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LC:「I Dream Life Care」將生命教育融入教學

2020/06/0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報導於:2018-02-10
編採:鄭珮宸 責任編輯:黃家茹
雜學校的「群」學範疇強調「關係」人與人、人與其他生命以致自然萬物的關係;而新北市生命教育深耕New Life教師山夢嫻秉持的「向生命學習」的教育理念正好映襯著群的價值。「這大概是最陽春的攤位吧!」山夢嫻環顧雜學校五彩斑斕的許多攤販微笑說道。這是一百多個攤位中唯一的個人展,影印的布置、手寫的介紹文與手縫的布偶,每一項都是山老師和陶老師自掏腰包、出錢出力集結眾人努力的成果。
而這一切忙碌辛苦,都只是想讓學生多一扇實踐生命的窗口,開創一個學習的機會。這次參與雜學校,除了與其他教育同好分享交流,更重要的是透過「參展」本身「把學生拉進來」,讓學生協助,並到場與其他人分享在課堂中接收的生命教育對自己的啟發。筆者在訪程中不斷有國中到高一年紀的小孩滿臉笑容地跑來大叫老師好、幫忙買午餐、送飲料;溫馨的師生互動濃得化不開。「我是老師的第一屆學生回來幫忙,好喜歡老師把很多生活的、平常的東西拉進課堂來教」,一個高一女孩興奮地分享老師從水奧運的表面張力解釋植物蒸散作用時的拉力,以及與國文老師合作,從〈兒時記趣〉討論青蛙與癩蝦蟆的差異,又以〈王冕的少年時代〉陳述奈米科技與科學繪圖。跨學科的知識串聯激起學生的驚奇感、學習欲望,以及對社會議題的敏感度。「學生不是不愛護生命;只是沒有機會理解」,山老師表示。
充滿一般輸出照片、手工製作的介紹和手縫娃娃,IDLC的攤位上暖洋洋的氛圍被山老師的熱忱和協助參展學生的笑聲點亮:現場實踐著生命教育的現場(圖:鄭珮宸)。
山夢嫻說,教育是為了「人」,因此想以有溫度的生命為核心,慎思並坐落回生命領域中:而生命教育,就是「生活的實踐與深耕」。正如一位國一女孩回憶老師對自己的啟發:「我當幹部的時候很挫折,結果老師看出來、在課堂上說她自己以前當幹部夾在同學和老師之間為難的故事,我就不知為什麼的哭了」。山夢嫻的生命教育並不是套裝課程,而是在與學生的互動關係中,添加更多反思性。
秉持這樣的理念,山老師的學生說她的課程展現了「很生命力的東西、那是態度」。這樣的態度是傳承的。在「南海的貓」粉絲專頁時,山夢嫻看到一群志工365天無私奉獻在照顧流浪貓,深深被打動,也促使她持續努力在制式的課程中帶入另一種DNA。她說,IDLC的logo上一條條紋路就是生命條碼,提醒自己的教育是紮根在生物課程中扎實的科學知識、但核心在生命。因此回到課程的運作上,她強調激發思考、挑戰自我、反省自己的情境;而這些最終都回到個人的生命厚度與豐富度。「很多人問我怎麼教的,我說不是教,是身教:你做到,學生就看到了」。
而這份感動的火花不僅重燃自己的生物課程規劃,還延燒到其他老師,用生命感動另一個生命,例如陶老師「就是互相陪伴、成為典範」,老師之間的相惜相知與共同努力,將熱情一點一點地散布出去。「對生命教育課程規畫有興趣的人歡迎隨時與我們聯絡」,這是山夢嫻的招呼語、不同於其他攤位的打卡換扭蛋、按讚換禮物,「我沒有商品」。正是因為山夢嫻的理念其實是對老師的教學態度的翻轉,最大的障礙就在於無法複製、不能商品化快速推廣。但是山夢嫻的態度是堅定的:「這個課程會運作下去」。她希望有更多老師願意以生命教育的觀點回到課堂,找到最合適的課程,讓台灣教育界「繁星閃爍」;她期許自己創造這樣改變的可能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雜學校
雜學校
Learn To Be:打造交流與串連的舞台,讓各種學習想法能夠被看見,互相碰撞、激盪,讓學習者可以在這邊想像、學習,勇敢選擇自己想學。 官方網站:https://zashare.or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