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企業的轉型升級成為日常/程天縱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如果企業能每年做策略規劃、並且以市場導向來檢視外在環境的變化、以及核心能力的不足,轉型升級就會成為一種「日常」。轉型升級的最高境界應該是「不知不覺」,「大破大立」是最不得已的情況;讓轉型升級成為一種日常,才是最好的作法。

有位讀者Jessica Wu在我的上篇文章〈企業應該專注、還是發散?〉後留言提問到,中小企業面臨轉型時的幾個問題。
由於她不是我的Facebook朋友,所以我不太清楚她的公司背景,也實在無法具體回答這幾個問題;因此我從「企業轉型升級的根源」這個角度,來試著做簡單的說明。
一方面我也覺得這個題目很重要,因為在輔導中小企業時,同樣經常碰到這個問題;另一方面,在Facebook上回答文章留言必須簡短,也無法三言兩語解釋清楚。
於是在徵得Jessica同意之後,我以跟他之間的問答做為引子寫下這篇,希望台灣的中小企業能夠參考我的文章,將企業的轉型升級變成「日常」,就不必再為Jessica所面臨的這些問題煩惱了。
他問:
程老師 : 您的文章總是切中要害又溫和客觀。常拜讀您的文章,需要把腦門子給清理乾淨才能學習一二。想請教老師:
我在中小型的傳統產業堅持本業,品質優良,但面臨低價與化學原料的衝擊,將進入轉型的節點,知道該轉、但行動前感覺困難重重與漫無章法。在這個時期,請教您:
1. 一開始如何在起點抓住一根可循的浮木行動,透過具體行動通則,強化轉型意願?
2. 踏入轉型的一小步後,將經歷另一波的金錢設備投入與人員溝通與訓練) ,這時候又該如何聚焦?
什麼樣的人是關鍵溝通對象?設備資金無法一次大刀闊斧時,如何循序漸進會是相對可行的?
(在轉型的世界尚屬無知發散,不確定問題是否恰當;如能有幸,請老師指教)
我的回答如下:
這個題目說來話長,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楚的。
簡單來說,「低價化」是因為你會做的,產業中的競爭對手都會做,使得你為客戶創造的價值變小了。你要去發現、或是創造新的客戶需求,然後培養自己新的能力與競爭力,才能開發出新產品、滿足客戶的新需求。
企業永遠都在以下幾點形成的迴圈之中:
  • 發現需求;
  • 培養能力(花錢);
  • 開發新產品(花錢);
  • 滿足需求(變現);
  • 競爭對手都會做(低價化、價值變小)。
然後再進入下一個輪迴;而這個過程,就是客戶導向的轉型升級。你的問題1、2,在迴圈中不知不覺都做到了,變成一種日常。
轉型升級的最高境界是「不知不覺」;「大破大立」才是最不得已的情況。

策略規劃

對於我的回答,Jessica很客氣的回覆:「您回答得非常精要清晰,非常感謝。」
雖然我的答覆簡單,但即使是熟悉我文章的Facebook朋友和讀者,可能都還不太容易瞭解「企業如何在不知不覺中做完轉型升級」,更何況不是我Facebook朋友的Jessica?
在我的所有文章中,最重要而且最實務性的,就是收錄在《程天縱的專業力》這本書中的「策略規劃系列」這五篇文章。
雖然我要求在網上申請我輔導的新創公司,都必須熟讀這5篇文章、並且將重點加入商業計劃書之中,但所有接受輔導的新創公司,都沒有辦法做好這個「功課」;所以我只能在有限的輔導時間之中,在白板上為他們畫圖講解。
在繼續閱讀本文之前,無論你是企業老闆或專業經理人,如果想要避免有朝一日面臨企業轉型升級的難關與豪賭,強烈建議先讀完這系列的五篇文章,做為本文的背景資料,然後再接著閱讀下去。

企業的本業

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服務客戶和用戶、滿足需求、解決問題、提供更好的體驗;同時透過這些服務為客戶和用戶創造價值,得到營收與獲利。
這系列的前三篇文章討論了「目標市場」和組成目標市場的客戶與用戶;如果失去客戶與用戶,企業就失去存在的意義,必定走向滅亡。
第四篇文章談到的,是企業的「核心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想要服務好客戶與用戶、為他們創造價值,就要檢視企業是否有足夠的「核心能力」。
在自由開放的市場中,必定會有競爭對手,即使今天沒有,明天也會有;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就要靠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透過企業本身的能力與競爭力,定義出產品與服務、滿足客戶需求、賺取利潤;這幾個因素加在一起,就是企業的「本業」。

持續的改善

但是,時空環境會改變,企業的經營團隊、能力、產品、客戶的需求、競爭對手也都會改變;所以,企業也必須要跟著改變。
改變的方式有三種:改善、改革、革命。
所謂「改善」,就是將「策略規劃」變成一個永不停止的循環流程;隨著各種外在環境的變化,而跟著動態改變。
而「改革」,就是企業經過長期守成,導致跟不上外部時空環境的變化,因而失去競爭力;在面臨存亡的關頭自主思變,隨之採取的行動,美其名曰「轉型升級」。
「革命」也是一種「改革」,但不是由企業自主發起的,而是由原產業競爭對手、或者跨界新進入者(New Entrants)所發起的;結局就是自己的企業「被別人把命革掉」了。

企業是如何滅亡的?

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是暢銷書《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從A到A+》(Good to Great)的作者,也出了一本書叫做《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How the Mighty Fall)。連A+巨人都會倒下,更何況是中小企業?
吉姆.柯林斯不愧是近年來最熱門的管理學者、企管顧問、作家;他的前幾本書探討企業成功的共同因素,但是也令讀者質疑,書中引以為典範的這些大企業,有些都逃脫不了最終倒下的結局。
於是柯林斯又把《基業長青》和《從A到A+》書中的這些大企業資料挖出來分析,找出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的原因。
這個分析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因為「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很類似,但是每個不幸福的家庭,都有各自的原因」(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each unhappy family is unhappy in its own way.)。
因此,柯林斯只能歸納出「A+巨人」倒下的5個階段。許多專業書評認為,《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這本書就沒有前兩本那麼精彩、也比較沒有說服力。
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企業不分大小,都應該定期(每年)做「策略規劃」,檢視各種外在環境的變化;最重要的是在「目標市場」之中,客戶和用戶的需求是否有所改變?而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應付、並且提出新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這些新的需求。
其實每個A+企業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來做「策略規劃」,但倒下的企業大多流於形式、不接地氣,太依賴知名的顧問公司,而不相信自己內部中低階的主管。
於是,在策略上就容易犯錯、在執行上又得不到中低階主管的認可與支持,最終導致倒下的命運。

惠普和德儀

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中,探討了11個產業的「成功典範企業」、和比較不成功的「對照企業」,歸納出成功企業的共通模式;在科技產業,惠普是「成功典範企業」,而德州儀器則是比較不成功的「對照企業」。
1997年初,我決定離開惠普,加入德州儀器;我當時的惠普老闆還拿《基業長青》這本書給我看,希望我重新考慮這個決定。
如今再看看這兩家企業,可能位置要互換了。有關於惠普公司的策略變革,在收入《程天縱的專業力》一書的〈願景背後的權力該為誰服務?〉一文中,簡單提到了惠普開始踏上衰退的故事,歡迎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惠普當時的董事長兼執行長普萊特,決定讓位給由朗訊挖來的卡麗.菲奧莉娜,期望她帶領惠普電腦,從IT產業轉型進入網路產業。
策略上是正確的,但是沒想到由通訊領域來的菲奧莉娜,卻進行了具有巨大爭議性的康柏電腦併購案,使得惠普背上更大的IT包袱,從此跟網路產業道別。
如今身蹈IT紅海市場的惠普電腦,不但面臨營收獲利下滑、大舉裁員的下場,而且在2019年底,還被市值僅為惠普電腦三分之一的全錄(Xerox,亦稱「施樂」)公司展開敵意併購,演出「蛇吞象」的戲碼。
德州儀器則經過兩次重大的策略變革,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類比晶片供應商。有興趣的讀者,歡迎閱讀《程天縱的專業力》一書中的〈聚焦、願景、領先:德州儀器的第一次變革〉和〈泡沫、脫困、再造:德州儀器的第二次變革〉這兩篇文章。
我在德州儀器的10年(1997年底到2007年中),擔任亞洲區總裁和全球策略團隊成員之一,每年都會參加由CEO主持的「策略會議」。
惠普和德儀都有自己的「策略規劃」流程和模式,目的都一樣:檢視外部環境的變化,檢討內部策略的調整。
我的五篇「策略規劃系列」文章,則是我35年跨國企業經營管理、和輔導新創公司的經驗歸納出來的簡單心法。更加適合新創和中小企業的實務操作。

轉型升級

在「策略規劃系列」的第五篇文章〈能力與變現──企業生存與升級的關鍵〉中,我引用了來自《哈佛商業評論》的一段話:
公司要永續經營,商業模式就不能一成不變。但要執行商業模式創新,除了有構想,還必須平衡「守成」、「除舊」、「開創」這三股力量。因此,有遠見的執行長,必須做到三件事:管理現在、選擇性地忘記過去、創造未來。
如果台灣的中小企業,能夠每年做策略規劃、並且以「市場導向」來檢視所有外在環境的變化、以及自己企業「核心能力」的不足,轉型升級就會成為一種「日常」。
再次強調:轉型升級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知不覺,大破大立是最不得已的情況;讓轉型升級成為一種日常,才是最好的作法。

結論

讓我再引用「策略規劃系列」的第五篇文章〈能力與變現—企業生存與升級的關鍵〉的相同結論,因為重要的事情,要多說幾遍。
  1. 策略規劃是一個永不停止的循環流程,有遠見的CEO應該帶著經營團隊,定下周期性的時間表做策略規劃。
  2. 周期性的檢視目標市場需求的變化,發現因應變化而產生的企業能力的不足,做出培養新能力的計劃,放在第三個盒子裡。
  3. CEO必須保持三個盒子的平衡。如果只專注在第一個盒子「守成」,忽略了第二個「除舊」和第三個盒子「佈新」,最終會導致巨大的虧損和企業的滅亡。
  4. 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時間和資源,必須及早規劃。
  5. 企業的永續經營,就是一個培養新能力和變現的循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個秘訣讓你偷走Google的企業腦《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今天要大解密GOOGLE為什麼會成功、迪士尼為什麼會讓人一去再去、馬刺隊和海豹部隊的成功秘密,如果你想知道團隊合作要怎麼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最大的效率和功率,只要掌握三大關鍵技巧,就能打造出最強大的成功團隊。
Thumbnail
avatar
NeKo嗚喵
2024-05-18
大企業都在做!用好玩的體驗教育課程做企業培訓,讓員工的學習從內心出發!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誰能擁有好的人才、好的團隊,誰就能先佔得優勢,而如何擁有好人才、好團隊呢? 關鍵就在公司內部的企業培訓課程。 許多大企業為了培育自家人才,通常會定期安排教育訓練,但那些訓練內容往往只針對專業技能的部分,在「軟實力」(例如:溝通表達、問題解決、團隊共識等...)則很少提及
Thumbnail
avatar
繩童戶外體驗教育學院
2024-04-05
黃靖容副總帶領企業走向永續發展,加百裕率先推出獲得國際碳標籤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電池加百裕率先推出獲得德國萊因碳標籤認證的電動自行車電池,黃靖容副總帶領公司轉型,成功推動永續發展產品設計及製造,並取得減碳里程碑。黃靖容持續與產業夥伴合作,引領加百裕共同邁向綠色前程。
Thumbnail
avatar
GAIMA
2024-01-22
從政府轉職企業,讓你加薪18%的3大公務員技能!從企業跳去當公務員的事情常常發生,但你有聽過從公務員轉職成私人企業員工後,還可以保持高度職場競爭力,加薪幅度達到18%嗎?我曾在公家機關服務5年,跨領域轉職到私人企業已經超過1年了,我發現那些原以為只適用於政府工作的技能,不僅讓我在新的工作中輕鬆駕馭,還讓我贏得了主管與同事們的尊重和信任。
Thumbnail
avatar
光淺JY
2023-08-27
[安心居家企業社]為特殊境遇家庭的朋友們開創清潔創業培訓班~讓您學到技能也能照顧好家人親愛的特殊境遇家庭的朋友們~ 您好!我是安心居家企業社創辦人 林詠琪 您的線上創業顧問,我深知在特殊的境遇下,追求事業和改變生活可能會更具挑戰性。我想與您分享一個充滿希望和機會的機遇——我們的清潔創業培訓班,希望能夠成為您重新塑造人生的一次重要里程碑。 為什麼選擇參加我們的清潔創業培訓
avatar
靈魂旅人
2023-08-22
對不起!太晚讓您看到了!新北婚紗攝影-OKOH輕時尚婚紗攝影的婚禮紀錄就是那麼棒,閃耀新北婚紗款式到超堅持的專業婚紗攝影婚紗攝影就如同見證美好愛情的紀錄,當然得要好好策畫一番,才能交出最美好的婚禮紀錄,新北婚紗攝影-OKOH了解準新人對婚禮的期待值,也感謝您再给我們一次介紹自己新北婚紗多棒的機會!來到新北婚紗攝影-OKOH,妳可以在這裡盡情挑選適合自己的命定新北婚紗,量身打造出屬於兩人心中的夢想婚紗攝影
Thumbnail
avatar
阿崑攝影師
2023-01-16
如何讓好企業更加偉大?ESG大師的商業進擊策略!企業可能同時做好事又賺大錢嗎?長期關注企業永續發展策略的哈佛商學院講座教授 喬治.塞拉分(George Serafeim)投入長達20年的實證研究、援引上萬家企業數據,及身為企業經理人、董事和投資人所累積的經驗,其以《目的與獲利》(Purpose and Profit)一書說明,落實ESG實踐、以目
Thumbnail
avatar
Phoebe(陳惠萍)
2023-01-08
[台北美食]東北酸菜鍋關係企業猴黑鍋物專賣店,獨到醬料與新鮮食材,HO HEY一家讓人極致滿意的鍋物這三年以來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許多餐飲業都做出了改變。有的在市場的變化中堅持了下來,有的消褪,也有的做出了改變。東北之家酸菜白肉鍋就是如此,他們還保有吃到飽的店面,也有改成這次要介紹的個人鍋侯黑鍋物專賣店。不同型態經營店家也說明餐飲也是個又競爭;又需要面對市場風向改變之行業。 猴黑鍋物專賣店相關
Thumbnail
avatar
bravejim
2022-12-08
如何設定目標讓員工能達到​ | 企業主的經營魔法100 招常常你在會議中訂下目標時, 員工不是默不作聲,就是面有難色 你如何設定目標讓員工現在就想行動? 如何協助整個團隊同心協力完成目標呢? 📷 企業主經營魔法100招 📷 我們提供你簡單又實用的經營管理技巧 https://iamyumei.com/
Thumbnail
avatar
嗨! 我是育玫
2022-04-26
瑪琪特日誌|別再執著數據了,讓超級盃與嘻哈企業家突破你的行銷盲點媒介碎裂化時代,觀眾有更多的娛樂選擇,效益計算方式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每個平台各自產出的數據報表伴隨精準的參考指標-點閱、轉單、觸及,讓人不知不覺被短期成效綁架,忽略長期效益的重要性,讓這場堪稱世紀經典的2022超級盃中場秀與嘻哈企業家為你突破行銷常見的三大盲點!
Thumbnail
avatar
蓋爾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