了想而想,到後來變成了那些故事性、段落安排、引起注目的爆點、人物性格角色背景全部莫名其妙地不斷地從腦袋深處冒上來。 總是希望這些精心安排和佈置的短篇小說
Thumbnail
‧ 出門一日,搭乘捷運居然被讓座二次。有些哭笑不得。 ‧ AI時代,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 ‧ 養生三寶:1. 身動放空,每天散步1小時。2. 心靜養神,呼吸放緩,早晚各30分鐘。3. 靈性安定,透過宗教信仰或藝文活動,培養正面能量。 ‧ 夏目漱石《行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城市可以「是」怎樣?可以「變成」怎樣? 騎車、開車、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各有不同風景,這也是現代性所帶來的視覺景觀變化。但在此之前,我們都是步行者。尤其當我們閒散漫步時,將看到生活日常習焉未察的驚喜。也就是尋求『再魅』......
Thumbnail
生活點滴,對生活、工作和身體狀況的反思和感慨。早起坐火車看書到旁聽學術會議,回家修訂同人文,深刻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感慨。這一天經歷了許多的感受與煩惱後回到日常生活裡卻似乎又陷入了懈怠。
Thumbnail
「螞蟻總是會出去搜索食物,再回到巢裡,如此規律且枯燥的日常,日夜不斷。」 「你每天的生活不也是這樣子,每天上班又下班,沒有任何的興趣或娛樂, 只是機械又制式化的重複著一貫的動作,就像這小小的螞蟻?」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走路是一種特別的閒暇活動,能夠讓人重新思考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城市裡悠閒地走路,觀察周圍的環境,可以讓人放慢腳步,享受自由的感覺。這種活動不需要太多的準備,也不需要太多的物質,只需靜心聆聽城市的聲音,並且獨自感受其中的美好。這是一種深度的心靈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