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什麼?就當代哲學家休謨所定義,「人性」應是一種科學,其內涵包括「感覺(sensation)」及「情感(feeling)」所導致的種種自然傾向。因此當探究現今社會的知識、行為、道德、政治、文藝、宗教之根源與基礎,則勢必需討論「理性」與「感性」的層面。即「人性科學(science of human nature)」與「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
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乃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揭示了孔子在客觀世界中所展現的「生命」與「人性」。套用於休謨的定義,可得知其「志於學」便是將其生命歷程中的知識、行為、道德、政治、文藝、宗教等相關外在客觀經歷,透過理性的角度進行學習、思考與探討,而至「從心所欲」便表示其「理性」與「感性」圓滿的融合在其人格世界之中。換言之,即是「內容經驗」與「知識經驗」;也就是思想係以經驗為其內容,思想所能及者,當以經驗為限;而建立在思想、經驗與習慣之上的結果,則往往形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與因果推論習性。
考察「孔子」的「性善」中,所謂之「仁」即是在「人性」內在的人格世界中,將其血肉、慾望深入探索,直至發現無限深入與寬廣的道德理性。換言之,「仁」的內在世界中,包含有以意味、價值此類外在「客觀世界」的理性,進而對己產生對「客觀世界」的「主宰性」與「自由性」,此為主觀與客觀的融合、係人類追求的最終目的,亦為「人性」。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聯繫與協作愈發頻仍。本係基於人透過實踐、生產等活動,建立其經驗、習慣與思想脈絡。而這種創造是有意識的,也是自由發揮的。亦因為如此人能創造世界、改變世界,可以根據其美的原則、定律對其不斷構思與嘗試。且人之貴,在於異於禽獸,得以自由的、有意識的為其生命進行開創、生產與勞動。
「社會不是由諸個人所組成,而是表述出諸個人相互之間形成的關係、關聯之綜合」。在社會群體之中,人與人的聯繫愈發重要,由於人類是群居性的群體,因而透過不同的思想經驗創造出不同的社會交流模式。可以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甚或任何一種規章、思想或共識。換言之當探究社會所形成之成因,則必「人性」之所為。
由於「人性」係由每個獨立生命之經驗與習慣所養成之思想,而「社會」則是由一個包含諸多個體所構成的群體。故此基於其經驗、思想與習慣認知的不同,便會產生衝突。人貴在能思考。縱使當代經濟學中將人定義為「理性且自利」的「經濟人」,但基於「人性」之基礎-為求得「隨心所欲」亦「不踰矩」則便是透過理性與感性的權衡中,以其內涵之「換位思考」得使衝突消弭於無形。
當今社會「戾氣」愈發強烈,則是在於人們漸漸忘了「人性」之精要,在於以自身之經歷體諒他人之為難。取而代之的是自以為是的「正義」及「我覺得這樣對你比較好」的優越心態,由此,人已經漸漸遠離「人性」而近「獸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