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年初美語補習班的小學生一周每日行程貼文,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大多數的評論關鍵字是「兒童」、「睡眠時間」、「學習成就」等,同時出現這幾個領域的專業人員包括醫師、心理師、教育工作者等名人專家,在媒體上給予不同面向的評論,看待這二個小孩好像是遭家長的虐待似的,一面倒向小孩不該這樣被對待。
如果從「年齡」、「input」、「output」三個方向來看待這件事,試想,一個大學畢業投入工作的社會新鮮人,住在城市的蛋白區,每天要往市中心上班,早上五點半起床、晚上十一點半上床,應該是一般人的日常。只不過,家長選擇讓小孩提早體驗高壓環境下的作息型態。
Input方面,就是選擇「在什麼階段」「用多少時間」「投入」在「什麼事情」上。依稀記得我的二個小孩在小學時期分別說的二句話,算是打醒當時的我,究竟要遵循社會框架,還是跳出教育牢籠,從高處看待孩子的學習之路。
女兒在小學五年級升六年級時的暑假前,跟我說:「媽咪!這個暑假可不可以不要再安排任何安親班、才藝班?」
我當下沒有立刻斥責她,反問她:「那如果不去安親班、才藝班,你要做什麼?」
她當時沒有立即回答一套她的自主學習計畫,只說「再看看」。結果,那一整個暑假,她學會製作拼布包以及自學烘焙。自此,我再也沒有安排她任何的補習或才藝,她自己說要學跳舞、爵士鼓、韓文,我負責付學費而已。
時至今日,大學畢業即將進入職場的她,回想起當時的對話,她說她其實只是想跟朋友出去玩。
「想玩」,成為她學習之路轉彎處的路標。
兒子在小學三年級常常拒學,有一次跟我說:「媽咪!我們為什麼一定要上學五天、周休二日?不能上學二天、周休五日嗎?」
我笑笑地回答他:「如果以後你自己當大老闆,你想要上幾天班,你決定就好!但,在那之前,你要夠厲害,才有辦法當大老闆喔!」
現在,大一新生的他,一周七天課業、打工、活動滿滿。
「拒學」,成為他學習之路轉彎處的路標。
而造就什麼樣的「output」的重點,就是轉彎處之後的環境,是不是我們都能適得其所、樂在其中?
《用心休息》一書提到英國心理學家格雷厄姆.沃拉斯在《思考的藝術》描述大腦創造力的四個階段,包括:
1、準備期:用正規、有意識的方法,衡量進行任可工作的細節。
2、醖釀期:在上一個階段碰到障礙,直到找到解決方法前的困境階段。
3、豁朗期:解決方法從潛意識浮現到意識層的階段。
4、驗證期:將解決方法立於邏輯基礎之上,提升工作的效率。
書中分析準備期和驗證期都是可以透過教育訓練達成技術上的專精,但從醖釀期到豁朗期,卻是無法用正規的訓練而得。
我回想二個小孩在小學時期的「拒學」與「想玩」,或許就是在大腦潛意識裡培養他們運作「醖釀期」的過程。而教養的藝術,就是家長要放多少心力在「醖釀期」階段的培育。
《用心休息》這本書的出版目的,看似給職場人士閱讀,但書中提到很多放空休息的方法,也可以拿來當作教養的參考。包括怎麼規劃日常作息,透過散步、運動、遊戲、睡眠等,刺激創意和保持創造力。
女兒想玩的場域是多數家長會因為擔心而禁止或避免安排的地方,如國中時期跟朋友去KTV,高中時期隻身一人前往國外讀書放飛,大學夜唱、去居酒屋、泡麻將館。我需要刻意忍住不要阻止她在這些場域玩樂,她才有自覺,看待自己未來的人生。
兒子拒學的時期從幼兒園到國中,長達十年以上。我們採取「身」在體制內、「心」在體制外的方式,熬過國民教育階段學校空間痛苦的學習過程。而他在「拒學」的一天作息中,只做一件事,就是打電玩。後來才發現,他是用電玩當作放空作用的「用心休息」,隔天他才有能量繼續進到學校上學。
每個小孩都是家長和大環境捏塑出來的,只是捏塑的過程中,像在做手拉坯一樣,手的力道、捏塑的方向、雕塑的工具運用得宜,自然就能成就一只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