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真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人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一說到孤獨的人,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往往是獨居老人,無人問津。在BBC孤獨實驗中也確實如此,75歲以上的人中有27%說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不過,研究顯示,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孤獨。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2018年「BBC孤獨實驗」的在線調查,有5.5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參與。該實驗由英國三所大學的學者和英國惠康博物館共同設計。

1. 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孤獨

75歲以上的人中有27%說他們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個比例比其他一些調查高,因為這是在線調查,受訪者都是自願參加,可能孤獨人士更多。不同年齡段孤獨感差別很大。其中最強烈的是16到24歲的人,有40%說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

為何有這麼多年輕人感到孤獨?也許是他們更願意承認孤獨,年長些的可能覺得需要表現得很獨立。但值得注意的是,當問到在人生哪個階段感到孤獨時,即便是年長者,回憶起來答得最多的還是青壯年時期。

所以,讓年輕人更感孤獨的可能不是現代生活,而是年輕本身。我們也許認為16到24歲正是自由自在享受人生的階段,剛離開學校,更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但這也是個過渡時期——離開家、上大學、開始新工作,都會離開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同時年輕人也在努力弄清楚自己是誰,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定位。

此外,年輕人還沒有習慣孤獨的感覺,還不知道它終將過去,或者還沒有應對辦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或找尋陪伴。

2. 41%的人認為孤獨有積極作用

這一發現與已故神經學家卡喬波(John Cacioppo)等人的觀點一致,他們認為孤獨是人類進化的產物,雖不愉快,但可能有用。人類通過團隊合作才存活下來,如果感到遭到了團隊的排斥,孤獨感可能會驅使他們與人聯繫,找尋新朋友或重拾舊情誼。

問題是孤獨感可能變成長期的,會嚴重影響個人幸福,甚至健康。下面這則動畫是我們在實驗開始時發佈的,會有更詳盡的解釋:

如果長期感到孤獨,一年後會增加抑鬱風險。雖然參與者中有41%的人認為孤獨能有積極作用,但在經常感到孤獨的人中僅有31%支持這一說法。孤獨也會非常痛苦難受,如果持續時間很長,也就沒什麼好處了。

3. 孤獨的人社交技能並不差

有時我們認為孤獨的人是因為交友困難,提升社交技能會有所幫助。但我們發現並非如此。社交的要素之一就是體會別人的感受,並隨之調整自己的反應,也許對方有所擔憂或者你不經意間冒犯了他們。

要想知道對他人情緒的感受程度如何,一個衡量方法是通過看人臉,或者只看雙眼來判斷對方的情緒。經常感到孤獨的人和其他人在感受他人情緒方面的平均得分差不多,但神經敏感程度不同。孤獨的人可能不是社交技能差,而是難以應對社交場合中的焦慮。

4. 冬天不比其他季節孤獨

快到聖誕節時,慈善機構的助老活動經常會用孤寡老人的圖片。聖誕節就是要和愛的人聚在一起慶祝,因此許多人害怕一個人過。英國喜劇演員米利肯(Sarah Millican)聖誕節那天在推特上成功舉辦了一場「加入」活動,讓孤獨的人可以一起聊天。如果你生活在北半球,聖誕節正好是在冬季,白天最短,人們在室內待得更多,如果孤獨就會覺得更加孤單。

但我們發現,對許多孤獨的人來說,冬天並沒有更嚴重。我們詢問了人們在一年和一天之中什麼時候最孤獨,超過三分之二的都說冬天並不比其他季節嚴重。少數人說他們的確會在一年中的某個時間更孤獨,有些人說是冬天,甚至還有人說是夏天。聖誕節時,很多人大費周章,保證照顧到每個人,邀請可能會孤獨的朋友。但在夏天,如果人人都去度假了,你就可能感到被落下。所以我們一年四季都該想想別人是不是孤獨,而不僅僅是聖誕節的時候。

5. 常感孤獨的人更有同理心

調查包括了兩種同理心。一種是對生理疼痛,譬如別人不小心被門夾到了手,被熱鍋燙到或被蜜蜂蜇傷等。另一種是社會疼痛,包括在學校遭到霸凌,沒被邀請參加派對或被分手了等等。

無論孤獨感多強,人們對生理疼痛的同理心並沒有差別。但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的人總體上對社會疼痛的同理心更強,可能是因為他們親身體會過被屏蔽在外的感覺,對相同處境的人更有同理心。

圖片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你常感孤獨,或者有認識人感到孤獨,放下手上的工作,找個人聊些無關重要的事情吧。人是社群動物,分享、獲得理解是很重要的。這也是高薪厚職買不到的。

這個專欄是我的私人博客,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希望和大家一起,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或者覺得我為您帶來新的觀點,少許思考,請考慮付費訂閱,或者單次贊助我的寫作。我會把訂閱收益,全數捐給「612人道支援基金 612 Humanitarian Relief Fund」幫助香港的抗爭者。「612人道支援基金」是為所有在反送中運動中受傷、被捕或有關人士,提供醫療費用、心理/精神輔導費用,法律費用及其他相關的人道支援。我會在收到贊助的下一個月,第一篇文章公布捐款詳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u的沙龍
16會員
28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生活因學習而豐盛。木港精舍(Woodhaven Vihara)紀錄鼓勵人的文字、一點思考的過程。人最大的敵人,永遠是自己,只有認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克服生命給人的難題。
cla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12/26
當你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同時存在獨特的聯繫、感悟甚至回憶,你將不需要選擇離開或留下。因為你知道,不論去到哪裡你都是去感受和給予,不會有任何索求。
Thumbnail
2019/12/26
當你在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同時存在獨特的聯繫、感悟甚至回憶,你將不需要選擇離開或留下。因為你知道,不論去到哪裡你都是去感受和給予,不會有任何索求。
Thumbnail
2019/12/17
這句話的背後是博學和優雅,更是接受一個不完美世界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2019/12/17
這句話的背後是博學和優雅,更是接受一個不完美世界的樂觀態度。
Thumbnail
2019/12/11
富蘭克林每天5點鐘起床後,都問自己「我今天應該成就什麼事?」(What good shall I do this day?)
Thumbnail
2019/12/11
富蘭克林每天5點鐘起床後,都問自己「我今天應該成就什麼事?」(What good shall I do this day?)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社會傾向將孤獨戴上一頂可憐的帽子,例如哪個藝人去世但未婚生子的新聞,又或者是「1-10級孤獨等級表」的網路文章,處處渲染我們對孤獨的認知。 也因此,因為害怕和邊緣畫上等號,於是跑趴、泡社群、玩交友軟體,成了暫時的安慰劑。再嚴重一點的,還會勉強自己討好不同頻率的人、硬加入不屬於自己的團體,說服自己表
Thumbnail
身為孤僻的代言人,我的孤獨是成長亦是逃避。
Thumbnail
身為孤僻的代言人,我的孤獨是成長亦是逃避。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來談談孤獨感這件事情。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我們來說一直是負面的情緒感受。孤獨感甚至被人認為是疾病,相當於每日抽15根菸。 我們會因為性格、家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等等因素,而感到受不同程度的孤獨。目前對於孤獨感的研究較多都是負面的影響,它
Thumbnail
嗨,大家今天被環境影響了嗎? 我們來談談孤獨感這件事情。 人類是群居動物,孤獨對我們來說一直是負面的情緒感受。孤獨感甚至被人認為是疾病,相當於每日抽15根菸。 我們會因為性格、家庭、性別、社會、經濟狀況等等因素,而感到受不同程度的孤獨。目前對於孤獨感的研究較多都是負面的影響,它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孤獨,這種現代情感疾病,如同一種情感上的麻風病,逐漸侵蝕著現代人的心靈。 它不僅影響了我們的心理健康,還危及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它讓我們失去了與他人的聯繫,感受不到溫暖和關懷。根據統計,全球有超過10億人受到孤獨的困擾,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是老年人。
Thumbnail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榮格
Thumbnail
「孤獨並非來自周圍沒有陪伴,而是來自不能與人交流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或是觀點不被他人認可。」—榮格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當孤獨被貼上負面標籤,那麼當你一個人的時候,會不會下意識的想跑外面參加聚會呢? 我以前是很喜歡與同學交流,直到學校畢業後明白一件事,學校畢業紀念冊上的簽名再多也都只是虛幻的,也因此開始漸漸收起主動與人交流的習慣。 而獨處時間,就是增加與你自己對話的機會,當你開始與自己對話,你才會明白自己平常有哪些需
Thumbnail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Thumbnail
前幾天剛談過”獨老"問題,今天(民111-12-12)的聯合報/ 頭版就根據該報「2022退休力大調查」出現<「一個人海嘯來襲」>附標題是「獨居成常態,要及早準備」。內文的標題含「一人生活,疫情下提早預習。」因為疫情關係,所以全球興起一個人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居家上班,一個人吃飯睡覺,盡量避免與人接觸
Thumbnail
如果你的朋友正陷入寂寞孤單的狀況,那就先靜靜的提供陪伴,傾聽困境,分享生活小事情,做些沒有壓力的休閒活動。千萬不要一下塞給人家任何偉大而有療癒的玩意!這類的意義感,是要慢慢去發現共鳴的,不是能被硬塞的。 對這樣的生命經驗的處遇:「要溫不要猛、要慢不要快」
Thumbnail
如果你的朋友正陷入寂寞孤單的狀況,那就先靜靜的提供陪伴,傾聽困境,分享生活小事情,做些沒有壓力的休閒活動。千萬不要一下塞給人家任何偉大而有療癒的玩意!這類的意義感,是要慢慢去發現共鳴的,不是能被硬塞的。 對這樣的生命經驗的處遇:「要溫不要猛、要慢不要快」
Thumbnail
寧可選擇孤寂的人,以現代社會來說,大有人在。 當一個社會越多的壓迫和越多的不理解,而產生的衝突和對立,使人很難經驗到到連結和交流時,會越來越多人寧可選擇孤寂,也不願意主動的與人連結....
Thumbnail
寧可選擇孤寂的人,以現代社會來說,大有人在。 當一個社會越多的壓迫和越多的不理解,而產生的衝突和對立,使人很難經驗到到連結和交流時,會越來越多人寧可選擇孤寂,也不願意主動的與人連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