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筆記 03。你,愛自己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文章寫完回來下標題時,忽然想起學生時代為了設計一個活動,主題包含:愛天主(或者看做天地萬物)、愛他人及愛自己時,社團裡的幾個學姐都跟我說:「我們不談愛自己的。」,那時心裡總不能接受這個答案。時光流轉,如今卻反而更多人關注於對自己的愛了。


在整理與書寫第二堂課(價值觀)時卡關了⋯⋯,想想既然卡了半天寫不出來,乾脆先跳到下一篇:「情緒」,雖然實際在課堂中要能帶得深入覺得挑戰(一方面人太習慣忽略自己的情緒,另一方面情緒更多時候是得由體驗而非解說而得),然而,對情緒重新認識與了解卻又如此重要,因為它是我們與自己連結的出入口。

怎麼說?以下是一張冰山的圖,文字部分則摘自「自我探索與冰山練習」一書

raw-image

從冰山裡可以看見,在事件來襲之際,我們都會有各種不同情緒反應,而在情緒感受之上,則有各種不同的應對姿態,這些姿態很多時候是學習而來----在很小的時候從主要照顧者身上學到,因此,原生家庭的探索一直是重要的。

關於應對姿態部分,歡迎參考這一篇:


那些文化留下來的

除了原生家庭的影響,社會文化當時的情境我覺得也是重要的。就以「先有後婚」來看吧!在早一輩的年代裡,這種行為通常被認為是丟臉、見不得人的,輿論的壓力或多或少在母親與孩子身上留下陰影,但如今,帶球結婚早已不是如此不堪的事,有的人還直接祝賀「雙喜臨門」;另一個明顯的例子則是「重男輕女」的觀念,以前生女孩不值錢,所以多少對當事人心中留下「我不重要」的影響,現代反而有「生女兒比生兒子更好」的聲音出現。

再往不同國家文化來看吧,西方社會裡,性關係相對東方社會開放,但在阿拉伯國家,對於當地對女性的規定卻非常多;西方社會的孩子早早就得學會獨立,在東方則期待繼續留在原來的家庭中⋯⋯。這些雖是價值觀,卻也連帶地影響一個人如何看待自己並產生相關的感受,如果我們只是緊抓著這些承襲(或習得)而來的在身上,卻從來不曾好奇地看一看,就不會意識到其實可以為自己重新做出選擇,因此,對於這類的探索也很重要。


你夠愛自己嗎?

關於情緒,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是對自己的接納。(這麼說也不完全正確,接納的不只是情緒,還包含整個人)

我們都太想要成為別人了!以致於那麼難以接受自己本來如是的樣子:從對於自己身材與外貌的挑剔、能力的挑剔、個性的挑剔⋯⋯,都不斷地向自己釋放出『我不喜歡自己』的訊息,我指的是能量上的部分,當然,我們還是一樣會對於自己有所期待,這樣的期待是美好的,但如果因此否定自己,就省省吧!無需如此。

不懂?舉個一般人都會有的經驗說吧:

假設〔無辜的〕小明為了健康的需要,有了減重的計畫,目標可能是三個月瘦下三公斤,到了成果檢視時卻發現沒有達標,如果這時候小明對自己說的是:「看吧!你就是一個沒有恆心毅力的人,連一個月瘦一公斤都做不到!肥豬,肥死你好了!連這個都做不到,其他事就不用談了,你絕對是個一事無成的人!⋯⋯」(天啊!我們對於自己說出的話有多麼惡毒!)

對照另一個同樣沒有達標的情境,並不直接去到覺得自己很差勁而感到沮喪的念頭,而是仔細地看看過程裡發生什麼事,是減重方法不對?是別人送來零食就難以拒絕?是重訓過程裡身體會先增重的過程?或是?⋯⋯

二者能量是不同的。

愛自己,或許不是大魚大肉,不是拼命Shopping犒賞自己,而是停止對自己惡毒的念頭開始,接納自己的有和沒有。聖經裡說『愛人如己』,如果我們對於自己都難以接納,又怎麼產生同樣的耐心與愛心對待他人呢?


課程資訊:
永和社大秋季班:「拾回我自己」~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報名請洽永和社區大
新莊社大秋季班:彩繪心靈~和諧粉彩說說畫,報名請洽新莊社區大學


回顧系列文:
教學筆記 01 。生命故事探索與整理
教學筆記 02。像我這樣的人
教學筆記 04。價值觀的探索



若讀完這篇文章您也有收穫,歡迎:隨喜贊助、鼓勵、收藏、轉分享或留言。你的行動將是支持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謝謝 ❤


思嘉女郎的粉絲頁,也歡迎按讚追蹤哦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嘉的書寫與藝術陪伴
107會員
153內容數
沙龍分二部分,一個專以「心理」、「陪伴」、「藝術」、「生命故事」等為主軸的專題,另一部分則在上述專題以外的書籍或日常分享。期待透過這些用心書寫的文句,與不同時空的 你/妳 相遇,也因為書寫,帶來連結、感動或對話。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5/17
薩提爾的對話與練習來到應對姿態以及姿態底下的情緒。 上一篇有提到應對姿態,包含: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以及一致型,而每一種應對姿態底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情緒,可能是:生氣、難過、害怕、不安、自責、委屈、焦慮、煩躁⋯⋯等,如果留意一下,會發現多是負向情緒,那是因為⋯⋯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3/04/27
第一期的藝術陪伴課程劃下了句點,這一期,算是我的另一種突破,很感謝參與成員在課堂最後的回饋,有的成員看見自己不懂求救,有的成員透過對話中發現自己好像容易追求完美,有的成員喜於自己的突破,有的成員則是因為每週的創作帶給自己安定的力量⋯⋯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2022/03/25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忘記這一句話是在哪裡聽來的,但是,卻記憶了好多好多年。 後來,當小王子電影版再次上映時,我又記下了另一段話: 想要馴服一個人,就得冒著流淚的風險。 而真正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見的。 對於「關係」,每個人的看法、經驗各自不同,不知你的會是什麼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能很輕易說出對他人的印象與評價,也容易在他人對我們做出負面評論時感到氣憤不已,但當真正有機會靜下心來捫心自問,我們喜歡自己嗎?還是我們只是很努力地戴上假面具而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呢?作者在這本書名中直接破題把許多人不喜歡自己的真實心情表露,果然第一時間就吸引到我的目光,進而翻開這本書瞧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瘋狂問正在禪修的弟弟,我可以如何去愛人? 在上一段關係中,我發現自己一遇到對方的情緒、問題時,會先選擇逃跑。說好聽點是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但這也常常成了曖昧失敗的原因,畢竟誰會喜歡不能吐露情緒的對象?直到我看了《愛的藝術》,它顛覆了我對「給予」的定義,在「愛自己」之後,教會我「如何去愛人」
Thumbnail
前一陣子,我瘋狂問正在禪修的弟弟,我可以如何去愛人? 在上一段關係中,我發現自己一遇到對方的情緒、問題時,會先選擇逃跑。說好聽點是讓對方有時間消化,但這也常常成了曖昧失敗的原因,畢竟誰會喜歡不能吐露情緒的對象?直到我看了《愛的藝術》,它顛覆了我對「給予」的定義,在「愛自己」之後,教會我「如何去愛人」
Thumbnail
近期有感,要「愛自己」這件事也算是老生常談,有關於自我照顧的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似乎都脫離不了這份勉勵。久而久之,竟也轉變為一種無形的壓力,就像曾聽好友訴說,聽到別人提醒要「好好照顧自己」,雖然知道是出於善意的關懷,卻不禁自我責怪:「對,我就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Thumbnail
近期有感,要「愛自己」這件事也算是老生常談,有關於自我照顧的心理學或心靈雞湯,似乎都脫離不了這份勉勵。久而久之,竟也轉變為一種無形的壓力,就像曾聽好友訴說,聽到別人提醒要「好好照顧自己」,雖然知道是出於善意的關懷,卻不禁自我責怪:「對,我就是連自己都照顧不好」。
Thumbnail
「愛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主流觀點。然而,「愛自己」本身就阻礙著愛的自湧動被留意與覺察。當我們能從「是否愛自己」這種判斷之中放鬆下來,我們就從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慌亂之中放鬆下來,愛的湧現也就更容易被發現。
Thumbnail
「愛自己」是這個時代的一種主流觀點。然而,「愛自己」本身就阻礙著愛的自湧動被留意與覺察。當我們能從「是否愛自己」這種判斷之中放鬆下來,我們就從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慌亂之中放鬆下來,愛的湧現也就更容易被發現。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直買東西犒賞自己,更不是用娛樂麻痺自己,而是陪著自己照顧自己。是在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學會不譴責自己的情緒、學會不忽略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愛自己不是一直買東西犒賞自己,更不是用娛樂麻痺自己,而是陪著自己照顧自己。是在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學會不譴責自己的情緒、學會不忽略自己的需求。
Thumbnail
大概在高中時,我發現了「我討厭自己」的事實,很震驚,也覺得很丟臉,因為我以為別人都很喜歡自己。 後來我才發現,從來沒有人教我怎麼喜歡自己。 其實,喜歡自己是一門可以自學的技術。
Thumbnail
大概在高中時,我發現了「我討厭自己」的事實,很震驚,也覺得很丟臉,因為我以為別人都很喜歡自己。 後來我才發現,從來沒有人教我怎麼喜歡自己。 其實,喜歡自己是一門可以自學的技術。
Thumbnail
這社會越來越多人說要「愛自己」,它似乎成了一種流行口號,但它到底要如何開始? 你是否覺得自己也愛自己啊,為何工作不順、感情不順、總是遇到不好的對象?或是感情總是敗在差不多的原因? 這篇分享我怎麼愛上自己的,願藉由我的故事讓你覺得不孤單。
Thumbnail
這社會越來越多人說要「愛自己」,它似乎成了一種流行口號,但它到底要如何開始? 你是否覺得自己也愛自己啊,為何工作不順、感情不順、總是遇到不好的對象?或是感情總是敗在差不多的原因? 這篇分享我怎麼愛上自己的,願藉由我的故事讓你覺得不孤單。
Thumbnail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想了很久,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愛自己並不是指「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叫做愛自己。現在人的生活品質往往都有一定基礎,所以要過上好的生活雖然辛苦,但並非像以前那樣毫不可能,網路上有許多人喜歡探討「愛自己」,老實說這個詞彙很抽象,我也一直不……
Thumbnail
這個問題,我自己也想了很久,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愛自己並不是指「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就叫做愛自己。現在人的生活品質往往都有一定基礎,所以要過上好的生活雖然辛苦,但並非像以前那樣毫不可能,網路上有許多人喜歡探討「愛自己」,老實說這個詞彙很抽象,我也一直不……
Thumbnail
我們都太想要成為別人了!以致於那麼難以接受自己本來如是的樣子:從對於自己身材與外貌的挑剔、能力的挑剔、個性的挑剔⋯⋯,都不斷地向自己釋放出『我不喜歡自己』的訊息,我指的是能量上的部分,當然,我們還是⋯⋯
Thumbnail
我們都太想要成為別人了!以致於那麼難以接受自己本來如是的樣子:從對於自己身材與外貌的挑剔、能力的挑剔、個性的挑剔⋯⋯,都不斷地向自己釋放出『我不喜歡自己』的訊息,我指的是能量上的部分,當然,我們還是⋯⋯
Thumbnail
別總讓你的批評和否定,成為你對自己的習慣;也別把理想性的自我要求,和對自己的不滿意,當作是自己前進或提升的動力,那只是會讓你淪陷在害怕自己不好的漩渦裡,同時讓你不斷強迫自己「必須要完美」(即使根本沒有完美這一件事)。
Thumbnail
別總讓你的批評和否定,成為你對自己的習慣;也別把理想性的自我要求,和對自己的不滿意,當作是自己前進或提升的動力,那只是會讓你淪陷在害怕自己不好的漩渦裡,同時讓你不斷強迫自己「必須要完美」(即使根本沒有完美這一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