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五秒法則:你的懶惰有救了!高效打造行動力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鈴~鈴~鈴鈴~鈴鈴鈴~」隨著手機鬧鐘越來越急促的聲響,姆姆扭動身體掙扎了一下,翻過身看了看時間「8:30,再睡個10分鐘,動作快一點應該來得及去早九吧!」熟練地在屏幕上滑向左邊的貪睡,愉悅又罪惡的再度投入枕頭的懷抱......「甚麼!九點了!原來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按下3次的貪睡鍵。」想著自己也趕不上第一堂課小考了......姆姆心情沉重,決定再睡1個小時,用睡眠平撫自己的情緒,絲毫沒有感受到在一旁被鬧鐘吵得無法入睡的室友們不滿的情緒......

拖延症候群

  這個場景相信在大學裡並不罕見,許多人總習慣性拖延,拖延起床的時間、上課的時間、讀書的時間、寫報告的時間.....甚至到了拖延症末期的地步,不到死線前一刻決不開始動作,總是被一件又一件事情壓著,終日在罪惡與悔恨中度過,就算是玩也玩得不盡興。


raw-image

  究竟我們腦內是什麼東西在作怪?讓我們每天都深受拖延的折磨呢?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的比喻,我們腦內有「及時行樂猴」在作怪,及時行樂猴住在我們的「腦緣系統」(limbic system),屬於大腦很原始的部分,既衝動又情緒化;相對的,在我們大腦中有一個「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負責掌管理性、自律的思考系統,當我們面對一件討厭、複雜或有風險的事情時,大腦趨於生存,及時行樂猴會跳出來說:「等等再做吧!我們先來玩個夠。」當進入思考層次越久時,及時行樂猴會漸佔上風,狠狠地把前額葉皮質壓在腳下。

5秒法則   

  同樣身受拖延、沒有動力所苦,梅爾·羅賓斯(Mel Robbins)湊巧在一晚從電視上看見一架火箭發射時,突然靈光一閃,想出一個方法-「5秒法則」   

  五秒法則的意思很簡單 就是在心中倒數:5、4、3、2、1,開始去做吧!   

  大腦的一個功能是讓我們依循生存本能,躲避面對新事情所帶來的風險。所以當我們倒數時,大腦的注意力因為放在數字上,會暫時忽視面對新事物帶來的壓力與焦慮。當數到0的時候,在肢體行為上做出一個轉換:如果你要讀書,就翻開書本的第一頁;如果你要寫作,就把筆拿出來握在手上,這些肢體行為的轉變都會有效幫助你破除及時行樂猴的干擾,開始做事。


逐步累積你的活化能吧!   

  在化學變化中,需要活化能才能觸發化學反應,而活化能則是需要一定門檻的能量才能加以活化。

raw-image

  對完美主義者來說,從來沒有準備好的那一天;對拖延症患者來說,那些有壓力、不常做的事情也絕對不會讓你們有想要去做的感覺。正確的時機永遠不會到來,就像是姆姆可能當天做惡夢,前一天睡眠缺乏,對於鬧鐘的聲響超級不爽,但仍然要逼自己起來一樣。 面對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就像是沒達成活化能前激不起任何的反應一樣,我們必須在這一段時間苦撐,直到達到最低門檻,開始發生變化,形成神經迴路。


最微小的行動,永遠勝過最崇高的意圖。—加拿大作家羅賓.夏瑪(Robin Sharma)

改變我們人生的並不是那些偉大的決定,而是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行動。生活中及時行樂猴也許會無時無刻跑出來作亂,這個時候五秒法則就成為了推動我們不斷前進的動力。五秒法則可以應用的層面絕對比想像中還要廣,無論是賴床、沒有動力開始寫報告、在社交場合猶豫要不要搭訕、在課堂上想舉手發問.....每天都冒出這麼多想法及選擇,就相信自己的直覺,練習馬上使用五秒法則,幫助扭轉自己的心智,從5、4、3、2、1開始吧!

→五秒法則書籍資訊(博客來-五秒法則:倒數54321,衝了!全球百萬人實證的高效行動法,根治惰性,改變人生

→作者 TED 演講(Mel Robbins: 如何停止把自己繼續搞爛

本文於 2018 刊登於 https://event.1111.com.tw/15sp/delicacy/discussTopic.asp?id=146350 ,為本作者所撰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蒸祖姆_姆姆真心話的沙龍
4會員
3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書籍資訊 作者:太平信孝 譯者:林于楟 類別:心理勵志>個人成長>人生規劃/自我改變 出版:遠流事業 出版日期:2023年2月1日 將「總有一天」轉變為「現在立刻」的那個瞬間,人生將隨之改變。 目錄綱要 chapter1:消滅拖延!「啟動」行動的方法 chapter2:維持驚人專注力!放開「行動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你是否也明明知道應該開始某些事情,卻總是拖拖拉拉,滑著手機、社群媒體,想著明天再開始打掃、明天再開始創作、明天再開始讀書,想著想著時間就這樣流逝了,然後在迫在眉睫時才匆匆忙忙火力全開的趕工,在最後一刻壓線交差,或自責懊悔浪費時間,如果你經常反覆這個模式,你可能是個慣性拖延者。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YT上常常有一種美好的上班影片,軟體工程師Goolge、Amazom甚至是Apple的一日,某個清爽略帶蒼白的年輕男子(或女子)軟體工程師,手提一杯外帶咖啡,匆匆忙忙進到窗明几淨的辦公室,接著帶上精心挑選過的耳機,打開電腦開始瀏覽信箱,與同事開會,接聽客戶電話,或在休息時間在公司餐廳吃個健康又活力的
Thumbnail
劉軒老師提到,在心理學界常用到一個比喻「及時行樂猴」,它位在腦緣系統,歸類為衝動情緒化的部位;前額葉皮質則屬於理性自律的系統,主要負責分析、整理資訊、計畫與決策等,這是人類比其他哺乳類動作進化最多、發展也最明顯的地方。換言之,前額葉皮質經常與「及時行樂猴」左右拉扯,一個當天使、一個當惡魔
Thumbnail
劉軒老師提到,在心理學界常用到一個比喻「及時行樂猴」,它位在腦緣系統,歸類為衝動情緒化的部位;前額葉皮質則屬於理性自律的系統,主要負責分析、整理資訊、計畫與決策等,這是人類比其他哺乳類動作進化最多、發展也最明顯的地方。換言之,前額葉皮質經常與「及時行樂猴」左右拉扯,一個當天使、一個當惡魔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五秒法則,我所知道的五秒法則就是當你要做一件事或你有一個目標要執行,但你一想到要做就產生遲疑或者拖延時,你就倒數五秒,當數到第一秒後就行動。 遲疑越久越拖延,因為腦袋的聲音越來越多,阻止你的想法、感受也就越來越多,其實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只是腦袋把它幻想成很難的一件事。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五秒法則,我所知道的五秒法則就是當你要做一件事或你有一個目標要執行,但你一想到要做就產生遲疑或者拖延時,你就倒數五秒,當數到第一秒後就行動。 遲疑越久越拖延,因為腦袋的聲音越來越多,阻止你的想法、感受也就越來越多,其實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像中那麼困難,只是腦袋把它幻想成很難的一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