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筆記 02。像我這樣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七月中,「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開始第一堂課,之前雖然都是單日的課程經驗,不過,像這樣帶狀性的課倒是第一回,也幸好是由暑期課程開始,讓我得以一種緩進的方式前進。由於只有五週,於是,我把它安排以下架構進行:
通常第一堂課的重點都會是暖身、彼此認識或課程說明介紹等⋯⋯,不過,我還是想辦法安放了自我盾牌的整理,骨子裡仍是想讓第一堂課就有些內容,畢竟,大家都是帶著自己的生命前來,沒有理由白白的回去啊!
關於自我盾牌的部分,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記得之前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我的老師就曾提及上述這每一項背後都有一個理論基礎,後來在查找資料過程中也意外發現有人分享出來,像是:「人生座右銘」背後是探討自我的生命信念,遇到困難的內在智慧,「最喜歡自己的三個部分」則有自我接納的意涵。
其實像這類的整理,不少書籍都有,只不過大部分我們都把書看過去了,卻很少給自己一點時間整理,雖然我們都知道照顧自己很重要,不過在實際生活中,卻還是慣性地把其他擺第一。
寫到這裡,忽然想到有位朋友曾提及自己老是照顧別人,應該要「自私」一點。

自私,或自愛?


這段話勾起了自己某段記憶,曾經我也把照顧自己需求視為是一種自私的表現,總是會覺得如果身邊的人不開心,自己就有義務或責任(更多時候沒有自覺)先去關照對方的需求,日子久了,心理總是不平衡——尤其當我需要被照顧卻沒有別人來的時候,負面的情緒會開始擴大,可能會怪罪那些曾經被我照顧的人,認為他們怎麼那麼無情或忘恩,可能會看輕自己,憤憤地質問難道自己就這麼不值得被好好呵護?可能心中會暗自決定再也不要理會別人的需求了⋯⋯
然後,再一次輪迴:照顧別人需求→需要被照顧時等別人來→沒有人來→落入負面情緒→再次帶著不自覺的期待付出⋯⋯,直到有一天終於發現自己的給予底層其實是交換的能量、是乞求時,才可能停止這場(鬧)劇而開始不同。若用Satir的生存姿態來看,這樣的模式倒蠻像討好型的人:他人的需求大於自己,卻又用這樣的方式想獲得關注⋯⋯,不會真正快樂與幸福的。
我到底怎麼走到現在的?回想起來,實在很難說是因為某一堂課或某一個人而改變,一切都是點點滴滴的累積而來,先是遇上這件事,然後碰上那個人,接著有了另一件事,做出了另一種選擇⋯⋯,這一個又一個的「點」慢慢串成「線」,而來到今日。然後才明白「我也很重要」,才明白照顧自己的需求和自私不同,才明白越了界擔起他人原本要承擔的,是自己的自大,也沒有留出一條健康的界線。

你是個什麼樣的人?


回到第一堂課的主軸,這些整理像是一種暖身,雖然事後想想,各項目與後續課程設計上連結的點還不夠明確,不過,對於鎮日奔波,沒能留出來好好思考的朋友來說,又或者拿起來再次問自己,都是很好的整理,也許答案會一樣,也許會因為路上不同的風景,又出現不一樣的回答。
然而,不管答案是什麼,最後我們每個人都想知道的,或許都是相同的答案:
像我這樣的人,會不會有人 心疼
課程資訊:
永和社大秋季班:「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報名請洽永和社區大學
新莊社大秋季班:彩繪心靈~和諧粉彩說說畫,報名請洽新莊社區大學
回顧系列文:
教學筆記 01 。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
教學筆記 03。你,愛自己嗎?
教學筆記 04。價值觀的探索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鼓勵、收藏轉分享或隨喜贊助。你的行動將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E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個月的心思都在準備「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開課事宜,課程在昨天結束了,但我想留一點時間慢慢整理與回顧,像不斷聽一首歌,或品一壺茶一般,也希望這些整理對閱讀者有幫助。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在心理學上,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身體和情緒有很大的關連,有時候人們因為過往習性使然,不一定容易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但是透過身體,卻反而能開始看見與感受,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緊張時會肚子痛或拉肚子,生氣時雙手不自覺緊握,焦慮時難以坐定,會不斷走來走去⋯⋯既然承載我們靈魂的身體如此重要⋯⋯
找到人生風格並不是為了著眼過去,而是從中了解(找出)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並加以修正,這也可以說為什麼阿德勒鼓勵大家從現在起,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一直想要讓讀者們明的的事情吧。
提到與金錢的關係,以前雖然也看了一些教你怎麼存錢、花錢、投資與理財的書,但都是技術層面的事情,另一方面,網路或書籍中雖然會看到不少關於有錢人的習慣、想法等分享文,甚至「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一書還曾經爆紅,可是,我的焦點還是放在有錢人「他們」怎麼做、怎麼想,而不是我自己。所以,這些方法、觀念⋯⋯
一開始,加入臉書換物平台後的第一筆換物,網友們如雪片飛來的訊息,讓人驚呼「網軍力量大!」,但也是從那個經驗裡,我忽然看見自己好笑的行為——一開始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把家中不再需要的物品換出,但是在這個過程開始衍生的麻煩事中,我看見事情已經本末倒置啦!為了換物,把自己搞得一堆瑣事不是原先想要的,於是⋯⋯
這個月的心思都在準備「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開課事宜,課程在昨天結束了,但我想留一點時間慢慢整理與回顧,像不斷聽一首歌,或品一壺茶一般,也希望這些整理對閱讀者有幫助。
工作裡應該有很多複雜的東西吧,舉凡:金錢、權力、名望、成就感、意義、價值等,人之所以這麼汲汲營營,所要追求的,有時候或許早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初衷。如果此刻靜下心來,問問自己的努力究竟為了什麼呢?或許可以明白一二,當然,每個人答案都不同,也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只是那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在心理學上,也有不少研究指出身體和情緒有很大的關連,有時候人們因為過往習性使然,不一定容易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但是透過身體,卻反而能開始看見與感受,大家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緊張時會肚子痛或拉肚子,生氣時雙手不自覺緊握,焦慮時難以坐定,會不斷走來走去⋯⋯既然承載我們靈魂的身體如此重要⋯⋯
找到人生風格並不是為了著眼過去,而是從中了解(找出)自己的人生風格有哪些錯誤之處,並加以修正,這也可以說為什麼阿德勒鼓勵大家從現在起,為了自己未來的幸福而努力,也是《被討厭的勇氣》一書中,一直想要讓讀者們明的的事情吧。
提到與金錢的關係,以前雖然也看了一些教你怎麼存錢、花錢、投資與理財的書,但都是技術層面的事情,另一方面,網路或書籍中雖然會看到不少關於有錢人的習慣、想法等分享文,甚至「有錢人想得和你不一樣」一書還曾經爆紅,可是,我的焦點還是放在有錢人「他們」怎麼做、怎麼想,而不是我自己。所以,這些方法、觀念⋯⋯
一開始,加入臉書換物平台後的第一筆換物,網友們如雪片飛來的訊息,讓人驚呼「網軍力量大!」,但也是從那個經驗裡,我忽然看見自己好笑的行為——一開始我的出發點是為了把家中不再需要的物品換出,但是在這個過程開始衍生的麻煩事中,我看見事情已經本末倒置啦!為了換物,把自己搞得一堆瑣事不是原先想要的,於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我不是眼前世界的受害者」 奇蹟課程釋義系列 -對大部分學員來說,這一課若不是他最喜愛的,就是他最反感的一課。我們在前文已經解釋過,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為了抵制童年痛苦經驗而打造出來的防衛機制,而且這個受害記憶還被我們的社會視為不可輕言放棄的神聖權利。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本文提到了作者參加崇建老師的三天工作坊後對生命的覺知和覺受的新圖像。作者分享了童年事件對成年後的影響,並強調愛自己的第一步是覺察內在感受。透過覺察和接納,希望能夠更好地面對和處理內心的情緒。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我在要求環境給我想要的同時,我有沒有先給予環境想要的?  即將邁入三十大關,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最近卻因為生活陸續出了一些狀況,我開始仔細回想過往與爸媽、伴侶甚至是自己的工作的狀況,發現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為什麼你都不幫我?」 不可否認即便到了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為什麼上這堂課? 像是如何跟不滿足於現況的自己相處? 或是要怎麼樣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方向? 要如何自我成長,讓自己更喜歡自己的人生? 對於現在生活,整體而言是穩定的,但外在世界不停的更迭前進,似乎也不能忽視.如何能夠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方向,並朝目標前行.是我這幾年緩慢思考的
因為講座的主題吸引了我,特地跑到台北,想記錄下講座給我的心得 "我們要先把自己搞定,才有辦法搞定別人" 這句話我把它抄寫在筆記本上,提醒著自己,原來在潛意識裡,不覺得自己需要搞定,反而是我需要去搞定好別人又或者別人要搞定好他自己。 心理師提到,人的一生中,會有三大心結(創傷) 1.羞恥 2.
Thumbnail
「我不是眼前世界的受害者」 奇蹟課程釋義系列 -對大部分學員來說,這一課若不是他最喜愛的,就是他最反感的一課。我們在前文已經解釋過,每個人的一生都是為了抵制童年痛苦經驗而打造出來的防衛機制,而且這個受害記憶還被我們的社會視為不可輕言放棄的神聖權利。
Thumbnail
我們都渴望能做自己。也希望在關係裡能保有自我,卻從不曾站在對方的立場,換位思考。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想做自己。希望在關係裡得到尊重。 看似我們在退讓,其實就像老師說的,因為你比對方更早覺醒,就要做那個引導的人。 試圖掌握關係,希望在關係裡能夠盡如己意。 在情感關係裡尋找的問題,最常問的是合不合適,
Thumbnail
試著去回答:世界上人這麼多,為什麼是你來做這件事。
Thumbnail
我們所謂的「認識自己」,都是透過和另外一個人互動相處,才能真正看清自己的樣子。某些時候,我們對那個人所做的行為,其實是讓我們能看見自己在某些特定的情境裡面,原來還存在不同的樣貌。 童年時期,我們從照顧者中感受到的愛是什麼樣子,我們模仿學習到的愛就是什麼樣子,這是記憶的複製,也會銘印在我們潛
Thumbnail
本文提到了作者參加崇建老師的三天工作坊後對生命的覺知和覺受的新圖像。作者分享了童年事件對成年後的影響,並強調愛自己的第一步是覺察內在感受。透過覺察和接納,希望能夠更好地面對和處理內心的情緒。
Thumbnail
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身上,因此,你就做到了自尊自重。這份自尊自重,會帶著你去發覺,你內在有著充沛的力量,強大的韌性,得以讓你接納你自身經驗的種種艱難。你的存在因而得到擴展與深化。
Thumbnail
我在要求環境給我想要的同時,我有沒有先給予環境想要的?  即將邁入三十大關,一直以來,我都以為自己是一個很獨立的人,但最近卻因為生活陸續出了一些狀況,我開始仔細回想過往與爸媽、伴侶甚至是自己的工作的狀況,發現每當面對問題的時候,腦中第一個浮現的想法是「為什麼你都不幫我?」 不可否認即便到了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