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哲學的角度閱讀人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性」是什麼?就當代哲學家休謨所定義,「人性」應是一種科學,其內涵包括「感覺(sensation)」及「情感(feeling)」所導致的種種自然傾向。因此當探究現今社會的知識、行為、道德、政治、文藝、宗教之根源與基礎,則勢必需討論「理性」與「感性」的層面。即「人性科學(science of human nature)」與「人的科學(the science of man)」。
論語「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乃至「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揭示了孔子在客觀世界中所展現的「生命」與「人性」。套用於休謨的定義,可得知其「志於學」便是將其生命歷程中的知識、行為、道德、政治、文藝、宗教等相關外在客觀經歷,透過理性的角度進行學習、思考與探討,而至「從心所欲」便表示其「理性」與「感性」圓滿的融合在其人格世界之中。換言之,即是「內容經驗」與「知識經驗」;也就是思想係以經驗為其內容,思想所能及者,當以經驗為限;而建立在思想、經驗與習慣之上的結果,則往往形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與因果推論習性。
考察「孔子」的「性善」中,所謂之「仁」即是在「人性」內在的人格世界中,將其血肉、慾望深入探索,直至發現無限深入與寬廣的道德理性。換言之,「仁」的內在世界中,包含有以意味、價值此類外在「客觀世界」的理性,進而對己產生對「客觀世界」的「主宰性」與「自由性」,此為主觀與客觀的融合、係人類追求的最終目的,亦為「人性」。
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聯繫與協作愈發頻仍。本係基於人透過實踐、生產等活動,建立其經驗、習慣與思想脈絡。而這種創造是有意識的,也是自由發揮的。亦因為如此人能創造世界、改變世界,可以根據其美的原則、定律對其不斷構思與嘗試。且人之貴,在於異於禽獸,得以自由的、有意識的為其生命進行開創、生產與勞動。
「社會不是由諸個人所組成,而是表述出諸個人相互之間形成的關係、關聯之綜合」。在社會群體之中,人與人的聯繫愈發重要,由於人類是群居性的群體,因而透過不同的思想經驗創造出不同的社會交流模式。可以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意識形態,甚或任何一種規章、思想或共識。換言之當探究社會所形成之成因,則必「人性」之所為。
由於「人性」係由每個獨立生命之經驗與習慣所養成之思想,而「社會」則是由一個包含諸多個體所構成的群體。故此基於其經驗、思想與習慣認知的不同,便會產生衝突。人貴在能思考。縱使當代經濟學中將人定義為「理性且自利」的「經濟人」,但基於「人性」之基礎-為求得「隨心所欲」亦「不踰矩」則便是透過理性與感性的權衡中,以其內涵之「換位思考」得使衝突消弭於無形。
當今社會「戾氣」愈發強烈,則是在於人們漸漸忘了「人性」之精要,在於以自身之經歷體諒他人之為難。取而代之的是自以為是的「正義」及「我覺得這樣對你比較好」的優越心態,由此,人已經漸漸遠離「人性」而近「獸性」了。
avatar-img
3會員
11內容數
其實就是無為,但是是無法作為,對生活無力、對工作無奈、對家庭無言 只好透過文字分享取得共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梧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這個世界上,當今的社會中,充斥著太多太多的算計、憤怒及不滿;缺少的卻是理解、體諒與同情。也因此造就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到惋惜的事件。人非聖賢,總有七情六慾;人不可能無過。正因如此,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也就充滿了各種形形色色的負面情緒、壓力需要理解,想要抒發。 過去當在面對需要心理衛生諮商的個案時,總會下意
在這個世界上,當今的社會中,充斥著太多太多的算計、憤怒及不滿;缺少的卻是理解、體諒與同情。也因此造就了許許多多令人感到惋惜的事件。人非聖賢,總有七情六慾;人不可能無過。正因如此,每個人的生活當中也就充滿了各種形形色色的負面情緒、壓力需要理解,想要抒發。 過去當在面對需要心理衛生諮商的個案時,總會下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佛洛姆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人心》一書中提出的惡的三種形式:戀屍癖、自戀和亂倫共生,並分析人性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透過對人性本質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引導讀者反思選擇善的自由及其重要性,強調在科技發展的時代,對生命的敏感度和覺察力不可或缺。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Thumbnail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近日又有人來問姓名學,我已經把所有我參考的資料都一一公開,但還是有人來問,這次還稱兄道弟的攀關係,我是應該要教你的嗎?我全數參考資料公開,你就得去找,而不是反過來問我,難道我學的時候,我有四處去問人資料如何找,程式該如何寫嗎?懶就算了,還想直接花錢開外掛,大部分這樣的人,他不會問資料如何賣...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佛洛姆對人性的理解,特別是《人心》一書中提出的惡的三種形式:戀屍癖、自戀和亂倫共生,並分析人性善與惡之間的矛盾。透過對人性本質的哲學思考,本文旨在引導讀者反思選擇善的自由及其重要性,強調在科技發展的時代,對生命的敏感度和覺察力不可或缺。
Thumbnail
探討了哲學的定義及其範疇,分析哲學介於神學與科學之間。透過英國哲學家羅素的觀點,揭示哲學在知識、道德與價值等議題上的重要性。提及了經典的人性論辯論及,強調讀哲學能提升個人思考能力與人生觀。討論對於哲學的刻板印象與個人對於哲學的初體驗,鼓勵讀者追求深度思考與理解。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人類智慧的構成和靈魂中的美德。透過對思想的約束以及貪婪的控制,人類展現了靈魂中更高級的美德,從而超越動物。文章中闡述了靈魂中的美德如何影響人類的智慧和行為。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因此,對於中國哲學之主流,牟氏認為是重視道德的心性之學,是關於「生命的學問」。相似觀點亦可見於徐復觀:         中國文化認為人生價值的根源即是在人的自己的「心」……中國文化所說        的心,指的是人的生理構造中的一部分而言,即指的是五官百骸中的一部       份;自心的這一
Thumbnail
理性、感性、靈性,此三種人類與生俱來擁有的性質,就在我們的本性裡。 其中的變幻無窮、巧妙搭配,讓我們不勝感激,感激著一切。
人的情緒大略可分成喜怒哀懼憫。基本上,我的想法是人的一切行事動力,都是為解決自己的情緒反應而來,而人為了應付情緒產生的反應,表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外在行為,一連串的行為累積,就是我們的人格表現。 情緒,而非理性,是帶動我們一切行為的動力,理性只是要滿足或解決情緒反應的必需工具。
近日又有人來問姓名學,我已經把所有我參考的資料都一一公開,但還是有人來問,這次還稱兄道弟的攀關係,我是應該要教你的嗎?我全數參考資料公開,你就得去找,而不是反過來問我,難道我學的時候,我有四處去問人資料如何找,程式該如何寫嗎?懶就算了,還想直接花錢開外掛,大部分這樣的人,他不會問資料如何賣...
Thumbnail
  「我們的知識都是從感覺開始,經過理解,最終達到理性。沒有任何事物是高過理性的。」-康德   在苑舉正老師經年累月的教學經驗與活用哲學的資歷下(曾擔任財經台評論員、目前經營YT(苑舉正的正舉苑)與b站(bilibili:苑舉正)),哲學不再是艱澀難懂的學問,而是有用且與生命有關的學問
Thumbnail
現今的社會風氣開放,許多未知的力量也漸漸揭開面紗,不論是站在科學論點,還是神秘學派,都已經有非常多的數據與論點能參考。靈性本源為人的自性,人的存在可分爲四個層面:生物層面、心理層面、社會層面和靈性層面,其中靈性層面最為核心的部分。 [高頻與低頻] 時常的,能從不管是友人、客戶、或者是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