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手機沒電又忘了帶書去書局逛逛就看到社會人文類的書架上放了這本書,對哲學有興趣是無庸置疑的,但也想首次看看日本的哲學界(完全不了解,也是看作者簡介才知道作者是具有哲學博士學位)。
書內主要是處理三個問題:幸福是什麼?如何性熟?為什麼幸福?而作者著重的是善是什麼的本體論問題,其中他討論了三種學說:主觀上有快樂說、慾望滿足說;客觀上則是清單說(不過這裡的「客觀」並不具有實在意義,而僅是「間主觀性」的層次意義上的客觀)。或各有說法,但在類比於維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概念下(在了解到家族相似性具有通包所有事物的任意性危險的情況下),作者提出了幸福的「共振」概念,也就是三個要素中有多個經常同時實現,且非偶然者,這種共振就是幸福。(其實作者提出的另一個「箱」的概念也是很有趣的,或是因其對時間為研究重點,在「箱」的概念主要是想表明對於事物的按序處理,「箱」切割了現在、過去與未來,專注於當下的「箱」,是能免去不幸感(焦躁不安)的,也就是「止於當下」的實踐方法。)
書的末尾,作者做了如此整理,「幸福是之前所說的立體結構中,多數『共振』的集合。僅僅是快樂或欲望滿足,或僅僅是客觀式的人生美好,都不足以得到幸福。亦即某個選擇和席為,必須能夠同時回應立體結構裡的複數問題。換句話說,幸福就是要從第一層樓『什麼』的問題一直到第二層樓、第三層樓的『為什麼(按:差別在於第二層樓是一般性、抽象性的提問,第三層樓是特定性、具體性的提問),在共振下,一舉獲得回響。」
雖說如此,但總覺得雖有哲學的觀點,但在學說的並陳敘述卻感些許的死板(教科書似的),亦覺不夠深,搔不到癢處(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確實也有些哲學思想無法被忽略的,例如洪子偉老師所著《臺灣哲學盜火者—洪耀勳的本土哲學建構與戰後貢獻》中就提到了數名當時的日本哲學家)。然而,本書的主軸是建立在亞里斯多德的《尼各馬科倫理學》倫理觀,這是值得說明的。亞里斯多德認為人生所追求的善就是幸福,而幸福就是美好生活,在各種事物中人為了目的的活動中,有種目的是無更高之其他目的,本身即為自給自足的,此即為至善,而幸福就是這終極目的。不同於理智德性,倫理德性是從習慣產生的(ethos),這並非是自然而來,縱然自然提供了道德基礎,然而道德是習慣所生,亦即我們是在形成正義的行為才成為正義的人,道德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形成的。而在如何成為善人的問題上,因為行為將會形成人的氣質,那麼行為所根據的原則就必須被提出,此即「中道」,例如勇敢的美德,在膽怯與魯莽之間。
雖然,人生的價值從外部來看,將會是虛無、徒勞的,跨過時間的維度,我們如同塵埃。但在活著的當下,認識到自身的存在,透過實踐走向至善,從內部而來的視野與行動,人的生命因此有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