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建議就是「聽不進去」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到大,在社會化的過程當中,我們一定會被教導要「虛心受教」這件事。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很喜歡給別人意見,尤其是年紀越大,越喜歡「建議」別人,即使不關他們的事,抑或是在不理解他人狀況的情況下。一旦被建議的人不接受他們的意見,那麼他就是「聽不進去」,就是「不受教」。這是個很奇怪且不合理的現象。

當別人一說:「反正這個人就是聽不進去阿。」

「這個人就是聽不進去別人建議的人。」

「你就是聽不進去。」當聽到這類的話,就好似給被說的那人判了死刑——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這些話的潛意思好像在說:

「你沒有按照我的方法做你就是沒有慧根,教了也沒用,我給你了這麼好的建議,你竟然不照做,你這愚蠢的人類。」

「既然我要給你建議,你就應該要感恩戴德的聽,並且照做,因為這是最好的方式,我是為你好才跟你說的,換作是別人我才懶得理。」當你一旦露出「我不想聽、與你何干」的想法,或反駁他,他便會開始有些許的不悅,想辦法說服你接受他的觀點並照做,甚至最後會吵架;若說服失敗,亦或是不照做,你就會被安上「聽不進去」的罪名,你就是個壞孩子。

當然,說的人通常不會意識到他正在給對方這樣的訊息,大多都認為:「我只是給你建議,並沒有想要強迫你的意思,你也可以不照做,『但我勸你這麼做比較好』。」卻不曾想自己是不是完全了解對方的情況,自己所認知的資訊是不是正確的,給對方的建議是不是適合對方的。假設都是正確的、合適的,但只要對方不照做,就是他「聽不進去」。

試問:憑什麼你要給建議,他就要接受?憑什麼他不照做,就是「聽不進去」?那麼我建議你去吃💩比較好,你就要去嗎?我是為了你的身體健康著想,不去就是聽不進去喔。

以上是我所觀察、感受到的大眾普遍對「聽不進去」這個詞背後的涵義。也許我的觀察比較偏激,但這是我真實的感受,也不代表我是一個完全不接受任何意見、一意孤行的人。好的建議,我當然會深思熟慮過後,依照自身的情形去執行。我很感謝每一個願意給我建議的人的善意,但這不代表你給我的建議我就要採納,也不代表我不採納就是聽不進去。每個人的想法及做法皆不盡相同,請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觀及做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喬說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此專題將陳列著我的新詩、小說、散文。
大喬說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9/01
發了瘋似的 Digging deeper and deeper 試圖找尋與你的連結  好像幾近枯竭的自己窒息般的渴求著甘霖 而你便是解藥,同時也是毒藥 我就是那發了狂的飛蛾
Thumbnail
2020/09/01
發了瘋似的 Digging deeper and deeper 試圖找尋與你的連結  好像幾近枯竭的自己窒息般的渴求著甘霖 而你便是解藥,同時也是毒藥 我就是那發了狂的飛蛾
Thumbnail
2020/04/09
早安,你好嗎?我不好。
Thumbnail
2020/04/09
早安,你好嗎?我不好。
Thumbnail
2020/03/19
想要  向全世界吶喊 無聲地  質問人世間的虛假 傾訴對人們的失望 告白曾遇過的美好
Thumbnail
2020/03/19
想要  向全世界吶喊 無聲地  質問人世間的虛假 傾訴對人們的失望 告白曾遇過的美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際相處最不缺的就是「建議」了,大家都習慣想到什麼就講,例如:餐廳要怎麼經營,流程怎麼做比較好,卻忽略實際執行可能有的困擾;朋友感情不順,就直接說對方很渣要他分手,卻忽略了在一起很簡單,分手最難的問題;或是反過來當朋友跟你說自己的狀況時,就開始說對方有什麼問題才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我們
Thumbnail
人際相處最不缺的就是「建議」了,大家都習慣想到什麼就講,例如:餐廳要怎麼經營,流程怎麼做比較好,卻忽略實際執行可能有的困擾;朋友感情不順,就直接說對方很渣要他分手,卻忽略了在一起很簡單,分手最難的問題;或是反過來當朋友跟你說自己的狀況時,就開始說對方有什麼問題才這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當我們
Thumbnail
他們想聽你說能讓他們想聽的話,但相信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結果。
Thumbnail
他們想聽你說能讓他們想聽的話,但相信你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結果。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無法說也無法聽」來自我們社會一個不良的文化環境。 我們從很小在家庭中,就傾向接受「權威型」管制,聽父母的話,做個聽話乖順的小孩。 到了學校,為要融入班級和學校,要試著一切跟上環境的步驟和動作,落後了肯定沒好事,顯得自己差勁或怪異,於是我們成為一個個很重視和諧和同化的人,環境怎樣要求,我們也立刻順從
Thumbnail
傾聽;指認真地聽取🦻,而這並不容易。 「你會傾聽嗎?你擅長傾聽嗎?」 問出這題,想必有些朋友會疑惑:「不就是聽別人說話?有什麼難?🤔」 就我的經歷中,可能並不是這麼回事。 關鍵在於,他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傾聽;指認真地聽取🦻,而這並不容易。 「你會傾聽嗎?你擅長傾聽嗎?」 問出這題,想必有些朋友會疑惑:「不就是聽別人說話?有什麼難?🤔」 就我的經歷中,可能並不是這麼回事。 關鍵在於,他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也許你的身邊會有些親朋好友,遇到某些困境,正在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們會想好心可以給予一些建議。但你可能跟我遇過同個情境,就是給予建議後,有種「好心被雷劈」的情況,甚至還會影響到原本兩人之間的關係。或是身邊很親近的人,在我們眼中會看到一些對方可以改進的部分,於是想給予點建議,也還會被嫌管太多,也就是俗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遇過這樣的人,常常會把「難道」掛在嘴邊,或是總會輕描淡寫希望別人能夠做某些事情,這種類型很容易就只是「出一張嘴」,然而只出一張嘴倒也罷了,會引起我們情緒的在於,出嘴的人沒有同理心,也就出嘴的人總是覺得要辦到這件事「沒什麼難度」「應該很簡單」「怎麼會辦不到呢」。 也許我們討厭只出一張嘴的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有很多話我很不愛聽,甚至於不必等人家開口唱正戲,開場白就已經轉台或是關電視跟耳朵了。 而且,一聽到誰這麼開口立刻在心底退後,在人家頭上大大貼個標籤一見發財「避之則吉」。  比方說: 1.「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說」。 那就不要說。因為一定滿滿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話。 接下來就全
Thumbnail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
Thumbnail
寫到這裏,我想到:1. 資源和知識的問題,不知道有別的可能的人,就放棄,什麼都不動了;沒有吸收新的知識,就從經驗裏找方法。幸運的,我知道,至少可以問人或去查,去確認,而不只是自己的舊經驗和「聽XX說」而已。……
Thumbnail
我終於了解我之所以聽話,是因為我善解人意、有敏銳的觀察力。 小時候的我,因為思考不周詳,沒有能力為自己做選擇,例如:接受他人要求(建議)、拒絕他人要求(建議),因此,在小的時候,接受他人的要求(建議)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我們總習慣抱著學習的心情,面對長輩的話,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不是我的錯、也不是父
Thumbnail
我終於了解我之所以聽話,是因為我善解人意、有敏銳的觀察力。 小時候的我,因為思考不周詳,沒有能力為自己做選擇,例如:接受他人要求(建議)、拒絕他人要求(建議),因此,在小的時候,接受他人的要求(建議)是自然而然的事,因為我們總習慣抱著學習的心情,面對長輩的話,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不是我的錯、也不是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